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有很多朋友,或者同事,以及論壇的陌生人主動咨詢這方面的信息,因個人精力有限,因此記錄和分享自己的這一歷程(其他城市大同小異),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僅此廣交善緣,幫助更多的人。僅此也是技術分享之外的生活分享篇
篇幅較長,謹慎觀看
前序
- 2014年初進入深圳建筑設計院做建筑設計及城市規劃。
在建設局附屬單位工作接近兩年,從懵懂入行,到因職業規劃從而轉行。(具體細節不贅述)
不是每一份工作都稱心如意,但每份工作都會遇到可以讓自己成長的事情,運氣好一點,并且會遇到幸運的人。
要說第一份工作給我帶來了什么?應該是各種信息的“及時性”,“可靠性”,“分享性,“敏銳性”。 - 在這里再次感謝我設計院的某位同事,公租房申請的全流程是他幫我指導以及排隊,手把我教我"C 房"(2015),因當時家庭資金問題以及魄力,沒能跟上你們的步伐,導致財富差距從此拉開了很大距離。(強烈支持國家房住不炒)
- 已到而立之年,回顧過往,面對未來,反思當下,時常會想起從前共事的時光。尤其印象最深那次,我們幾個喝醉酒后肆無忌憚的喊道,萬家燈火,以后總有屬于我的那一盞。然而世事無常,故人仙游,每每想起曾經的這位貴人,心中不由得感慨萬千。
- 固自己更要勤勉盡責,熱愛生活,記錄分享。
申請公租房
2015年深圳申請公租房的政策是必須深戶,全日制本科學歷僅需要一年社保,其他以下學歷三年社保,個人以及家庭名下深圳無房產才可以進行公租房申請,租金是市場價的20%-30%。
但我在實習的時候已經在繳納社保了,因此畢業還不到一年就滿足深戶,本科一年社保申請的條件。如果你是長期打算在這邊工作生活,想定居下來。那么第一步入深圳戶口(建議)。第二步提交申請,然后經過漫長的等待。第三步驟選房,缺一不可。現在網上申請的流程簡化了很多,那時候我還要自己排隊去窗口。現在大多數操作流程都可以網上辦理。具體辦理流程可以直接在深圳住建局等官方網站搜出來。
我記得15年在窗口辦理申請后,申請編號是五萬多名,也就是說,那時候整個深圳輪候庫里面有5萬多人在排隊并且都排在我前面。那時候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個事情,或者申請條件不夠,畢竟政策沒出來多久。排隊大概五年半的時間最終入住(2020入住)。也就是說這五年多的時間,我上升了三萬多名,我前面那些人要么買房了,要么已經輪候到了,要么戶口遷出去回了老家。
最后總結一點,我是花了五年半的時間,總名次從最初的五萬多名,到最后兩萬名,五年半時間上升大概三萬多名。
但若現在要是想去申請,輪候庫里面已經積壓了三四十萬人,每年不會有多少房子出來,幾千套很不錯了。按上面比例,推斷出以下你想進入前幾萬名有多難。(只有進入前幾萬名大概率才可能選到好地段的好房源)
那我現在排隊,肯定是幾十萬名之后了,或者已經開始排了但自己名次很靠后還有希望嗎?
