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一段時間沒有更新簡書了,倒不是因為工作忙,抽不出空,而是因為偶爾也需要停下來,想一想,如何更好地出發。
2016年很快就要劃上句號了,很多時候,我們總是在事情接近尾聲時,才猛然覺悟,當初的完美計劃、信誓旦旦的承諾、堅如磐石的執著,如今卻在時間面前不堪一擊。
2016年,前幾個月的時間,我是在焦慮與糾結中度過的,那會兒我在考慮是否要換工作,公司重組內部變動很大,很多人離職了;幾個月后,下半年,我離職了跳去了一家互聯網金融公司,因不喜歡公司文化,裸辭了;8月19到10月25,兩個多月,我拼命投簡歷,不停地面試,然后不停地失敗,直到10月底,我幾乎同時拿到好幾個offer,而當中好幾個是我面試中尤其中意的。經歷過辭職,裸辭,面試失敗,拿到offer這些之后,我最大的收獲不是找到一份工作,而是那些經歷過的失敗帶給我的經驗。你們中的很多人,也許不愁找不到工作,也不擔心換不到滿意的工作,即便如此,我還是很想也很樂意,將我經歷的分享給你們,愿能給那些仍在職業迷途中的人一點點啟發與鼓勵。
關于辭職:你為什么決定辭職?
這個問題,一說出來可能被很多人鄙視,辭職有啥原因可說的,無非就是錢沒給夠唄。我覺得這只是個表象,很多人在工作期間,看著周圍的朋友工資蹭蹭蹭往上漲,而自己的工資卻幾年未動,不免心生不滿,然后生了辭職的念頭,還一種“不就一份工作,我不在乎”的心態。
其實,我們忽視了一個問題,同在一個公司,如果拿入職時間跟自己差不多的同事相比,一兩年之后,我們逐漸會感覺到差距。有人晉升有人漲工資,也有人還是老樣子。這個時候,不要去埋怨你所看到的不公平,我們要知道有人的地方就有不公平,而對我們自己來說,要學會從自身找原因。你跟別人的差距在哪里?工作期間你有沒有用心去把每件小事大事做到極致?你是否有想過,當工作順手后,如何尋找更大的突破?在我看來,這些對于剛入職場一兩年的新人來說尤其重要,如果你只是把工作當成一項每天把領導交待的任務都完成,那這個工作對你來說就是一個一直不會升值的數字,一年、兩年甚至三年,你得到的是嫻熟地重復一個任務,而不是稱得上有經驗的職場精英。
今年上半年,我想了很久自己是否要辭職,我問了自己兩個問題:我辭職的原因是什么?這個原因我自己能否解決?我辭職的公司是家國企,福利待遇都不錯,遇上國企改革,公司重組,原本對于個人來說是好事,畢竟走向市場化意味著更多的機會與可能。我還是決定辭職,因為公司內部太亂,上到領導下到員工,每天都沒有目標,我可以一個星期都只是去打個卡,然后換個地方玩電腦瀏覽網頁而已,這樣的狀態了持續了一兩個月,我忍不了這種整個部門都無所事事的狀況,而這種情況我自己無法解決,于是我選擇了辭職。
接著,我去了一家互聯網金融公司,也就是大家熟悉的P2P公司。在這之前我從來沒接觸過互聯網公司,也希望有機會去嘗試一下,在我看來互聯網公司應該是快節奏、高效率。去到這家公司的第一個月,我發現公司文化跟我想的很不一樣,沒有快節奏和高效率,很繁瑣的審批流程,一個員工越過自己的直系領導給部門領導發個微信,直系領導都要審核,而且任何小事,都必須匯報,員工永遠沒有發言權,等等,這樣的公司文化,我待了一個月就想辭職當時,不過我內心問自己,是不是我自己沒有努力去適應?如果我不去學著適應,我下一份工作遇到同樣的問題,我還是無法克服?于是,我打算給自己多一個月的時間,去克服這種排斥感,學著去適應。然而,工作并沒有因此變得順手起來,公司的文化導致員工之間也充斥著負面情緒,第二個月,我情緒變得特別消極,全身都散發著負能量,直到這種情緒被我一個好友點撥,我才醒悟,于是毅然決然地遞交了辭職書,這一次我還沒有找到下家,我裸辭了。
所以,我的建議是,不管你是找到下家還是裸辭,當你決定從一家公司辭職的時候,你要問問自己,第一,你在這家公司或對待這份工作,是不是遇到了難題?第二,這個難題,你自己能不能解決?第三,如果你自己通過努力無法解決,那么你可以考慮離開。
辭職后:如何找到一份中意的工作?
