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跟小孩一起做「轉念作業」
每當與事實真相爭辯,? ??我準輸無疑,而且百試不爽。
經常有人問我:小孩子和十幾歲的青少年可以做「轉念作業」嗎?我都回答
:「當然可以。」在反躬自問的整個過程里,我們處理的不是人,而是想法和觀念
。不論是八歲或八十歲,他們的觀念都不外乎「我要母親愛我」、「我需要朋友聽
我說話」、「媽咪和爹地不該吵架」、「人們不該那么兇」。無論男女老 少,都對此
深信不疑。經過反躬自問,才會看出它們只不過是一些迷思而已。
我發現即使是年紀很小的孩子,也能接受「轉念作業」的觀念,改變了他們
的生活。在兒童的轉念工作坊里,一位六歲的小女孩很興奮地說:「這『轉念作
業』太神奇了!為什么以前都沒有人跟我提過它呢?」另一位七歲的小男孩告訴
他的母親說:「『轉念作業』是全世界最棒的東西!」她很好奇地問:「丹尼爾,為
什么你這么喜歡『轉念作業』呢?」他說:「當我感到害怕時,我們做了『轉念
作業』后,就一點兒都不怕了?!?/p>
我跟小小年紀的孩子們一起做「轉念作業」時,唯一不同之處是,我盡量用
簡單的詞匯。如果我用了一個可能超過他們年紀的字眼,就直截了當問他們是否
聽懂。要是我覺得他們并不了解,就改換另一種說法。但是,我從來都不用哄小
孩的語氣交談,因為孩子們會知道他們被貶低了。
下面是摘錄自我與一位五歲女孩的一段對話:
貝齊:(怕到不敢看我)晚上,我床底下都會有一只怪獸。
凱蒂:「你床底下有一只怪獸」,甜心,那是真的嗎?
貝齊:是真的。
凱蒂:甜心,看著我。你能百分之百肯定那是真的嗎?
貝齊:是真的。
凱蒂:請給我看你的證據。你曾見過那只怪獸嗎?
貝齊:是的。
凱蒂:那是真的嗎?
貝齊:是真的。
現在,這小女孩開始笑了,而且對那問題感到有趣,她開始信任我不會強迫
她相信或不相信什么,我們一起從她的怪獸問題玩下去。最后,怪獸有了某種人
格特質。會談結束前,我請她閉上眼睛,直接跟怪獸面對面交談,并讓怪獸告訴
她他在床下做什么,而且他想要從她那里要什么。我要求她靜靜地聆聽怪獸說話
就好,而且聽完之后要告訴我怪獸說了什么。
我已經跟好幾十個害怕怪獸或鬼怪的小孩們這樣玩過,他們最后響應的,都
是一些友善的話,例如「他說他很寂寞」,或「他只想玩」,或「他想跟我在一起
」。這時候,我便趁勢問他們:「甜心,有一只怪獸在你床底下,那是真的嗎?」
他們全都用一種好玩的眼神看著我,奇怪我怎么會相信這種荒謬的事,我們往往
笑成一團,孩童的噩夢就此結束了。
至此,我們很容易進入下一個問題,例如:「當你晚上一個人睡在房間里,
而你想到有只怪獸在床底下時,你會有什么反應呢?你有什么感覺嗎?」「害怕
,我會覺得很害怕。」此刻,他們通常會全身扭動,坐立不安,但你仍可繼續往
下問:「甜心,如果你晚上躺在床上,而完全沒想到有只怪獸在床底下,你是怎
樣的人呢?」他們通常都會回答:「我會覺得沒事?!?/p>
會談結束之后,父母常會回饋說:「孩子不再做噩夢了?!惯@種事屢見不鮮。
父母不必再苦口婆心勸孩子繼續來看我,我們一起分享反躬自問所得到的領悟。
此時,我很喜歡對孩子們說:「從你們身上,我看到:沒有那個想法時,你們就
完全不害怕;一有那個想法,你們就怕得不得了。所以,你們真正怕的不是怪獸
,而是想法。這是一項很棒的消息,因為每當我害怕時,我知道我怕的只不過是
一個想法而已。」
我曾應一對父母的請求,跟一個四歲男孩戴維一起做「轉念作業」,他們以
