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習字小記
節氣進入大暑,盛夏時分,天色空蒙,細雨不斷。使人想起一部紀錄片《日日是好日》中的夏季部分,花草葳蕤,夏木陰陰,除洗曬的衣物總是潮濡難以清透之外,濛濛時雨帶來的最大驚喜則是墨池里的墨汁總也是潤的,不至于時時加水調和,是寫字的好天氣。
帶了一幅筆墨均勻的作業來上魏先生的課,果然也被表揚了一下,若是終日陰雨對寫字來說亦有好處。前年起報了魏先生的課,一年的課程因為疫情又因為魏先生時而被邀去外地講學等事反而拖延到了第三個年頭,課程沒有多學部分,但是暗中力量的滋生卻讓自己覺得清晰可觸。每周三的傍晚,十幾個學生相約而至,前些天在作文中記載:我雖不在課堂上寫過一個字,卻好像分明讀懂了《祭侄稿》,讀懂了《宣示表》,讀懂了時間的力量賦予書法作品的意義。想必是先生武功高強,即使愚笨如我的學生也能得到感知的力量。
學生中年齡跨度不大,但也涵蓋了二十歲三十歲四十歲五十歲六十歲的樣子,我尤喜幾個年齡略小的小朋友,年輕人大多不喜歡與我們中老年人一起玩,但她們幾個不止認真習書,且日日精進,即使是性格脾性也與現在大多的年輕人不同,自帶靜氣與書卷氣,胡蘭成說桃花難畫,因要畫其靜,想來是因為其難得心靜,故靜氣難尋。
這一期一會的課程時時迸發出新意,魏先生雖有屬于自己的教學計劃,但也被我們慢熱的同學們熟稔后的輕松調侃而改變節奏。面對教室門口的那樽瑯琊沂水岸邊結緣而得的大石墩生出好奇心,同學中麗君女士去魯國學過拓石,又寫得一手粗獷豪放秦詔意思的大字,于是這節課程便起意玩起了墨拓。
麗君女士做了前期準備工作,膠水調勻涂抹在石墩上,鋪了宣紙并且用刷子將紙與石墩打至服帖,吸水純棉布包裹小團棉花用繩子緊緊系住,是用來飽蘸墨汁,又手執墨盒用來讓墨團均勻散開,如女人抹香粉時,既要均勻涂在臉上還要有妝不花的手藝,學員們擬化妝鋪粉的意思紛紛下手試驗,果然化妝不化妝的女生立見分曉。
拓片即刻可揭,魏先生提議可抓鬮決定將此作品帶走,助理立刻做了紙團,竟被文茜小朋友抓到,想必好運氣是與她踩在了高凳子上有關。另一幅事先準備的作品也參與了抽獎,被一個大姐姐抽中,她表示要隔日請我們吃大餐,用來安慰我們酸溜溜的內心。
人生趣事或許就是這樣,魏先生天性純真,興之所至隨心所欲,他又醞釀了文字,即興做了題寫:此畫像石為古瑯琊修改河道時緣得。圖刻朱雀、執笏小吏。朱雀展翅翹尾。門吏頭戴進賢冠,身著長襦,雙手執笏,躬身側立。執笏除了指畫、備忘外,還有和諧、和平相處之意。讓我等既不得拓片又不得文字題寫的人好一頓羨慕嫉妒恨而不得。
彩霞說魏先生每天穿越于各個年齡段,依然保持純真樣子,寫字的時候凝神聚氣,心平氣和,最是養心。我亦覺兩年多的認真習書的確打通了很多東西,筆力,心力的成長和通過書寫而改變和打破的固有思維及從中汲取的智慧,足慰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