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3月21日),是第21個世界睡眠日,曾軼可在社交平臺上一連數了3000只羊,耗時兩小時14分33秒,一度登上熱搜榜首。
據中國睡眠研究會調查顯示,中國成年人失眠發生率高達38.2%、全中國超3億人有睡眠障礙。在最新一季《奇葩說》中辯手冉高明自爆了自己的睡眠四件套泡腳、敷面膜、喝酒和吃褪黑素,盡管如此,有時候依然睡不著。
(暫時沒搞懂怎樣將臺詞合并在一張圖片上)
當期討論的辯題是:奇葩星球為了提高效率,發明了不用睡覺藥,你支持不支持?這道題的背后是無數失眠人群。失眠的原因多種多樣,但長期熬夜大概率會有損健康。人生是一場長跑,睡眠為我們提供了不竭的動力,而《2020年中國睡眠指數報告》調查顯示,2013年到2019年,人們平均入睡時間已推遲了近兩小時,這說明,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熬夜大軍之中。
英國經濟學家,現代經濟學最有影響力的經濟學家之一,凱恩斯曾預言“21世紀人們每周工作15小時”。顯然這個結論是錯的,攪混了“需要”與“需求”(“欲望”),因為人的欲望是永無止境的。我們想要住進更好的房子,想要開更好的車,想要買更好的衣服,想要吃更好吃的東西……除此之外人類之所以需求不斷擴大還有一個很重要但是不容易想到的原因,有一種需求需要無限的金錢來滿足,那就是對于社會地位的需求。
近日,一條新聞引起了社會關注:3月7日上午,安徽合肥的一個城中村,42歲的許先生在出租屋內孤獨死去。生活在這個時代的我們就像在一個巨形機器里的螺絲釘,我們每天不停地奔跑,不停地運轉,工作制從原來的955,到現在996、007,時代不允許我們停下來,更不允許我們悲傷抱怨和哭泣,因為一旦哭泣,螺絲釘會生銹的,所以我們焦慮,因此失眠。
宋丹丹(飾 白云)在2007年春晚小品《小崔說事》中調侃趙本山(飾 黑土)說,沒心沒肺的人,睡眠質量都高。顯然看得出來,當代年輕人的心、肺不僅有,而且特別大。已經看過許多因為熬夜而猝死的案例,不是我們想熬,只是不得不熬。
年輕時用時間換金錢,到老了再用金錢買時間。學生時代常說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但越長大越發現二者就是買和賣的關系。最近抖音封掉了許多炫富的賬號,因為給社會帶來了不良的影響。絕大部分Up主在現實生活中都過著平凡甚至底層的日子,但在屏幕前風光無限,更難以理解的是此類賬號的粉絲并不少。這種極致的反差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們內心的向往和不安全感。沒有什么比財務自由更有吸引力,但想深一層,我們想要的究竟是“財務自由”還是“自由”?
如果此時此刻,你也正遭受失眠的困擾,或者各種原因不得不需要熬夜,那么以下三點建議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1.很多人連著多天失眠的最大原因,來源于“害怕睡不著”的緊張感。很多慢性失眠的患者一開始可能是因為工作、學習上的焦慮影響了睡眠。后來就對睡眠特別在意,焦慮的對象就轉移成了睡眠本身。越擔心睡不好結果越睡不好,越睡不好越擔心,于是就進入了死循環。要解開這個死結,需要降低自己對睡眠的預期。焦慮的時候就想想,失眠死不了人,不要擔心少睡一兩個小時。(ps.睡眠環境要保持安靜和昏暗,不要在床上做與睡眠無關的事情,比如說刷手機)
2.不是每個人都需要8小時睡眠,睡眠時長是由一個人的基因和生理決定的。有的人每晚只需要睡4-6小時,也有的人每天一定要睡上10個小時。所以,不要因為每天沒有睡夠8小時而擔心。
3.如果前一天失眠,不要在第二天補覺,那會影響自身的晝夜節律,按照正常的作息時間,適當在第二天提早時間上床睡覺。
設立世界睡眠日的初衷是要引起人們對睡眠重要性和睡眠質量的關注,提醒人們要關注睡眠健康及質量。關注睡眠質量就是關注生活質量,關注睡眠就是關注健康。失眠已經成為一個影響現代人健康的重要問題。
可以,越是拼命,越要愛惜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