前曾帶他去看精神科醫師,因為他似乎有意傷害初生的小妹。他們必須經常盯著
他,以免一有機會他就去攻擊她,甚至在父母面前,他會戳她、拉 她、用力推倒
她,他已夠大,當然知道她一定會跌倒。父母把他當成心理有病的孩子,他變得
愈來愈容易發怒,他的父母完全束手無策。
在會談里,我問戴維「批評鄰人作業單」上的一些問題,他母親的治療師在
旁協助寫下他的回答。他父母在另一個房間里做「轉念作業」。當他們返回時,
我要他們在孩子面前念出他們在「作業單」上對彼此的批評,讓他明白:誠實表
達感覺,并不會受到懲罰。
母親:我對嬰兒有一種憤怒,因為我必須整天一直幫她換尿布,因而騰不出
時間跟我的大街相處。我對爹地很生氣,因為他整天忙著工作,無法幫我為嬰兒
換尿布。
父親和母親在小男孩面前繼續批評對方和嬰兒。然后輪到戴維聆聽別人大聲
念出他的答復:「我很氣媽咪,因為她把所有的時間都花在卡西身上。」「我很氣
爹地,因為他常不在家?!棺詈螅覀兟犓麑π∶玫恼f法。
戴維:我很氣卡西,因為她不愿跟我玩游戲。我要她跟我玩球。她應該跟我
玩。她不應該整天只是躺在那里。她應該起來跟我玩。我需要她跟我玩。
凱蒂:「她應該跟你玩」,親愛的,那是真的嗎?
戴維:是的。
凱蒂:戴維,甜心,當你有那個想法時,你有什么感覺?
戴維:我很生氣。我要她跟我玩。
凱蒂:你怎么知道嬰兒應該跟你玩球呢?
戴維:我媽咪和爹地說的。
我們全都聽到答案了,也終于明白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了。他父母解釋給我聽
,從她懷孕開始,他們都一直告訴這小伙子,不久就會有一位弟弟或妹妹跟他玩
了,而且將會是他的好玩伴。然而,他們卻沒有告訴他,必須等嬰兒長大后,她
才有力氣跑或拿球。當他們向戴維解釋這一點并向他道歉時,他當然理解。從此
以后,他不再去惹她了。后來,他們告訴我,戴維已經停止他的不當行 為,他們
跟戴維溝通時,也盡量把話講清楚,戴維也開始再度 信任他們了。
我喜歡跟小孩一起做「轉念作業」,他們很容易接受反問,跟我們完全一樣
--如果我們真想自由的話。
9 轉念作業:潛在信念
「我不知道」? ?是我最愛的處世心態
一般而言,我們所寫的批評底下,經常暗含其它的想法,而這些想法我們早
已深信多年,有的還成為人生的基本信念,因此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很少質疑
它們,我把這些想法統稱作「潛在信念」。這些信念比我們自編的故事牽涉得更
廣泛,也更 常見。有些潛在信念會把個人的評論以偏概全地套在整個族群上,有
些只是日常生活的瑣事,你甚至感覺不出它的價值批判意味。但是,只要你覺察
到某些信念會讓你不由自主地焦慮時,很可能表示:你該好好審視一番了。
潛在信念是我們現實生活里的「隱形信仰」,它幾乎無所不在,你能夠在最
普通的日常評語底下看到它。假設你寫了一個瑣碎而細微的不安念頭,像是「喬
治應該動作快一點,我們才能一起散步」,經過反躬自問后,你可能會找到一些
跟「喬治應該動作快一點」有關而卻從未審查的想法:
現在不如未來。
事事如愿,我才會快樂。
我們可能浪 費時間。
若放慢下來,我會感受到痛苦,那實在無可忍受。
當你正在等人或嫌別人動作太慢,又抱持這些潛在信念時,你就會活得很苦
。上述的信念,倘若你也有似曾相識之感,下次在等人時,我建議你逐一寫下令
你不耐煩的想法,好好審查它們是否真實。(下面建議一些做法)當你領悟出自
己永遠無須等待任何東西,而且感受到你其實早已擁有所要之物,豈 不是無比美
妙的事?
