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乞丐冬天在巷子口討飯。
甲對乙說:我要是皇帝就好了,我就讓公差把這條街的剩飯全部收來歸我,不用討。
乙說:你就知道討飯!我要是皇帝,就打個金斧頭,每天砍柴去。
丙嗤之以鼻:兩個窮鬼!都當了皇上,還要干活嗎?讓娘娘們天天烤紅薯伺候著吃!
如果你覺得這個故事好笑,那很多人以為的“怕就怕成功的人比你還努力”也挺好笑的。成功人士的確努力,但是努力對成功的影響并不如人們想的那么大。
刷爆朋友圈的文章《首富王健林的一天》里,談到了首富一天的日程表:24小時,兩個國家,三座城市,飛了6000公里,簽了500億的合同……早起健身,在開機上開會研究項目,每天工作12小時。
再來看看這樣一群人的24小時:12棟大樓,三個城區,敲開了400扇大門,送達貨物總價值50萬元……早起分包裹(健身),一有時間就和同事研究送貨路線,每天工作12小時。
努力是快遞員和王健林的最大區別嗎?
王健林這么忙,也非常專注,從不外包健身、學習。這事關智力、資源和自我管理,和努力關系不大。
高效能人士自我管理體系是一個“高效能塔”——
資源層:個人投入的時間、精力、金錢、情感;
方法論層:使用資源、提高效率;
目標層:選擇做什么、不做什么,以及背后的價值判斷。
關鍵詞:高效能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