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鵑,自幼愛好武藝,是被父母、科舉、文學、書畫耽誤的真漢子,晚年終于丟下一切,從軍報國。
林黛玉
林黛玉,原型是林寵。
林寵(1585-1654),一名林紹寵、林子寵,字異卿,號閬仙、墨農,福建閩縣人。明天啟間生員(秀才),入清不仕,潛心讀書練字自娛。工楷書,小楷尤端謹秀潤,一時奉為典范。擘窠大字亦甚蒼勁有力,閩中眾多碑版匾額多出其手。譽為一代書家。著有《聊樂齋小草》。
林寵就是《石頭記》最重要的評點者畸笏叟?;?,就是名為玉版禪師的石頭。
林黛玉的丫鬟有雪雁、紫鵑、春纖。
紫鵑
《石頭記》第三回:黛玉只帶了兩個人來。一個是自幼奶娘王嬤嬤;一個是十歲的小丫頭,亦是自幼隨身的,名喚雪雁。賈母見雪雁甚小,一團孩氣,王嬤嬤又極老,料黛玉皆不遂心省力的,便將自己身邊一個二等丫頭名喚鸚哥者,與了黛玉。
紫鵑原名鸚哥,是賈母房里的二等小丫頭。賈母見林黛玉來時只帶了兩個人,恐不中使,便把鸚哥給了黛玉,改名為紫鵑。
紫鵑聰明靈慧,和黛玉關系很好,情同姐妹,一時一刻不離開,是黛玉的“閨中貴友”,一心一意為黛玉著想,見黛玉是個孤兒,又和寶玉相愛,就勸黛玉趁老太太還硬朗的時候作定大事要緊。為此,她想出林家要接黛玉回蘇州的話來試寶玉,使寶玉癡病大發。
陳衎
紫鵑,原型是陳衎。
陳衎(1586-1647),福建閩縣人,字磐生。屢舉不第。諳繪事,善畫蘭。好談邊事利害及將相大略。與徐熥(秦可兒、賈珠、絳珠原型)、徐興公兄弟切磋為詩文。著有《大江集》、《大江草堂二集》、《槎上老舌》等。
《福州府志》乾隆本:陳衎,字磐生,閩縣人。自其父以上,五世皆有集。衎篤學好古,受業于董應舉(李紈原型),與徐熥、徐興公相切劘為詩文,老于場屋。好談邊事利害及將相大略,窮老盡氣,不少衰止。嘗自撰《墓志銘》曰:「生骯臟負俗,粗讀書略知文字?!怪娰x、碑傳、雜文四十余卷,稍行于世。子濬,字開仲,亦有才名。
《柳湄詩傳》:衎所居近水,名槎園。后移居郡治丁戊山,即傅汝舟宅。崇禎三年,與曹能始、安盡卿、陳季良、蔡美羹、張起孚、林道孝結社聯吟。自撰墓志。著《大江草堂詩文》、《槎上老舌》等書四十余卷。明代福州世有著作者,推王、陳、徐、許者。王者,侯官王襃之后,及懷安王佐后人。陳即衎家,六代皆有集。徐則木昂及二子熥、火勃、火勃子延壽、孫存永。許則豸及珌、友、遇、均鼎也。
許豸(薛蟠原型),許珌(薛寶琴原型),許友(香菱原型)。
朱彝尊《靜志居詩話》:「陳衎,字磐生,閩縣人。有《大江集》。磐生與興公同曹能始閬風樓詩社?!?/p>
高祖。陳源清,始以嘉靖辛卯舉人起家,署如皋縣教諭,贈戶部主事。
曾祖。陳柯。嘉靖庚戌(1550)進士,先杭州太守,至江西左參政。
祖。陳鳳鳴,光祿寺監事。妻鄭氏。
父。陳汝修(1568-1632),字長吉。諸生。妻鄭珍。弟陳太沖。
