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有一件事在網絡上鬧得沸沸揚揚,無論是微博、抖音還是知乎都接連霸榜2天。
#云南女大學生因配送超時辱罵外賣員#
#女大學生被曝罵外賣員是送外賣的狗#
在這些話題的評論區下,大多都是辱罵女大學生的評論。
當我真正梳理完整個事件,并分析事件的來龍去脈后,我發現了3個關鍵問題!
NO.1 梳理事件
我們先來梳理一下時間線。
12:47分,女生催促外賣員:“要到了嗎?”。平臺顯示配送時間還有32分鐘。(超時時間應為:13:20分)
外賣小哥告知女生未送達的原因,并承諾大概20分鐘左右送達,此時女生也只是回復一句:“什么鬼?”
收到此信息時,外賣小哥也回復了一個:“?”
此時,雙方開始進入一種情緒化的對峙。
女生開始不斷向外賣小哥提出質問,并透露出投訴的意愿,而外賣小哥只是輕描淡寫地回復幾句:“是的”“呵呵”“我好怕”
13:00分,女生發信息給外賣小哥:“到了給我發信息,手機停機了”。外賣小哥答應了。
13:05分,女生再次詢問外賣是否到了,外賣小哥只回復了一個表情包。
見此,女生再次詢問外賣小哥:“你到了嗎?”外賣小哥沒有回復。
13:15分,十分鐘后,女生再次質問外賣小哥:“你是不是扯瘋?”。外賣小哥未回復。
13:20分鐘,女生開始用文字罵人,外賣小哥回復:“急了急了”(外賣已超時)
而后女生開始用3條語音辱罵外賣小哥。
在13:26分女生再發送8條語言,才有了本次“女大學生因超時配送辱罵外賣員”的熱點事件。(已超時6分鐘)
最終聊天界面顯示外賣已超時48分鐘。
先別著急下定論,我們來看看外賣小哥的闡述。
大致內容如下:
1.環境:當時是中午高峰期,外面下著雨。
2.外部因素:訂單多,但美團系統只允許按照路線規劃的順序配送,女生的路程是最遠的,所以最后送。
3.原因:委屈。在配送過程中,聽了女生辱罵自己的語音覺得委屈,一氣之下取消訂單,把餐送回商家并找客服申訴。
此時,問題來了,外賣小哥說在送其他訂單的時候,已經看到了語音信息只是沒有聽,也就是說他在13:20分鐘上下時間(已超時)就看到了短信,而這期間不理不睬,故意拖了48分鐘才取消訂單嗎?
可惜的是,最后取消訂單的界面也沒有展示具體的時間。
在這個事件下兩極分化,有罵女大學生的,也有罵外賣小哥的。
我不去評價誰對誰錯,但我在這件事中發現3個重要問題!
NO.2 分析事件
01溝通問題
在這個事件中,雙方的矛盾并不是一觸即發的,是因溝通問題情緒反復被刺激,而引發的情緒沖突。
在本次事件中,當女生質問外賣小哥,而外賣小哥只回復了“?”,這就是矛盾激發的起源。
進而開始了互相斗氣的階段。
女生因外賣小哥態度敷衍,還不斷挑釁自己而逐漸積攢情緒怒氣。外賣小哥也因此被羞辱,心懷不滿。
當女生詢問外賣員,而外賣員再次敷衍和置之不理時,她再也抑制不住情緒,開始辱罵外賣員。
此時,外賣小哥回復“急了急了”故意刺激女生,女生情緒開始全面爆發,開始用語音一連串地辱罵外賣員。
這個在溝通法則里是什么?是“無效溝通”,更是“暴力溝通”。
帶著情緒溝通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
兩個人帶著情緒,在溝通中一次次地質疑對方、挑撥對方、刺激對方。
這種帶有報復式的溝通,已經不是為了解決問題而溝通,而是為了取得“勝利”,或以惹怒對方為目的而進行的溝通。
倘若雙方都能帶著溫和的語氣溝通,并闡述清楚自己的情況,尋求對方的理解,就不會出現這種事情了。
02缺乏換位思考
在本次事件中,雙方都只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待問題,而忽略了對方的感受。
若能夠換位思考,站在他人的立場上思考問題,結果也會全然不同。
女學生視角:
“外賣小哥也挺不容易的,現在是中午高峰期,訂單多,人流多,現在外面還下雨,路滑開慢點也是情有可原的,晚點就晚點吧”
外賣小哥視角:
“顧客那么急著要餐,是不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餓著等餐也挺難受的,等太久顧客的心情也不好,但我這邊確實不能按時送到,那我就把我所面臨的困境告訴他吧”
在這個事件中有一個困境。
當女學生問“高峰期就不能先送我的嗎?”外賣小哥并沒有跟女生解釋實際遇到的困難,只是回復了一句“是的”。
而后在投訴時,外賣小哥才跟客服解釋了真實原因。
有用嗎?沒用。
當事人不明白美團配送的系統機制,所以不能理解。
此時,外賣小哥應該告訴當事人實際情況,尋求他的理解,這才能解決實際問題,而不能只站在自己的立場思考問題。
“委屈需要說出來,別人才知道你的委屈”
站在對方的立場看待問題,在溝通中尤為重要。
03情緒管理
所謂情商是什么?
情商就是調控自己的情緒,識別出他人的情緒。
當超時已成為事實的時候,情緒有助于解決問題嗎?不能。
相反,情緒還會惡化事件,起到負面作用。
我們總以為情緒管理只是跟自己的心情有關,學不會情緒管理的結果只是影響自己的心情而已,但事實并沒有那么簡單。
情緒控制不好容易得罪人,也容易惹禍上身。
女大學生不僅現在面臨著網絡暴力,還可能會受到學校的處罰,被其他同學冷眼相待。
而外賣小哥的人生簡歷也會沾上污點,之后可能很難從事服務行業。
可如果我們能夠在情緒爆發、在發表情緒評論前控制自己的情緒,將“暴力溝通”,轉化為“非暴力溝通”,情況會有所不同。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遇到態度極差的人,我們能夠保護自己,避免激發矛盾,有效解決問題的方式是:
“學會情緒管理,使用非暴力溝通方式”
做一下深呼吸,意識到自己的情緒正在升起,有意識地勸導自己不要用情緒溝通,這就夠了。
這些看似無用的情緒管理,其實在生活中隨處可見。
學會管理情緒,學會溝通,還是很重要的。
木霖大叔:一個溫暖、有趣、三觀極正的大叔,陪伴你度過所有不開心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