我從8月19日裸辭,到10月底,2個多月的時間,投的簡歷,已經忘記了有多少份,面過的試沒數過多少家,只知道,每次有人跟我說起某某公司的時候,我都會回一句,“哦,那個公司啊,我去過”,其實我只是面試的時候去過。
像我,剛剛裸辭的時候,心態還挺好的,沒有覺得壓力特別大,也相信自己能很快找到下一份工作。情況并不是這樣,我沒有很快找到新的東家,而是經歷了內心無比焦灼的等待和一次次的打擊,很多次我以為肯定沒問題的面試,到最后還是沒過,也有很多時候我只是去刷經驗的,公司本身并不吸引我,這種卻又陰差陽錯的通過了面試。在投簡歷、面試、失敗
投簡歷、面試、失敗的循環中,我的心態也在一次次經受著考驗,也曾絕望過,失落過,但最終還是等來了希望。我覺得這并非幸運,而是執著與堅定,自信與果敢。
1、保持好的心態,自信是關鍵
辭職后,如果手上沒有offer,意味著你會一段時間斷了經濟來源,這對很多一個人在外面闖蕩的人來說,并不容易。因為,你找到下一家之前的空檔期,一連串賬單就會令你崩潰。所以,這個時候保持好的心態很重要,因為它會影響你面試的情緒,影響你找工作的方向,甚至影響你的決定。
還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就是,自信。我記得裸辭大概半個月的時候,工作仍然沒有任何消息。我開始變得不自信,懷疑自己是不是不夠優秀,是不是不能勝任。于是面試的時候,碰到自己中意的公司或崗位,面試官問我,你能做這個嗎?我都會不自信的說,這個我不會。其實,很多時候,不會并不要緊,重要的是你要相信自己,你可以通過學習與努力達到這個要求。而面試官更多的看中的是你的這種精神。所以,任何時候,不管你遇到怎樣的難題,或遇到心儀的工作,都要滿臉自信,讓人覺得你是個值得信耐的人。
2、停止盲目,有針對性的投簡歷
這點相信很多人都多多少少有過一些經歷。不管是第一份工作還是換工作,都一定要想好,自己能干嘛,想要干嘛。職業規劃和自我定位在找工作的時候很重要。你的簡歷不是用來重復海投的,也不是投的越多越好,而是根據每一個你看中的職位或類似的職位,根據其崗位需求,有針對性地突出和修改。因為,你要從無數份簡歷中被HR相中,首先匹配度就是一個決定你能不能被篩選出來的關鍵因素。
我剛開始找工作的時候,就是一份簡歷到處投。不僅效果甚微,而且通過率極小。有一天我一個朋友跟我說,她從沒學過人力資源管理,卻面上了華潤的人力資源部。我問她怎么做到的,她跟我說,她就是把投簡歷的時候,把自己的工作經驗中跟人力工作有關的所有經歷都寫上去,并且具化,而跟這無關的就一筆帶過。后來,我按她說的方式,沒投一份簡歷前,都仔細查看招聘崗位的職責要求,然后根據這些要求結合自己的工作經歷,有針對性的修改簡歷,結果我的面試電話多了起來,所以說,簡歷這一關要過,還是要花點心思,有些懶是不可以偷的,多一點用心,才能比別人略勝一籌。
此外,還有一點很重要,在簡歷中,如果可以的話,加上自己的工作總結及思考,也是一個吸引HR關注的亮點。讓HR看到你是一個會主動思考的人,而不止是被動的完成工作。這絕對是一個加分項。
3、面試準備:熟悉公司和崗位職責,有自己獨特的看法
關于面試,很多人對于著裝等小細節都不會含糊。而我想分享的是,面試時除了儀表,如何在其他方面給面試官留下好印象,并對你產生興趣。
接到面試電話后,首先要了解清楚你面試的公司和崗位,因為你投過太多簡歷,可能記不清楚。很多公司會給你發面試郵件,郵件中除了面試時間和地點,還會有公司的官網和面試崗位。這個時候,一定要花時間,去了解你即將應聘的公司主要業務、市場情況、目前發展重心、公司文化,對公司有個全面的了解。
然后,根據你所了解的情況,去看應聘的崗位要求,根據這些要求,去思考,為什么公司要招這個崗位,這個崗位目前在公司中的地位是怎么樣的,從公司的發展來看,你在這個崗位能做些什么,如何做能做得更出色。把這些問題想清楚了,在面試中,你才能讓面試官覺得你是真心想要做這份工作,而且你對未來有過自己的一些規劃,想過如何從事這份工作。當然,這肯定會給面試官留下很深的印象,對于他們來說,招到一個有能力又有想法的人是很難得的。
最后,我想說的是,不管是投簡歷,還是面試,還是成功拿到Offer,這些都只是在考驗我們承受打擊的心理,心態很重要,態度也很重要,當你相信你能做好一件事的時候,你就會想法設法從多個方面去完善它,直到達到目的。找工作也好,工作也好,這個道理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