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的一天從早起開始,美好的一天從早睡結束。學習內容:如何提升我們的睡眠質量。
早睡必然要早起,這關乎到我們對時間的分配,也關乎到我們的精力分配。每天七到八個小時的睡眠時間是必須要保證的,如果想睡不夠七到八個小時,白天的精力就不會很充足。
睡眠一般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眼動階段。這個階段一般會做夢,大腦還處于加工信息的階段,這個階段是不是意味著潛意識還在工作呢?一些需要持續思考的問題突然得到解決,是不是這一階段的作用呢?第二個階段是淺度睡眠階段。這個階段一般是過渡的階段,過度的越快越容易進入第三個階段--深度睡眠階段,這一階段對于人體非常重要,這個階段免疫力開始工作,這時候的血壓、呼吸,心率都變得很低,處于人的身體的自我修復階段。以前讀過一本書叫做《人體使用手冊》講的也是關于人體這個復雜精妙的系統是如何工作的,人應該如何合理的使用自己的身體,保障免疫力得到最好的保護,提高身體健康狀況。這三個階段對我們對睡眠有什么指導意義呢?
首先我想到的是睡眠時間,成年人睡眠時間一般七半小時到八個小時是比較合適的,一般不要超過八個小時,年輕的人大部分是貪睡的,這好像已經成為了一種共識。記得聽到小學老師講過:瞌睡無根,越捂越深。告誡年輕人不要長時間呆在被窩里,賴在床上。長大了知道了,年齡不同,人的睡眠時間應該是不同的,嬰兒應該睡12個小時以上,因為這時候要通過睡眠促進大腦的發育,年輕人一般睡眠時間會比較長,8小時以上;老年人一般睡眠時間會比較少,7小時以下。按照我自己目前的狀況來說睡眠時間是不夠7個半小時的,但是怎么辦呢?劉潤老師的做法是在各種空余時間、或者碎片時間補覺。在旅途中可以做到,旅途中到處是補覺的人,可以知道,現代人在移動互聯網的環境里,睡眠不足是常態。自己早起的2個小時效率最高,之后自己的注意力和精力會如何變化,值得自己內化觀察思考。昨天聽了看見和觀察的區別,看見之后注意到一些事件并據經驗做出歸納總結才是觀察。觀察一下自己在早起2小時之后注意力就一定會下降嗎?
第二個想到的是體溫和睡眠的關系,一般來說自己感覺體溫升高或降低的時候都好像容易犯困。這和今天講到的,體溫上升就會比較清醒,體溫下降就會比較疲乏和懶惰的觀點好像有點不一致,作為我自己的一個感覺的思考吧。查一下百度,知道了人體的體溫是受下丘腦部分來控制,感知則來自于大腦皮層。
我認為,這次課程的關鍵點應該是深度睡眠和眼動階段,眼動階段可以用來延續思考,做白日夢,提高潛意識思考能力;深度睡眠的可以提高免疫力,免疫力提高了自然身體就好了,身體好了自然就精力充沛,精力足了自然就會有動力去學習工作生活了。我很贊成身體是發動機的說法,所以鍛煉身體非常重要,早起之后接下來需要養成的習慣是鍛煉,科學的鍛煉。
又是美好的一天開始了,開始和自己的身體談戀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