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從小看著武俠小說長大的我們這一代,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江湖夢。而1982年版的李連杰主演的《少林寺》電影一經播出,河南嵩山少林寺更是成了武俠迷們神一般的存在。雖然以后有許多以少林寺為題材的電影電視制作播出,但我始終認為是絕對不能達到及超越那個版本的。
00后的兒子絕對不能體會到我的那種對少林寺特殊的感情,再加上他對寺廟里繚繞的煙火蠟燭氣息真的過敏,所以此行并未將它作為其中一個目的地,在我的再三介紹和忽悠之下,覺得反正從洛陽到開封也差不多順路過嵩山,也就勉強同意陪我來朝個圣。
從洛陽出發,路過唐玄奘的家鄉偃師,再經過山路十八彎的爬坡,歷時一個半小時,終于來到嵩山景區大門。
進入景區,要經過一條長達2.5㎞的大道才能來到那個魂牽夢繞的少林寺山門。一下車,一場大雨把我們淋了個措手不及。但是,即使是傾盆大雨也澆滅不了我的向往和熱情。
要不是靠著哼唱電影《少林寺》里的那兩首插曲:《少林少林》(少林,少林,有多少英雄豪杰都來把你敬仰。少林,少林,有多少神奇故事到處把你傳揚。精湛的武藝,舉世無雙,少林寺威震四方……)和《牧羊曲》(日出嵩山坳, 晨鐘驚飛鳥,林間小溪水潺潺, 坡上青青草。野果香山花俏, 狗兒跳羊兒跑。舉起鞭兒輕輕搖, 小曲滿山飄滿山飄……)鼓舞著,沒有一般的毅力還真難淌著這條積水沒過腳踝的大道往前“淋雨一直走”。鞋濕了,腳漲了,終于來到那座神往已久的山門,趕緊照一個。反正想避開游人來一張清爽的全景是不可能的,只好作罷。
進了寺里,滿是各色各樣的雨傘和雨衣,外加濕滑的路石,只能老老實實看路,小心翼翼望頭頂之景,順便還要給兒子普及一下我的武俠夢,隨手匆匆拍了幾張。
為了拍下面三張,可是花了我半來個小時,等到前面如織的游人好不容易來個空檔,立馬躋身抓拍,才有了這么毫無遮擋的“一葦以航”的達摩祖師、“武俠宗師”金庸先生的碑和藥局門口的穴位銅像,累。
出了寺門一路向西,塔林亦是必到之處。“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為啥大多數的塔不到七級?請惡補。
“雨一直下,氣氛不算融洽……”穿著濕透的鞋子走路又滑又難受,最終放棄了去爬遠在幾千米外的嵩山三皇寨和達摩洞,老老實實折回室內的少林武術表演館躲個雨、看場傳說中的少林神功。什么形意拳、童子功和硬氣功,記得兒時經常跟大幾歲的哥們打沙袋,腿上綁著沙包跑步練“輕功”什么的,都是源自這的吧?兒子看得甚是興奮,而我卻不爭氣地想起了小時候經常在村口曬場看到的一輛大卡車運來“河南少林武術表演團”,圍個場子,表演什么“胸口碎大石”、“雙槍刺喉”和“徒手劈磚”之類的,然后把那敲打用的銅鑼一仰,就問你要錢……這樣真的好嗎?不過轉念一想,這不是有異曲同工之妙?以前是他們出來圈錢,現在是我們主動送錢,哈哈。
最后真的要吐槽一下,都說沒來少林要后悔,來過少林更后悔,一圈下來,看見的所謂和尚,不是在檢票,就是在賣紀念品,高級點的在給“歪果仁”講解,商業化太嚴重了。不過不管怎樣,從今天開始,俺可就算是個來過少林寺的人了,是吧?
出了大門,跳上大巴,直奔鄭州再坐票價12.5元的火車,開封府,我來了……
2019.08.06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