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市平橋區第二小學。? ? 楊 磊
作業:在人生的生活和工作中,我們應該如何運用本章的智慧,去柔弱與堅強?
一路走來,也算是閱人無數,各種性情的人都見識過。親眼目睹過因性格強勢而懷才不遇的人,因為脾氣倔強屢屢吃虧、倒霉而不斷苦惱、抱怨,自暴自棄的人;也見到過“好脾氣”的人總是好命,總能獲得別人不具備的成功機會的人。學習老子第七十六章,反復聽老師的講課錄音,我們就明白老子“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的內在含義,是在表達老子一慣倡導的“強大處下,柔弱處上”“柔弱勝剛強”的處世哲理。
在現實生活中,關于恃強凌弱,爭強好勝者隨處可見。如果不走進老子的經典,我們還不知道它就在我們的生活中,陷于“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混沌中,茫茫然度日,終不知所以。
一天放學,學校后門處,家長接學生的車輛水泄不通。我自駕車外出辦事,好容易才有了一個通道,心生歡喜。大約挪動了100米的位置,迎面來了一個白色轎車,開車的是一個小伙子。眼見此路擁堵,依然霸道前行,毫無退讓之意!從他的眼睛里,我分明讀到一則信息:快讓開,讓我過去!可是事實上,我的車后面是沒有退路的,唯一的辦法是他后退。況且我背后的車輛在不停的按喇叭,可年輕人無動于衷。看樣子這樣的僵持,若強行要求他后退,他一定不會配合。見此情景,我沖著他笑笑,并示意他退一步。第一次示意他,他沒有反應。我沒有責備他,只是沖著他微笑。稍后,我又示意他能否后退一步?此時他的眼睛里已經少了些敵意,有后退的意識,但又放不下面子,猶豫不決的樣子。見此情景,我一邊點頭,一邊向他豎起大拇指?!熬\所至,金石為開”。小伙子終于開始行動了,他掛上了倒車擋,緩緩地后退,此時,我的車也能緩緩前行了,我身后的車輛也慢慢離開了“死胡同”。就這樣,一場不愉快的“堵車”事件得以化解了。
這件過后我就想,當時對待那位開車的小伙子,如果采取硬碰硬的辦法,不知他的犟脾氣會不會柔軟下來,會不會主動做出讓步呢?如果我不是采取“以柔克剛”的態度,而是以粗暴的方式指使小伙子后退,或指責他不守規則的霸氣行為,這種僵持不知會持續多久呢?或者說就是小伙子迫于情勢勉強后退,也一定會鬧得不歡而散。
由此,我們應該認識到:第一,要想改變事情的結果,要從改變自我心態開始。不要奢望一開始就去改變別人?!肮胖畬W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就是這個道理。第二,對方一時不能按照我們的意愿處事,我們暫且放寬心量去接納、去包容,去靜等花開。要懂得,強扭的瓜不甜,花期未到不要強摘。第三,對于人家的改變,不論早晚,都要給予贊揚,哪怕只是一個贊許的目光?!岸Y之用 ,和為貴”,你的禮遇會換來對方的“以禮相待”。
帶著這種思考,近期我又愉快的化解了另外一個矛盾。一天早晨,我開車去學校上班,照例打算將車停放在距學校不遠處的門面房前面的停車位上。遠遠地發現終一個空位置,但是那個停車位上已經停了一輛電動摩托車,再停一輛汽車,位置顯得小了些。為了彼此方便,大家的車都有位置可停,我就下車將電動車往旁邊靠了一靠。誰知防盜報警設備驚動了車主。只見一個五十歲左右的男士從門店里出來,氣勢洶洶的,擺出一幅要吵架的樣子。見他如此生氣,我忙迎了上去,笑著對他說:“是您的摩托車啊?我擔心會碰著您的車,就往旁邊靠了靠,不用麻煩您幫忙了,我負責把您的車順好,您就放心吧!”聽我這么一說,本來要發脾氣的老漢,氣焰已消了一半,只好小聲嘟囔一句:“掏那么多的房租,店門口天天都是別人停車”。這樣就算是給自己找個臺階下了。其實,那停車位是公用的,并非門店的標配。據說,一大早,他為了不讓別人往這個位置停車,已經給兩個人吵過架了,最終死活不讓人家的車往那停。
