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場回憶開始,高適訴說著他的過往,他與李白的相遇。他們是完全不同的兩種人,可他們的友情不容置疑。
提及大唐盛世的詩人李白,杜甫應占一席之地。最先想起的便是李杜。而李白與高適的友情也十分令人動容。在沒有看電影之前,我不敢想象,將進酒真的是在那樣的環境中寫出來的,飲中八仙歌也不是隨便寫寫的……那時候的他們樣樣精通,琵琶,琴,劍,槍等每個人都有自己出色的本領。記得高適曾說,詩人人都會寫,不夠出眾。那時候寫詩就和如今的說話一樣吧。
少年高適和李白一見如故,一個是神采飛揚的少年,一個沉穩持重的少年。他們一起西向長安。行卷風氣由來已久,李白去敲門被拒之門外。高適得知他父親的身份是商人,士農工商排在最末的那個,他沒有機會參加科舉,只能靠人薦舉??赡菚r候的他沒有什么名氣。
李白拉著高適去黃鶴樓喝酒,之后一起去看題詩的閣樓,看到崔顥題的詩被震撼到了。少年手中的筆不聽使喚,在眾人的交談與譏笑聲中他們離開了黃鶴樓。
第二次去黃鶴樓時候,李白已經小有名氣,不止在揚州還在長安。他做的詞人人傳唱。他也在此留下了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下了揚州,高適回了梁園。他們都在自己的領域里好好磨煉自己,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時代最不缺的便是人才。一約既成,萬山無阻。
忘了是李白先找的高適還是高適先找的李白,反正有來有往也是見了幾次面的。大概也許見面的次數真的是屈指可數的,每一次見面都是世紀會面,不和如今一樣,一個小時或是一天便可解了相思之情。
從少年到青年再到老年,時間過得很快,他們是否又見過幾面不知。李白被舉薦,又離開,再到逃亡,入道。高適報恩投哥舒翰帳下,再到統領一方成為節度使,最后成為唐代詩人成就里最高的人。
看完電影只想說,
少年馳騁的風勝過黃金萬兩。如果有想做的,請你務必馬上行動。
你可以成為任何你想成為的樣子,只要你目標堅定。
別去羨慕他人的灑脫,你自由有的堅持。心中溝壑萬千,不是一個樣子才值得被愛,我們本就與眾不同。
扎實學好一個本領,不知何時它會給你意向不到的反饋。
別因為環境而懷疑自我,不久之后你會得到最好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