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所有的問題都是有章可循的,而且是可以解決的,尤其是對6歲前的孩子。
如果真正想幫助孩子從根源上解決問題,作為家長我們自身必須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那么,如何提升自己的能力?就是不斷的學習和成長。不僅能夠走進孩子的內心,讀懂孩子,而且可以跳出來,當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才能及時給予引導和支持。
小旭姐姐從“孩子發脾氣時,到底該怎么做?”,告訴了我們“情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落地在我們的工作生活中?
首先,遇事一定要“冷靜”,當人陷入情緒化時是很難做出理性的判斷和正確的決策的,尤其是在憤怒和恐懼中,大腦往往一片空白;其次,能夠覺察、同理并區分孩子的行為和情緒,給到孩子足夠的尊重和信任,進而引導孩子正確識別和表達自己的情緒;最后,孩子才愿意和我們一起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并且為之付出行動和改變。
總而言之,孩子所有的問題都與家長息息相關,若想孩子改變,家長首先要意識到自己需要成長和改變,只有有這種意識和意愿,自然會生發出很多方法,否則一切都是空談。那么,作為老師,我們需要做的就不僅僅要教好孩子,更要從根源上幫助家長意識到“只要自己在學習、成長和改變,孩子所有的問題都會迎刃而解”,只有這樣我們的教育才是有意義、有價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