圖片來源:夢之安魂曲
亨利博亞家庭系統排列工作坊
2017年9月15至18.中國沈陽
原著: Die Seele weist den Weg. Aufstellungsarbeit mit Kindern und Jugendlichen
作者: Ingrid Dykstra
翻譯:褚曉兵 (轉載請注明出處)
(二十)當孩子想要死去
如果孩子想要死去,那么經常的情形是,在這個家族當中走向死亡的動力很早之前就已經存在,并且往往是從父母開始開始。孩子內心無意識的表達是: 親愛的爸爸媽媽,寧愿離開的是我,而不是你。
由直接的具體事件導致孩子輕生的案例比較少見。
曾經有一個7歲的孩子,來到我這里進行心理治療。他的母親一年前突然死去,之后他總是尋找并且進入到危險的環境里。母親去世之后,這個孩子好像首先能夠很好的承受這個打擊,但是過了不久,他就經常尋找危險,直到最后坐在車流頻繁的公路上,希望被撞到。他告訴我, 自己想要到媽媽那里去。
對這個孩子唯一的解決辦法是,讓他的媽媽來到他的身邊。而媽媽只能通過他的爸爸到來。
當孩子想要死去
爸爸需要告訴孩子,在他的身上,自己可以看到那些死去妻子的影子。在平日的生活里,告訴孩子,如果媽媽在這里會有怎樣的反應,會怎樣做。媽媽會喜歡什么,會對那些事情開心大笑。死去的媽媽會通過這樣的方式在系統里再次出現。而孩子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連接到媽媽,而不是一定要進入到危險當中。這樣過程,會對父親和孩子都會帶來療愈。
這是一個由具體事件引發輕生念頭的案例。但是有時想要輕生的青少年,連接到了系統動力,好像在出演一個內在的電影,而他自己并不知道電影的作者和導演是誰。在這種情況里,唯一的解決方案是看到系統內的糾結,之后有意識的決定,自己要繼續活下去。如果不觸碰到這個節點,那么心理醫院的治療也往往不會帶來穩定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