潛在信念是架構你天堂和地獄概念的基本元素。它們不過顯示出:你認定只
要能隨心所欲,自己就能改善現實生活;萬一你的恐懼成真,就會過著多么惡劣
的日子。然而,只要你試著反躬自問,這一切反而會成為釋放你的福音。一旦你
發現跟隨自己多年的痛苦信念竟然都不是真的,而且根本毫無必要,那時,你會
親眼目睹它們全都應聲倒塌,那種解脫,何其美妙。隨之,反躬自問會順勢前進
,將你帶向一種穩定、順暢的自我發現。
在此提供一些值得省思的潛在信念:
我很可能在不合適的時間出現在不合適的地方。
生活是不公平的。
我必須預知該做什么。
我能感受到你的痛苦。
死亡是令人悲傷的。
我很可能錯過某些事。
我若不跟著受苦,就表示我不關心。
如果我不好,神會懲罰我。
死后會有來生。
孩子應該喜歡父母。
人一定要設法生存下去。
我可能會遭遇可怕的事。
父母要為他們孩子的選擇負責。
我必須牢記每一件事。
人很可能犯下意外的錯誤。
「轉念作業」有一種正確而標準的做法。
世上充滿邪惡。
上述的任何一項,都很可能讓你活得不自在,你不妨針對它們做「轉念作業
」。
每當你發現自己和朋友或家人的交談中,充滿辯護的口氣,或每當你極力堅
持自己是對的,這些時候,不妨先概略記下那些潛在信念,事后再拿出來做「轉
念作業」。如果你真想知道真相,而且不愿再受這些信念折磨,它們正是反躬自
問最佳的材料。
找出潛在信念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寫出你對第一句 反問的一些「真相證據
」。不妨允許自己停留在「所編的故事」里,無需立刻強迫自己去承認一無所知
,只要停留在你確信是真實的堅定看法里,然后一一列出足以證明它何以真實的
理由。從這張清單,很多難以察覺的潛在信念立刻會呼之欲出。下面的例子,將
教你使用「真相證據」的練習,找出你的潛在信念。
使用「真相證據」找出潛在信念
原先的答復:我對飽比、羅斯和罹珊感到很生氣,因為他們沒有真正尊敬我。
真相證據:
1當我要求他們收拾東西時,他們不理不睬。
2當我跟客戶講電話時,他們吵鬧不休。
3他們對我在意的事冷 嘲熱諷。
4當我正在工作,甚至在浴室里,他們一頭闖進來,要我立刻處理他們的問
題。
5我為他們準備食物,他們既不吃,也不感激我。
6他們進屋之前,沒有脫下濕鞋。
7只要我糾正他們其中一個,他們趁機落 井下石,打擊對方,甚至打起架來
。
8他們不要我和他們的朋友在一起。
潛在信念:
1當我要求他們收拾東西時,他們不理不睬。 孩子們應該尊敬大人。 人們
應該尊敬我。 人們應該聽從我的指示。 我的指示對別人是最好的。 如果有人
不理睬我,那表示他們不尊敬我。
2當我跟客戶講電話時,他們吵鬧不休。 每件事都有它該發生的時間與地
點。 電話鈐響時,孩子們要懂得自制,保持安靜。 客戶比孩子還重要。
我很重視別人對我孩子的看法。透過控制,才可能受人尊敬。
3他們對我在意的事冷 嘲熱諷。 人們不該針對我來嘻戲取樂。 孩子們應該
在乎父母所在乎的事。
4當我正在工作,甚至在浴室里,他們一頭闖進來,要我立刻處理他們的問
題。提出你的需求,必須挑對時機。 孩子們應該有耐心等待大人的協助。 浴室
是神圣的地方。 別人要為我的快樂負責。
5我為他們準備食物,他們既不吃,也不感激我。孩子們不該自行 決定要吃
什么。 我需要他們的感激。 人們應該按照我的看法改變他們的喜好。
6他們進屋之前,沒有脫下濕鞋。 我做得很累,卻沒人感激我。 孩子們應
該關心這個家。
7只要我糾正他們其中一個,他們趁機落 井下石,打擊對方,甚至打起架來
。我有力量挑起戰爭。
戰爭是我的錯。父母要為孩子們的行 為負責。
8他們不要我和他們的朋友在一起。 孩子們應該把父母當成朋友般對待。
孩子們都是忘恩負義的。
只要一發現潛在信念,立刻用四句 問話質問它,然后做反向思考。如果正在
進行
「自我批判」,最具威力的反向思考經常是一百八十度 截然相反的那一句 。
每當你化解一個潛在信念,其它相關的信念也會一起浮出臺面,你便可借機一一
質問它們。
現在,我們來練習一個司空見慣的潛在信念。不必急,慢慢來,當你反問自
己那些問題時,要仔細聆聽內心的聲音。
我的人生應該要有目的
「我的人生應該要有目的」,乍看之下,這句 話似乎是很古怪的反躬自問題
材。也許你認為這個潛在信念不可能造成任何痛苦或問題,應該是「我的人生沒
有自的」那種痛苦,才值得探問;其實不然,因為積極信念和消極信念同樣會帶
來痛苦,而且積極信念轉成消極形式的反向思考后,常帶給人意想不到的解脫和
自由。
潛在信念:我的人生應該要有目的。
那是真的嗎?是的。
我能百分之百肯定那是真的嗎?不能!
