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從杭州趕到紹興后,下午我就去了魯迅故居。
紹興魯迅故居含三味書屋和周家老臺門新臺門坐北朝南共六進,有好幾十間房子,連后園即百草園在內占地有4000多平方米。房子全是跟我們那里老黑殼瓦房差不多,全是蓋的黑殼小瓦,全部是木柱子支撐的,只是檐飛得高一些,還有,有墻的地方是白墻,有徽派建筑的一些風格。全部建筑是清代建的,可能是他爺爺為官時擴建到如此規模的。整個建筑群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我這么想到紹興一游,就是沖著魯迅的故居。一位被開國領袖稱之為中國新文化運動的旗手的故居不看一看,還有那些地方比這里要好生看一看呢?
這是開國領袖毛主席贊魯迅先生的詩,這是我昨天下午在魯迅故居旁的“魯迅記念館”里看到的,我也是我第一次知道毛主席為魯迅先生寫的這首詩。
還有,紹興魯迅紀念館,幾個遒勁有力的大字,是建館當時的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先生書寫的,魯迅生前與郭沫若先生是好友。
紀念館有好多魯迅先生寫的文稿,這都是他的真跡。
魯迅筆下的孔乙己,現在還有了些作用,他的雕像為魯迅故里景區的好多店正攬著生意,不過,這里的第-家店才是正宗的。正宗咸亨酒店的房子是照原來樣子重建的,就是說,地方是老地方,樣子是老樣子。昨日下午,紹興下起了中雨,四點半的樣子,我在這咸亨酒店買了十元一份的紹興臭豆腐,五元一碟的孔乙己吃的那種茴香豆,酒我中午在住的酒店旁喝了我就沒有買。我只花十五元,不過,我這豆腐和茴香豆是坐著吃的,不像孔乙己那么作孽,酒都是站著喝的。十來塊油炸臭豆腐,我還有兩塊沒吃完,說實話,我覺沒有長沙臭豆腐那么好吃。茴香豆,這個我年年都吃過,就是我們那里鹽水煮的蠶豆,我大妹家連年都種蠶豆,到了收獲蠶豆的那些日子,我總是下鄉去嘗嘗青炒嫩蠶豆,那個味道還很不錯。這里的茴香豆是用老蠶豆煮的,我大妹也送我一些老蠶豆,我也偶爾煮點吃,因為,兒時度春荒時,我們家經常煮鹽水老蠶豆當飯吃。我昨天在咸亨酒店吃茴香豆,我先是用以當一回孔乙己的,不知不覺我還回憶起了我的過去。紹興與我們安鄉緯度差不多,春季田里收獲的主要農作物是油菜子與蠶豆,連黑殼瓦屋的老房子都是差不多的,到紹興魯迅故里就跟呆在兒時的老家差不多,難怪有人說我前幾年寫的《兒時的朋友呂毛兒》,那呂毛兒,就是魯迅筆下的閏土。
昨天下午來魯迅故里景區的游人有好多,這旅游業只怕開始火爆了。我發覺來這里的年輕人比西湖景區的比例要大些,只怕年輕人有百分之八十,我問好幾個年輕人:你來這里是沖著魯迅還是孔乙己?大家都說是魯迅,原因呢?是大家初中和高中課文都有魯迅的文章,現在有機會了,就想到這里看看。
我呢?有些不同些。
我是魯迅的崇拜者,我差不多把魯迅“俯首甘為孺子牛”,作為我人生的座右銘。
許廣平說她丈夫魯迅:擠出的是血奶。
在魯迅紀念館,我看到了是魯迅最先提出“有一份熱就發一份光”的。
“橫眉冷對千夫指”,魯迅的斗爭精神,源于他的外婆是農村的,他小時候經常有機會接受當時受壓迫的窮苦農民。還有,他十三歲時父親的病故,這以后家里的五十余畝田地都賣光了,他少年時差不多從一個闊少爺淪為了“乞食者”。他與封建社會的斗爭精神可想而知是因此而漸成的,他小說筆下的主要人物如孔乙己、祥林嫂、閏土等等都是他十分惦記和同情的人。
論他的才華和他與當時的民國總統的老鄉關系,他當個部長是沒有一點問題,而他不,他要為他的理想而斗爭!
這是我到魯迅故居參觀后的一點觀感。
2023年4月14日清晨寫于紹興迎恩門希爾頓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