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子
幾年前小米手機出了第一代紅米的時候,以其親民的價格和極高的性價比獲得了低端市場普通民眾的熱烈歡迎,當時紅米的廣告詞就是,相信美好的事情總會發生,那時候我大二,在一所J校里上學。
問題
那時候,每天面對的一個問題是畢業以后會去哪里,即使畢業的時間還很遠,我就是止不住地擔心,每每想到未來已經可以預見,并且如此的讓人沮喪的時候,都會打開電腦,點開游戲或者電影的圖標,無腦地玩一會兒,好像玩一會兒就會忘了這個擔憂,好像玩一會兒就會開心起來。

事實上玩一會兒確實就忘記了,但是偶爾和家里的通話中,總也避不開這個問題,不管是從晚飯開始聊起,還是從媽媽織的新毛衣開始聊起,最后總會靠在這個問題上,父母的初衷都是很好的,畢業以后的穩定和保障,然而年輕氣盛的我卻不這樣想,面對一份晦暗的未來,多多少少心里是很難受的。此時此地的努力、奮斗似乎沒有什么意義,但是慶幸的是學校從來不這樣看我們,畢業很多年以后越發覺得其實學校也很惋惜,很無奈,但是沒有辦法,很多事情不是他們可以決定的。
啟發
學校其實做了很多事情,在當初看來,這些事情被我惡意的解讀著。因為我覺得他們是一伙的,他們最后的目的是統一的,最后的結局也不會有任何變化,我們都要成為一個個還沒有成熟的豆芽,在最廣袤的田野里一點點被榨干。

畢業的時候學校照例搞了畢業教育,請了很多人過來講課,他們講課是受學校之托,也是帶著目的而來,但是至今,我都記得那個來自新疆的某院張院長,他給我的影響最大。作為一個有著同樣處境的人,這位張院長和我們一樣,一無所有的來到新單位,他去的地方更遠,他也抑郁不得志,他也愁眉苦臉了好多日子。但是他背地里吃過了多少苦呢,誰會知道呢,他講出來的和他沒講出來的,都很多吧。
思考
以前我也沒有碰到過這樣的問題,就是你的面前有一個可以預見的悲觀的未來,你會選擇怎樣做呢?我想所有還在學校里的那些學弟們還會想同樣的問題吧,我以前也沒想明白,就像我看到小米的廣告一樣,我呵呵笑了,因為我知道美好的事情似乎不會發生在我身上,因為現有的一切條件都不可能發生美好的事情。

現有的一切條件,這似乎是我們推斷的起點對吧,我們用已知去推斷著未知,這樣的邏輯幫助我們做預測。然而,天氣預報也經常不準對不對,地震的監測也一直是個難題對不對,還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會發生對不對,回想起來,很久以前也發生過我以為我不會怎樣,而最后意外的驚喜來臨的時候呢。
頓悟
我們的認知總會有偏差,也許你現有的信息當中,也有不準確的成分呢,但這并不是在否定你的推斷本身,我們要做一個區分,那就是你推斷的未來和你對未來的看法,對不對,它們其實是兩回事。但是不管是哪一個,最終的結果都影響你的未來。因為我們相信什么,事情往往會朝那個方向發展,這一點,國外有一些研究的。
我們可以選,就像畢業教育的時候那個張院長最后選擇了奮斗下來,選擇了相信未來。
我們每個人都將會走到生命的盡頭,最后的結局都是失去對這個世界的所有感知和影響而死去,原來同樣的問題就是這個,你看,它和一個悲觀的未來是一樣的,死亡是一個終極問題,但是我們每個人面對這樣的結局的時候,我們選擇了什么呢,我們選擇了活下來,我們最重要的一個認識是生活是艱難的,我們認識到這一點以后反而更有勇氣面對死亡了,可能是因為時間拉長了那個終點的距離。

但是作為一個醫學生,我覺得我對死亡并不陌生,一個早上還和你打招呼的病人可能中午就永遠的走了,醫生的心也承受著一次次巨大的沖擊,但是最后他們不像第一次那樣恐懼死亡本身了,是因為他們麻木了么?不是的,是因為他們知道,人終有一死,他們接受了,他們還知道健康是多么的不容易,因為他們知道導致一個疾病的原因真的太多太多了,每個人都不一樣,要精準的把每個人的疾病病因找出來真的不容易,但是可以確定的是,這些疾病都有病因。
實習的生活過去一年了,如今我已經在新的工作崗位上磨合了將近一年,慶幸的是,我心里不再恐懼,一想到這一呆可能也要十幾年,換做以前我也是受不了的,現在我是屈服了么,我是沉淪了么,都不是,我承認了一個事實,不管在哪里,生活都是不容易的,活著本身就很難,我的想法我的信心在我的未來,我相信,美好的事情總會發生。
后記
還有一點就是,我的希望逐漸放到自己身上了,因為這是相信美好的事情總會發生的前提,把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希望會變得遙遙無期,期待變革到來的焦慮,等待境遇變化的漫長都足以將一個人拖垮,不如把希望寄托在自己身上,讓自己逐漸成長,讓自己去接近希望中的樣子,這樣等待中會逐漸學會堅強,等待中會逐漸變得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