陳衎。妻翁氏。弟陳叔向。
子陳涓、陳濬、陳泳、陳潤、陳沆。陳濬,字開仲,亦有才名。
文學家
徐興公《大江集》序:吾郡陳氏自民部公與參知光祿以至長吉、太沖兄弟皆有文學。磐生為長吉之子?;么髽I,聲稱最著。曹能始選其五世之詩,為梓以行。夫五世貴顯者,海內恒有之。若五世工詩,并著明德,則甚難矣。然予先大令與參知為執友,于是陳徐筆硯之交亦歷五世,則又難矣。今讀磐生斯集,深有感也。君少美才具,兼抱濟時之略。性非媕阿,徒增負俗之致。世吞火矣,競競飲冰。時附羶也,凜凜茹淡。每帶?以行吟,恒披裘而散發。簪弁之流,目之曰傲。紈綺之子,嗤之為狂。君但闇爾自修,怡然弗顧。雖應時之業,屢屈于有司。乃垂世之文,見推于名宿。博綜群籍,無忝書淫。結撰多年,何慙傳癖。以彼其才,淪落未遇。是皇猷乏潤于掞藩,國典不寄于洽聞也。聿觀集中,樂府逼真漢人。詩詞媲美唐代。傳記必本于遷、固。論說咸出于機、康。碑銘長言等燕然番吾之勒。題贊小品邁坡老、涪翁之制。至于烈士畸人,遺行必表。高蹤逸軌,懿媺咸章。以觀他人應酬諸作,雖多奚為。若夫自己代筆之詞,縱美不錄。且也歷覽中朝故實,憂時動賈傅之交頤。廣收先代名書,格古?茂先之法眼。況內行淳至,氣義激烈。讀其文,足覘其人,喜其品尚。論其世,政劉季和所謂情采悉備風骨俱峻。氣和風雨之潤,筆吐星漢之華。豈非詞苑之俊流,藝林之喆匠乎哉?允宜海內名輩,樂與締交。闤阓鄙人,所當側目者矣。集名大江者,尚含溔淼之思,時切煙云之想。元龍湖海,臥客子于下牀。仲舉蓬蒿,安掃除乎一室。以今況古,途轍攸同。業富藏山,尤深賞譽云爾。崇禎戊寅花朝社弟徐火勃撰。
陳衎的詩詞文章都很有成就。
樂府逼真漢人。
詩詞媲美唐代。
傳記必本于遷、固。傳記文可比司馬遷、班固。
論說咸出于機、康。議論文可比陸機、嵇康。
碑銘長言等燕然番吾之勒。
題贊小品邁坡老、涪翁之制。小品文可比蘇軾、黃庭堅。
陳衎作有《五人墓碑記》,比張溥的《五人墓碑記》要好。
陳衎作有《記戚少保逸事》《俞都護逸事》記錄戚繼光、俞大猷的事跡,為研究明史必讀。
陳衎作有《嘉客記》,記錄了外地來福州的三十多位客人的簡歷。其中很多《石頭記》人物,如艾官等。
陳衎和當時文壇名家鄒迪光、焦竑、李維禎、董其昌、鐘惺、譚元春多有交往。
收藏家
陳衎家所藏書畫古器,位居福州前列。
徐興公《紅雨樓文集》寄李公起:磐生年才五十,生平著述甚富,又負茂先之鑒,所藏書畫古器,甲于三山。
畫家
陳衎能繪畫。徐陵《尺木堂集》有詩《題陳磐生為孫彥回畫竹溪卷》。陳衎《槎上老舌》中有《論畫》一段,收入《御定佩文齋書畫譜》:“元逸人黃大癡教人畫法,最忌曰甜。甜者秾郁而輭熟之謂也。夫為俗,為腐,為板,凡人皆知之。甜則不但不之忌,且群然喜之矣。從大癡拈出,大是妙諦?!?/p>
和林寵的交往
陳衎《林異卿像贊》:綣然規圓,充其寔也。毅然矩方,踐其跡也。眼杜白黑,口謝雌黃,儀其一也??ㄥ睿埰瘌P翔。猗歟異卿,絕世之筆也。