當我抱持那個想法時,會如何反應呢?我感到害怕,因為我不知我活著是為
了什么,我認為我應該知道才對。我的胸口和頭部都覺得沉重。我可能找我先生
和孩子出氣,最后走向冰箱亂吃一通,再讓自己麻醉在電視前,而且經常延續好
幾小時或好幾天。我覺得我簡直在浪 費生命。我認為自己在做的都是不重要的事
,我應該做些大事,才對得起自己。這讓我感到緊張與混亂。當我堅信這想法時
,我急著想在死前完成人生目的,但又不知何時會死,只是感到必須趕快完成它
,一件我一無所知的事。我覺得自己很笨,而且一事無成,因此愈活愈泄氣。
我能找到放下這個故事的理由嗎?可以,因為那樣活,讓我非常痛苦。而且
,當我相信這個故事時,我開始羨慕別人,他們不但找到自己的目的,并且胸有
成竹。我會模仿這些人,甚至把他們的目的當成我的目的來活。跟他們交往時,
不能不裝腔作勢,同時又刻意跟他們保持距離。
我能否找到理由讓我毫無焦慮地繼續編這個故事?不!
若沒有「我的人生應該要有目的」的信念時,我會是怎樣的人呢?我不知道
,只知道沒有它時,內心會更 平安,較少抓狂,那已經夠好了!沒有這想法帶來
的恐懼和焦慮,或許我會更 自由些,并且打起精神,快樂地做好眼前的事。
反向思考:
我的人生「不」應該有目的。這表示我一向過得很充實,只是不自覺而已。
或許我的人生除了目前的一切以外,并無其它目的。那種感覺很古怪,但可能更
真實些。是否我正在過的人生就是它的目的了?這想法似乎讓我如釋重負。
「反躬自問」你的潛在信念
現在,請寫下讓你感到焦慮的一個潛在信念,然后反躬自問。
那是真的嗎?你能百分之百肯定那是真的嗎?
當你相信那個想法時,會如何反應呢?(你有多少生活是建立在這基礎上
的?當你相信它時,你會做什么、說什么嗎?)
你能找到一個放下這想法的理由嗎?(但請不必試著放下它)
你能找到一個讓你毫無焦慮持有這想法的理由嗎?
沒有這想法時,你會是怎樣的人呢?
把潛在信念反向思考。
下列的對話原可以放在第四章(婚姻和家庭生活的轉念作業),以及第六章
(工作和金 錢的轉念作業),特意編排在本章的主要原因,它們正是如影隨形、
處處影響你全面生活的「潛在信念」之最佳「轉念」范例。倘若你像查爾斯以前
那樣,相信「自己的快樂取決于別人」--這種信念將會一點一滴地侵蝕、破壞
你所有的人際關系,以及你跟自己的關系。如果你像第二則對話里的露 絲那樣,
認為自己還沒就緒之前就必須作決定,那么,接二連三令你為難的「責任」將會排山倒海而
來。查爾斯認為問題來自于他太太,魯思則認為她的錢才是禍根。但是,正如這
些專家幫我們看到的:問題永遠來自我們未經審視的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