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一些行之有效的技巧,本人一直在在用的:
強烈推薦輕斷食,幫助戒糖。
這幾年我一直在輕斷食,后來開始戒糖,我發現并沒有那么困難,最近在閱讀戒糖的書籍,幾乎每一本書都談到了用輕斷食來戒糖,與我的做法不謀而合。
我踐行得是16+8的輕斷食,即一天當中16個小時禁食,8小時進食,由于禁食不能吃任何含能量的食物,以至于把所有的含糖食物全部排除在外,相對于堅持24小時戒糖,只是需要關注那8小時如何戒糖,相對簡單得多。
可以進食的8小時是戒糖成敗的關鍵。
讓自己所處的環境看不到任何含糖食物
《168間歇性斷食》一書講到一個案例,一個62歲的女性,她正在戒毒、戒酒。在她20多歲時,她曾去過兩次戒毒所,通過門診治療,她成功戒了毒。她說,在她的成癮史中,沒有一種東西和糖一樣難戒。因為當她走進一家咖啡館時,收銀機旁沒有海洛因,但卻放著馬芬蛋糕和小甜面包;當她去教堂時,在接待處沒有可卡因,但放著很多曲奇和蛋糕。“
糖對人的吸引力的前所未有的,靠意志力可以,但是持續靠意志力就很難了,一天當中難免有意志力薄弱的時候,更別說一周、一個月、一年,一輩子,靠意志力,本身就不靠譜。
心理學家曾經進行過一次注明的心理實驗“棉花糖實驗”。看4歲的兒童能否抵制住棉花糖的誘惑。結果發現,盯著棉花糖看的兒童最后都吃掉了棉花糖,而不去看棉花糖的兒童,最后都忍住了誘惑。
如果不想讓自己吃含糖的零食,那就永遠別讓自己看見它們。
以下是我的一些做法:
1.我不主動買含糖食物;
2.我也會勸自己的家人不買,避免因他人的因素導致戒糖失敗;
3.實在忍不住買了,一次也只買一點點;
4.不小心吃了,每次都只是一點。
比如一袋餅干通常有好幾塊,我一般就過一下嘴癮,最多只吃一塊,剩下的毫不猶豫地扔掉,還有飲料,如果沒有在短時間內喝完,我也會立刻扔掉,這在我以前是無法想象。
“毫不猶豫扔掉”看似浪費,但如果你想著原本這些食物就不是身體所需,甚至是有害的,完全是為了自己滿足自己吃糖的欲望,那么即便浪費,也絕不能再進入我們的身體。
看食物營養成分表
除了正餐吃的飯菜,絕大多數的加工食物都有食物營養成分表,在包裝上就可以看到,一般我看到含糖,還有很多食品添加劑的食物,我直接放棄,沒有必要為了一點點快樂,喝下一瓶含有高糖分,和各種添加劑的可樂。
用蛋白質和脂肪替代
正餐的精制米飯就是碳水化合物,含糖量很高,中國人長期的飲食習慣決定了每一餐都要吃大量的碳水,想要戒糖,就必須逐漸減少米飯的攝入,最佳的方式就是替代,多吃蛋白質和脂肪來替代米飯。
我現在吃飯都是半碗米飯,如果不夠飽,就多吃青菜,多吃肉。
持續跟蹤監測
戒糖是一條漫長的路,要做一輩子,我們不用急于求成,但也不能過于松懈。
我自己同時在踐行的有運動、輕斷食,長期的實踐告訴我,效果總是有周期起伏,可能這周踐行好,下周就不好,至于原因,千奇百怪,任何意料之外的事情都可能發生。
為了能夠盡可能的穩定踐行效果,我的經驗就是寫踐行日記,每一天記錄自己的踐行情況,比如今天戒糖成功了,就打一個勾,不成功了,就進行反思,說說當時吃糖的情形和感受,以便未來能夠在同樣的情況下,拒絕糖。
以上是一些我自己踐行的經驗,未來還會持續更新。
changelog:
日更地91/100篇,使用卡片2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