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不少學生跟著我上課的時候,多少都會表露出自己不是一個討人喜歡的小孩。我一直認為學校制造出來的環境沒有我們想象中那么和諧美好。如果一個小孩成績還不錯,其他的缺點都可以被原諒、被包容。相反,一個小孩成績不好的話,他們的缺點就會被無情地放大,甚至所有優點都被漠視了。有一些小孩,因為成績不夠突出,但是又想獲得其他人的關注、保護自己的自尊心,故意調皮搗蛋,反而引得更多的反感,但沒有問問問他們為什么要這樣做。這樣不公平的對待使得小孩想改善成績的想法都被掐滅,直接打擊了小孩的自信心,甚至會產生非常消極的想法——我就是一個被討厭的人,無論做什么都無法獲得別人的肯定。
聽話乖巧的小孩當然是很好的,但是惹人討厭的小孩就真的一無是處嗎?被討厭的小孩肯定是有自己的想法,要先去聆聽。所有人都知道按部就班,上課聽講,課后按時完成作業,成績也不會差到哪里去。為什么就不愿意這樣做呢?小孩肯定有自己的思考或者是陰影。有可能是,從小就被人說愚蠢、數學就是學不好的,家長也屬于管教。甚至就是被老師批評了一下,不喜歡上課的時候。等等等等。不管如何,小孩進行了自己的思考,思維活絡,了解了自己的內視的世界,甚至知道了自己的追求與愿意付出的代價。這可能也能夠解釋為什么讀書調皮搗蛋的同學進入社會之后更有作為。這樣小孩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閃光點——被討厭的勇氣。不少人都是活在其他人的期待中,都在順從別人的意思,一旦把自由給了他們反而讓他們困惑乃至于迷失。
在人際關系上,別人如何評價你,那是別人的課題,你根本無法左右。太在意別人的視線和評價,才會不斷尋求別人的認可。對認可的追求,才扼殺了自由。由于不想被任何人討厭,才選擇了不自由的生活方式。
image
面對喜不喜歡自己這個問題,能夠勇敢回答“喜歡”的人幾乎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