看情況,并不是你在我排名前面,就一定能比我先選上房子。這里就要提供兩個概念,一個是市級公租房,一個是區級公租房。
小明和小紅先后入了深戶并申請了保障房,小明南山區戶口,他此刻的市總排名是十萬名。小紅光明區戶口(別看不起光明,已經通了地鐵了,未來還會通到科技園,深圳灣。14年就拿到深圳2021地鐵規劃線,為什么不上車具體原因開頭說了)。小紅的市總排名是二十萬名。小明甩了小紅一大截他們相差了十萬名。
但是深圳公租房有些項目是市住房報障署提供(深圳所有區的人只要符合條件都能選),有些項目是區住房保障署提供(只允許戶口在本區的人才能申請)
把幾種情況都列舉下
今年出了市級公租房項目
市級是所有區的人都能選,小明名次遠大于小紅。兩個人都選的情況下,肯定是小明優先選,除非N個小明嫌地理位置太遠或者項目差小明不選,這樣才可能輪得到小紅。今年出了南山區公租房項目
僅針對戶口是南山區的人,這樣只有小明有申請資格,小紅沒有申請的機會。這樣小明贏了小紅不僅僅是排名優勢,直接原因是區的優勢,排名都還沒比就輸了。今年出了光明區的公租房項目
僅針對戶口是光明區的人,小明就算比小紅高出十萬名的排名,小明戶口因為是南山也沒有資格申請光明的。同上
排名總結:市級名次越靠前,越容易選到市級項目公租房。有好地段有差地段,大部分比較偏遠。(你是和全深圳輪候庫的人比)。區級名次越靠前,越容易選到區級公租房。(僅僅和你所在區的人比,把其他區的人都過濾掉,哪怕其他區的人名次比你高都沒資格選)。南山,羅湖,福田,這些區級公租房競爭很激烈,如果你不是排名特別靠前,選上的機會特別渺茫。
彎道超車的機會就是轉戶口排競爭小的區級公租房(考慮兩點,第一是否嫌麻煩,第二是否接受以后可能房子會分配所對應的區,你在南山上班,你戶口轉去大鵬,萬一你排上了大鵬的房子,你說你要怎么辦?因此會出現排隊沒多級排名很靠后的有很大機會選到冷門區域)
市級總排名不會變,比如你市總排名十萬,但是在南山區排名一萬,難度系數很大,但是你把戶口轉到龍崗甚至光明,市總排名還是一樣,但是可能所對應的區排名只有三千或者五千,競爭壓力大大減少。
其他偏遠地區因為本地戶口不多,和你競爭的人也不會多。
比如南山出了1000套區級房子,你的戶口是南山,南山區這么好的地段區排名有十萬個人在你前面,你肯定選不到
比如光明出了1000套區級房子,你的戶口是光明,只有一萬個人在你前面,這一萬個人可能有很多人不選,機會大很多。
我只想在深圳干幾年攢點錢回老家,或者因為各方面原因我根本就不想遷戶口,還能住這些房子嘛?
保障房就不能申請了,硬性條件是本市戶口,還有個彎道超車的機會,這里引入人才房的概念。
申請人才房
人才房是政府給公司(大公司或者交稅比較多的或者創新型公司),主要是政府給企業的福利,也是為了挽留人才繼續留在深圳工作,避免人才流失的手段之一。
首先向你們HR打聽公司是否有人才房(必要時去舔一舔),如果沒有,這條路就不要想了。如果有,保證專科及以上學歷(自己以及家庭在深無房產),向你們公司申請(一定要舔一舔)。公司有權分配政府所給的人才房指標。人才房一般位置都比較好,租金是市場價的一半。缺點是離職了就不能住了,哪怕你不離職,最多封頂住6年,租住期間,不能申請公租房。已經申請了公租房了的,如果要住人才房,就要退出輪候。
入住流程以及體驗
以上說了我是15年排了五年多申請到的(我是南山區戶口,競爭很大,但是只要是南山區的項目,位置都很好,區級公租房大概率都是分到所在區),中途等待了幾年的時間,買房的首付總是差那么一點點(后面會講到深圳買房辛酸史)。中途也有很多市級房源出來(太偏僻不選),曾經也有部分區級房源出來(早些年排名靠后我選不上),正好去年南山有個合適的項目出來后,我認租了,排名也夠,正好上了車。
