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 本文原創非首發,首發于頭條
(一個念頭又起,跑題之四)
從這里,我又有一個靈機一動的想法,雖然有些跑題,但是因為怕忘了,也還是先寫下來,和大家分享一下。
這其實是我們七O后,通常都可能遇到過的場景,一個常見的場景。
你小時候有沒有遇到過。 爸爸媽媽把舍不得吃的雞蛋或雞腿夾到你的碗里給你吃,我想問的是,通常情況你是一上來就吃掉,還是留在最后面才吃。
這個問題的最佳答案其實在幾十年間一直困擾著我,并且在我的不同人生階段有著不同的答案,可一直到現在,我也不道哪個對,哪些錯,哪個才是最佳的答案。
在上小學的那個階段,我通常的做法是,舍不得吃,一直留到最,到吃完了所有其他的食物,才會戀戀不舍地吃掉。
在上中學后,我覺得我變得理性了,遇到一樣的情況,我一般是選擇最先吃掉,因為我深深記得,小學時候我放到最后才吃,往往已經到了吃飽的狀態,吃什么都已經沒有那么香了,這個時候才吃,有點暴殄天物,其實是一種浪費。我覺得上小學時候的自己真傻,所以只有先吃掉,才能夠品嘗到那種美味的感覺。
在上大學后,我覺得我一定是更加理性了,遇到一樣的情況,我的科學理論依據是,在最餓的時候,吃掉最有營養、最美味的食物,消化和吸收效果一定是最好的,因為身體在開始狀態時最需要,收益一定是最大化的,浪費一定是最少的,所以要最先吃掉美味的食物,性價比最高。
這個理念一直持續了三十年,到了五十歲,好像才又有了一些變化。
從理性上講,我依然覺得先吃掉美味最好,但是從個人的滿足感來講,最后吃也不錯。
到了這個年紀,反正吃什么也有些味同嚼蠟,吃飯往往只是為了填飽肚子罷了,其實并沒有太多的欲望。
也許后吃美味可以使整個的進餐過程心情更為平和,從前到后, 從頭到尾都比較愉快,沒有原來吃到后面更是索然無味的落差,而且要說在后面吃也許吸收效果不好,那倒也是不錯,這不想要減肥一直都沒辦法成功么,少吸收一些也不錯。
哈哈,你瞧睢這個小想法的變化過程,是不是也挺有意思的, 這也是人一生不同階段、不同追求的生動寫照啊。
大家也曾經有過這種胡思亂想的念頭嗎?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