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也不知是在外面漂的久了,還是漸漸上了年紀的緣故,現在不論是看到什么文章還是視頻,但凡內容和「家」或者「父母」有關,看完時必然是一副淚眼婆娑的模樣。
今天的朋友圈被一篇名叫「世界再大,大不過一盤番茄炒蛋」的文章霸屏。
點開之后發(fā)現實際上是招商銀行的廣告,便沒有仔細看內容就關掉了。
可是接連看了好幾個朋友,有的說看了之后真的有被感動到,有的說在圖書館里看完哭的稀里嘩啦,于是,又勾起了我的好奇,第二次,點進了這個鏈接。
-2-
原來,文章里面有一段短短四分鐘的視頻,講的是一個初到美國留學的男生去參加potluck party,不會做菜的他在廚房里手忙腳亂,后來微信問媽媽求助。
可是他嫌媽媽的語音講不清楚,爸爸媽媽就在凌晨四點鐘從床上爬起來為他錄教學視頻。
最后,他照著媽媽手把手教的視頻,終于做好了一盤番茄炒蛋,備受外國朋友們稱贊。
可是當有朋友問及他和國內有多久的時差時,他才意識到,原來,隔著十二個小時的時差,爸爸媽媽為了他,半宿沒睡。
-3-
從看到他的手機上蹦出媽媽做番茄炒蛋的視頻那一瞬間開始,我的眼淚就再也沒能止住。
番茄炒蛋,大概是所有留學生出國之后學會做的第一道菜吧。
記得我那時候也是。
每次做菜都要站得離灶臺遠遠的,夠不著鍋就只能稍微前傾著身子,怕極了把菜丟進油鍋那一下兒,恨不得做菜時把自己從頭到手捂?zhèn)€嚴嚴實實。
也有實在搞不定時,打著電話讓媽媽遠程指導的時光。
可是現在,我已經可以嫻熟地做各式菜肴。
再也不怕油濺到手上,再也不會去麻煩父母,有不會的菜會自己查食譜一步一步跟著做,遇到了再難的問題都會自己一個人扛。
每次做好菜,都會拍照片給媽媽炫耀。她在電話那頭不住地稱贊,還時不時地說,下次回國也給她做一次嘗嘗。
只不過,每次回國,媽媽都舍不得我下廚,她徑自做完了一桌子的菜。而我的手藝,她到現在也沒嘗到。
-4-
有人嫌視頻里的父母溺愛孩子。也有人批評視頻里的男生遇到這么簡單的問題都不會自己解決。
可是你們不知道,這個視頻讓那么多人落淚的原因,絕不僅僅因為那一盤番茄炒蛋,而是這個似曾相識的場景帶給我們太多的共鳴!
無論什么時候,無論走到哪里,無論長多大,這個世界上,有且僅有這兩個人,每一分每一秒都在牽掛著我們,到底過得好不好。
我每天都會給家里打一個電話。能想象的到爸爸媽媽每天晚上守著小小的手機等待它鈴聲響起時幸福的樣子。
每次媽媽接起電話,要爸爸也過來跟我說幾句,他都嘴硬說,我才沒話跟她說呢!結果自己支棱著耳朵偷聽我給媽媽講的每一個故事。
剛到美國那天,因為自己沒算好時差,錯過了給他們打電話的時間。第二天就接到了爸爸打來的越洋電話。
原來,我的一個疏忽,害得他們兩個整宿沒睡著。他們自己腦補了一晚上我從下飛機到學校的路上可能出現的種種狀況。聽到我聲音那一刻,我能聽出爸爸如釋重負的語氣。
從那以后,我再也不敢忘記給他們打電話。即使哪天忙的沒時間,也要提前說好,讓他們放心。
最近得了急性喉炎,說不出話來。今天約了醫(yī)生,去醫(yī)院看病,媽媽特意囑咐,看完了給她發(fā)微信說一聲。萬萬沒想到的是,凌晨兩點鐘,我收到了媽媽的回復。
在父母眼里,我永遠都是長不大孩子。我,就是他們的全世界。
他們會因為我開心而合不攏嘴,他們會因為我苦惱而牽腸掛肚。
他們微信的頭像統(tǒng)統(tǒng)都是我或者我拍的照片,他們和朋友聊天的話題總是離不開我。
他們會追著我問微信又出了什么新功能,生怕世界變得太快他們追不上我了。
他們會從幾個月前就開始倒數我回家的日子,為我換上新的床單,把我房間里的娃娃一個一個洗干凈,然后推掉一切工作去機場接我,見到我總是搶走我背上的包和手中的推車。
他們掰著手指頭計算著我回家的這幾天能吃幾頓飯,保證把我愛吃的統(tǒng)統(tǒng)都做上一遍。
對他們而言,每年的七月才是年,因為那個月,有我在身邊。然后,為了那幾天,他們一等又是一整年。
媽媽總說,羨慕她一些朋友家的孩子學習不好,這樣就能留在他們身邊,不像我,一年到頭也見不到幾面。
可是他們又不想成為阻礙我飛得更高的負擔。于是,他們就默默地望著我遠去,飛向更大的世界。
可是,我的世界再大,也大不過那個有爸媽,名字叫做「家」的地方。
家是不管我在多么遠的遠方,
永遠有間只會屬于我的空房。
I’ll be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