俗話講“與人方便,就是與己方便”。只希望這位店老板,再不要因為店門口的公共停車位與別人發生沖突,因為你的強硬態度,不只是給自己帶來不愉快,還會帶來生意上的影響。另外不是每個人都懂得“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的道理,若遇上與你同樣態度強硬、不懂退讓的人,一場沖突就在所難免了。所以生活中要善于謙讓,方便了別人,才能快樂自己。
關于“柔軟勝剛強”的例子,實在是不勝枚舉。
某學校臨時負責的一把手,管理上急于求成,剛到新環境還未熟悉情況,就在領導面前信誓旦旦,一心想在短期內給學校管理來一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型??墒鞘屡c愿違,“名”與“利”的沖突不斷。在一次大會上,這位學校負責人放言:那些不好好工作的搗蛋貨,看我怎么整他!誰知,搗蛋貨尚未整好,這位負責人就被迫更換了崗位,在這個單位工作時間不到一年。過后有人分析說:“都是性格強勢惹的禍”。
無獨有偶。聽朋友說,某中學因為校長出了狀況,暫時由支部書記主持工作。這位支部書記當然希望自己能夠接任校長崗位,以施展自己的才華。誰知這位仁兄接過學校負責人擔子之后,首先引以自豪的是自己有了“簽單權”,他把原本以前分口簽字的權力都獨攬到自己名下。而且認為終于擁有了取悅領導、朋友的機會。于是三天一聚會,兩天一請客,后來發展到了公私不分肆意妄為的地步。可是“路見不平有人踩”!因為這位書記的一意孤行,遭到了班子里面其他人的強烈反感,他也最終喪失了繼續主持學校的機會。
很多情況下,柔的確能克剛??墒恰耙匀峥藙偂笔遣皇遣灰瓌t?答案是:要在遵循一定原則的基礎上的柔才具有價值和意義。這就是洪濤老師講的1=1+1的陰陽辯證邏輯。尤其是身居領導崗位的管理者,如果不具備“剛毅”的一面,柔過了度,變得不講原則,那么整個團隊將被柔帶到陰溝里去,不會有正能量呈現。同時作為領導者的價值與追求,光榮與夢想,也將難以實現。因此,為了能夠“以柔克剛”,達到無為而治的狀態,作為一個集體,需要建立完備的機制與系統。需要具備完善的處事原則與方法。而且始終堅持“大事講原則,小事講方法”,“以柔克剛”。那么整個管理機制會呈現積極運行狀態。
關于落實工作中的剛毅,我們需要有一個強力推進的理念,還需要建立一個積極向上的團隊機制,促進整個管理隊伍沿著統一步調,向著同一個目標,去維護工作中的公平與正義。
近年來,我們學校進行過一系列重大改革,而且每一次改革,都如馬云說的那樣:“所有的機會,都是在反對聲中誕生,在懷疑嘲笑和議論聲中發展,在喝彩聲中結束?!痹谶@種理念的指導下,我們的管理具體做法是:“鼓勵、鞭策、欣賞”的六字方針。意思是,每一項改革,要相信大家能行,鼓勵大家大膽嘗試,不要怕失敗,一旦做錯了也沒有關系,因為有學校成為你的后盾。老師們有了這樣的精神依靠,做起事來就不再縮手縮腳,畏首畏尾,大家就會有信心,有力量,有膽略甩開膀子努力干、加油干!
當然,人們往往固守著習以為常的方式,不愿意突破自己。因為參與某一項改革,需要費時費力,再加上人的惰性,因此,參與改革的力度就不容樂觀。在這種情況下,就要靠“鞭策”來推動?!氨蕖?,激勵,促進,在背后擊一猛掌。同時還要減少大家的畏難情緒,就需要教給大家一些具體的方法,這樣“剛”中顯“柔”,柔中有剛,最終促進各項工作的落實,以實現最大的突破,達到預期的目的,完成改革的目標。這不就是實現了“在喝彩聲中結束”的理想狀態嗎?我們學校傳統文化經典教育,能夠呈現今天的精彩,就是最好的例證。由此,我想起了洪濤老師的話,“沒有霹靂之手段,難顯菩薩之心腸。”
總之,剛柔相濟在很多物像上也得以呈現。比如清代的“五帝”銅錢。外圓內方,也叫天圓地方。意思是說,我國文化一陰一陽之謂道的“外圓”之說,是指導我們應保持文化的陰柔之美;“內方”之說,是指以柔的方式,達到我們預期的目的。由銅錢這個象,我們就要明白,我們要有象,又要不著象。這才是我們中華文化的陰柔之美與強悍之美的完美結合,這才是孔子倡導的“知、仁、勇”的切實踐行,才是“柔弱勝剛強”之大道的辯證實施?。ㄓ诟吧虾5牧熊嚿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