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長安三萬里》的熱播,身邊的朋友都去看了,也告訴我去看一看。于是我帶著孩子一起去看了。
一、故事內容:
我首先的一個疑惑就是為什么叫《長安三萬里》這個名字呢?帶著這個疑惑,走進影院觀看。影片的開頭是高適帶領隊伍攻打吐蕃人。然后遇到程公公,便開始講述和李白的相遇,相知。
高適和李白的出身不同。高適的爺爺高侃是唐朝的名將,隨著家族的落破,高適想被別人舉薦也沒人幫助。而李白出身商股之家更是別人不愿舉薦。兩個懷有一腔報效國家的熱情,而被現實打敗。
高適回家再練習自己的武藝和文化,而李白在醉酒里創作一首首詩,一生不得志。影片中不止是李白,還有杜甫,王維等這些作家都有一腔報效國家的熱情,但都被現實打敗,一生不得志。唯有高適最后在四十三歲時投軍,最后被封侯。
少年時的朋友,彼此相互欣賞,最后因走得路不同,而結局不同。
故事結束了才明白一個道理,他們共同的理想都是長安,然而他們距離長安太遠了。“輕舟已過萬重山”,原來兒時讀的詩句卻是他們用一生的體會得出的。
二、故事畫面:
我不得不佩服現如今的科技發展,能讓故事的畫面產生效果美倫美煥。
星光燦爛的夜空里,雄鷹展翅高飛,。李白帶眾人乘仙鶴凌空而起,飛越千刃瀑布、直登神仙宮闕。
時而水波漫漫、人在潮中;
時而流光熠熠、鯨躍半空。
很仙,很奇幻。
李白的《將進酒》再次再給人們震撼。
不得不說一部電影,一個時代,將一群詩人的不得志展現的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