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BIM運維一直處在建筑行業風口浪尖的位置上,受到了業界的廣泛關注,經過不斷的探索和實踐,人們從一開始的迷茫、追捧,慢慢沉淀下來,在項目上挖掘其使用價值,使得BIM技術慢慢走下神壇。
綜合來看BIM在全生命周期的作用體現在“兩個靜態圖紙”和“兩個動態過程”。所謂“兩個靜態圖紙”一是指設計師將設計想法投影到計算機中行程的設計模型;二是指項目竣工后真實建筑在計算機中的完全投影形成的竣工模型。所謂“兩個動態過程”一是指施工階段信息的調整和豐富的過程;二是指在運維階段為了更好滿足使用需要對建筑進行的調整和改造反饋的過程。BIM能夠在各個階段利用其專業協同,可視化管理和信息共享等特點滿足我們對于建筑全部信息的歸納和使用。
隨著BIM逐漸在設計階段和施工階段成熟的應用,將BIM貫徹到運維階段的需求日益迫切。如果必須要對BIM在建筑運維過程中的應用做個總結的話,不外乎“監測與分析”、“控制與模擬”和“運維信息化”三個方面。
監測與分析可以歸納為建筑運行狀態的監測與分析,其側重點在于建筑基礎數據的采集與發現。包括建筑內所有設備與空間的能耗數據監測,空調系統、電梯系統、安防系統、智能照明、環境品質等智能樓宇系統的運行數據和狀態致的監測,并且能夠涵蓋建筑內部人員信息,工作流信息和一切管理動作信息。BIM運維管理平臺作為一個完善的建筑數據信息平臺,能夠滿足不同使用客戶對不同數據的需求,實現建筑管理的不同功能。
控制與模擬功能的主要基于建筑大數據的深層挖掘,在現有的監測數據之上,發現數據之間直接或簡介的關聯,讓數據發生充分的化學反應,其主要目的在于發現建筑更優的運行方式和策略,通過不同參數的調節或不同方式的系統協調能夠為建筑帶來截然不同的運行效果。
運維信息化的功能作為BIM運維管理的終極功能,它不僅僅包含建筑的所有的靜態數據、動態數據,還能夠包含建筑工作流的信息以及所有的管理動作信息,人員信息,以及在建筑運維過程中的各種更新的數據信息。具備完善運維信息化的BIM運維管理工具,仿佛建筑的大腦,能夠實現建筑數據運行狀態的自我分析,及時發現建筑運行中暴露的問題并聯動相關系統、設備、人員等關鍵因素對同時對該問題進行處理并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