注意:有合適你的項目,或者說你有資格和意向認租的項目,一定要參選(不參選,哪怕你是第一名,也選不上,相當于報名一樣的)
1.住建局官網點擊認租后,你會收到相應的短信
只要點認租,排名不一定選的上,相當于是你報名參與了這個項目,都能收到短信
2.認租期完成之后,會通知到你出名單,去住建局下載文件判斷自己的排名
相當于是看多少人報名了這個項目,從而判斷有多少房源,你在流水號的第幾名,可以大大預估出來你能否選上,通過excel流水的表格篩選出不同家庭人數和你競爭的人數,大概率會比較準確,需要經驗
3.有幸入圍,前面房子還沒選完,輪到你去選了,要不要決定權在你了
分時間段排隊入場,如果想認租這批房源,會通知指定的時間讓你去選房,如果不想選,可以不去,但是會算一次棄選,累計達到三次棄選,退出輪候庫,重新排,這種很少出現三次都棄選的,畢竟機會要珍惜。
4.確認選房,選到合適的戶型朝向樓層,當場和住建局簽約
我這個項目比較特殊,是Loft戶型,上下兩層,三房兩廳兩生,還有個書房可以做四房(一層60平二層40平)。四臺空調,燃氣灶,熱水器,消毒柜,抽油煙機,櫥柜,全部都是品牌提供的。每個公租房項目不一樣,可能以上我描述出來的配套物品其他項目不一定有,節省不少錢。可能是南山區比較有錢吧,配置和質量趕上商品房了,商品房都不會提供全新電器的)。因為我現在這個項目就是在地鐵口,南山寶安算比較中心區域,同等地段戶型面積的房子應該要7K左右,現在租1800,極大的緩解了租金壓力。
5.等待通知去收房
裝修完畢并且衛生已打掃,本人去驗收是否合格,基本跟商品房驗收流程差不多。會有專人引導,開通水電燃
6.搬家
因為疫情原因,在房租極其低的情況下,還免了2個約房租,租住政府產權用房是特別正規的,不用擔心漲價或者亂收費,極其人性。
7.整理新房
花了周末的時間整理,因為房子是已經裝修好了并且空了一段時間,住建局也經過了甲醛檢測沒有問題,大部分電器都有,而自己曾經是有家具的,因此搬過來直接是可以入住的。家具都是老房子搬過來的。
常見問題
公租房可以一直住嘛?
目前的政策是深圳無房,每三年審核一次,常規的項目是可以一直住的
中途會漲價么?
三年簽約一次,簽約期內,不會漲價,三年后審核你在深還是無房產,符合續簽條件,大概率不會漲價,漲也是幾十上百塊可以忽略不計。
買房了怎么辦?要立刻退出嘛
買房了肯定是不能繼續簽約了,會給一個緩沖時間自己申請大概在三個月之內。超過三個月按市場價收取。逐年政策都會變化。
出租可以么?
不可以,被檢查出來上征信
水電怎樣算的,有學位嘛?
一般是民水民電,學位以所在區教育局為準。
可以自己裝修么
原則上是不可以,但肯定不可改變結構和外立面,適當的軟裝按照經驗來說是可以的。
戶口可以轉到公租房地址上來,并且可以用來作為公司注冊地址么?
如果入住人要注冊公司自己創業,是不能夠作為公司注冊地址。戶口絕大多數項目可以遷移到公租房名下。
離開深圳怎么辦
那就瀟灑的退租吧
......
個人看法及感悟
有人說,我就這么一直住著,永遠不買房,瀟灑的過怎么樣?
找準一個基調,深圳需要大量的人才,還有新鮮的年輕的血液,供應量是遠遠不足夠的,個人猜測有可能會學習香港,個人財產超標了就不行了。或者學習新加坡模式給一個居住年限,剩下來的就是真實有居住困難需求的了。未雨綢繆,努力工作,多掙錢,你才能在找到安全感。即使國家大力提倡房住不炒,核心城市,核心地段,還是避免不了它自身的"金融性質"。人是沒有階級的,但是階層一直存在,努力的留下來,至少,嘗試一下吧,祝你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