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先生買回來一盒冰糖山楂,也叫冰糖葫蘆,盒子包裝很好看。我細看了一下,上面寫著“美味蛋撻”,原來商家用的是蛋糕包裝盒。用手機拍了上面這張圖片,美圖一番,發到朋友圈后,瞬間收到好多個點贊。
我嘗了一下盒子里的冰糖山楂,并不好吃。有點小郁悶,心里埋怨賣家把精力都花在包裝上了。
轉念一想,我拍照美圖再發朋友圈,不也是一種包裝嗎。我在努力讓它看起來比實際上看到的更加美好。
接下來不斷的有朋友來問,朋友們說圖片看起來就感覺不錯,想必也會好吃。還有問我在哪買的,也要跟著去買。我一邊忙手頭的事,還要一邊抽出時間來回復他們。我覺得我有責任告訴他們,這玩意并不是很好吃,不要被圖片誤導了。
可是,我在拍圖時為什么會有這種美化它的心理呢?是因為我對它有美好的期待嗎?可能不盡然。我察覺到,還有一種小心思,是想給觀片的人一種美好的視覺感受,獲得他們的贊許。
朋友圈的點贊,應該更多的是對這盒冰糖葫蘆的肯定。但我卻有一種小小的喜悅,好像我跟著糖葫蘆一起被肯定了。
想明白了,就忍不住對自己“呵呵”笑幾聲。拍照,美圖,發朋友圈,都是在找存在感,有存在感的人無疑是幸福的。
細心去察覺,就不難會發現,我們所有行為的背后都是為了尋找愛,一點都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