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時間:2015年12月3日 ?1個小時
閱讀書本:《如何高效讀懂一本書》
閱讀目標: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個讀書高手,能從書中學到自己想要的知識,并把知識轉化為行為能力。
閱讀方法:基礎閱讀+檢索閱讀
閱讀數量:P1——P46結束
閱讀筆記:
(1)信心比黃金更重要,應該重拾讀書的信心。讀書不應該可以和別人攀比數量,每個人閱讀的層次、方法都不同,不適合可以攀比。讀書多而不精也未必有益,讀書少而透亦可觸類旁通,俗話說“半部論語治天下”就源于此。讀書類型要豐富,而不是僅僅追求數量多。此外,選書要根據每個人不同成長階段具體情況而定,一般建議先讀懂某一門的書然后再博覽群書。讀書不一定要精讀,但是好書一定要精讀,并對自己加以研究的某個方向學會主題閱讀。
(2)越是實用技能的書,越需要和實踐結合起來閱讀。讀實用的書有三個層次,第一層你看得懂別人的道理,第二層境界是能自己講出來,第三層境界是自己能有意識地去運用,第四層境界是能用自己的話總結出來。
(3)讀書需要慢慢培訓過自己的思維框架,養成批判性思考地習慣,并在讀書中汲取營養把自己思維框架系統慢慢補充和完善,最終形成自己的一套分析問題的框架。
(4)做好讀書筆記PPT五個建議:選對書,要么很主流,要么分析得很有深度;選對人,即是選對能給你帶來傳播能量的作者;選對路,選對適合此題材書籍的PPT做法;選對勢,即選對有價值的適應時代的書;選對法,把書的提綱列好,找對最恰當的表達框架、設計風格、內容剪裁。
(5)閱讀陌生書籍的兩個經驗:閱讀動機越強烈越明確,轉化為己用的知識就越多;如果能梳理出全書的框架再去讀那就更好不過了,那樣子收獲更大。
(6)如何做讀書筆記:
第一步:看作者簡介、摘要和目錄,快速了解一本書的框架,越了解作者的經歷背景往往越有助于你深入思考這本書的一些觀點。
第二步:快速速讀一遍,了解全書梗概。
第三步:看到有啟發或者精彩的單元,馬上停下來做記錄,具體方法有做旁批,寫心得,或者摘抄。
第四步:對有感覺的書,記錄足夠素材才開始整理筆記。
讀書心得:讀懂讀好讀透一本書需要慢慢培養自己的思維框架,形成系統客觀的批判性思考分析問題方法,這樣子才可以對讀書中所論述觀點所舉例證甄別真偽、化為己用。這一點我做得不好,很多時候和作者所說一樣,書中很多東西都似曾相識,偶爾也能來一兩句名人妙語,但卻不知出處。如云中漫步,偶爾遇見一座仙山,欣賞著奇石怪樹等奇妙精致,卻不知此山是何名以及深居山中的是何方神圣。又如墜霧中,沒有整理出一張屬于自己航海導圖,雖然常年進出三江五湖,卻如無帆之船,只會隨波逐流、隨風而動。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今日既在秋葉老師的指點下悟得此理,當重整旗鼓,揚起風帆,畫一張有自己明確地標和思維路徑的航行導圖,一改往日隨波逐流的被動狀態,在書海中主動堅定前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