陳衎和林寵有共同的興趣愛好,經常一起書畫和圍棋。
陳衎經常主持書畫會,林寵經常參與。
陳衎能圍棋,曾經和國手過百齡對局,又賭棋勝曹學佺,獲得漢玉章。
林寵也愛好圍棋,水平不低,曾經和張以升等人對局,可能和陳衎差不多。
張以升被過百齡讓先。陳衎、林寵應該比張以升稍差,但是棋力已經很不弱。估計是過百齡讓二子的水平。
陳衎曾經和林寵一起游石竹山。作有《石竹山游記》。
陳衎作有文章《閩中國朝法書記》,論述了當時的幾大著名書法家,馬歘(賈璉原型)、曹學佺(賈母原型)、徐興公(賈寶玉原型)、林寵(林黛玉原型)、龔克廣。
陳衎《閩中國朝法書記》:林異卿小楷署書如玉匣藏珠,袞衣襲錦。又如綠楊十里,黃鳥數聲。金羈寶瑟,相與低回。晉追內史,唐挽平原。
林寵之兄林紹用的妻子王宜人(1563-1623)養育了林寵,林寵以嫂子王宜人為母。林寵為王宜人作年譜。陳衎作有《王宜人誄》。
陳衎《大江集》:《八月十六日同林異卿陳昌箕集神光寺待月》、《瑯琊山谷中守易招同異卿章甫》、《夢感柬林異卿》、《送林異卿入京》、《元旦洪汝如林正則林異卿陳子雨相過至五鼓始散》、《集陳子雨齋頭聽雨同正則異卿》、《閬風堂同徐興公陳叔度林異卿》、《同陳子雨林異卿再過閬風堂》、《同異卿章甫守易守教出建溪》、《同異卿青公心公楊頭陀泛西湖》、《龔克廣林異卿從弟少伯同宿舟中話別》、《試茶柬林異卿》、《同林閬仙游石竹山》、《八月十四夜同林閬仙泛舟臺江》、《夜宿葉園同克廣閬仙》。
陳衎《大江二集》:《林異卿為兒涓寫藏山堂適曾侍御來訪涓同酌竹下》、《越山庵集諸君茶會時異卿不至》、《新正陳叔度病起同林異卿孫彥回過談》、《攜具薛老莊看梅同用五微限韻同興公叔度異卿昌箕及莆中楊巨源》、《林民部招同盧坤復陳軒伯林異卿叔向家弟女史胡茂生集石倉》、《送徐興公之義安陳叔度之豐邑林異卿之金陵陳昌箕上春官一同祖道二珩美人度曲》、《越日周章甫有姑蘇之游異卿與同載二珩美人亦還沙縣諸公仍集小齋索予再賦是日叔度定期亦與昌箕并駕》、《同林三異卿直書畫會于榕陰為嵩山之麓》、《楊巨源為小童茯苓寫蘭興公叔度異卿彥回各口占絕句余亦繼之》、《題林異卿楷書七佛偈后》。
和脂硯齋的交往
脂硯齋,即林雪(約1596-?),字天素,名妓,畫家,福建三山人。
《石頭記》第二十二回庚辰(靖藏)眉批:鳳姐點戲,脂硯執筆事,今知者寥寥矣,不怨夫?
崇禎四年辛未(1631)。茅元儀到訪福州。
八月四日,林叔學帶酒和陳衎到林雪住處,和茅元儀喝酒。陳衎《大江集》林懋禮攜具天素內史齋頭同茅止生小酌次日止生誕辰致贈。
九月十六日,王熙鳳原型陳一元直社,演《彩毫記》。這就是鳳姐點戲,脂硯執筆。
陳衎作有:上巳陳侍御社集同效選體得十蒸、又代女史林雪得十二侵、題女史林天素畫天素時在建谿。送女史林天素之錢塘、林懋禮攜具天素內史齋頭同茅止生小酌次日止生誕辰致贈、柬林天素、題女史林天素畫天素時在建谿、送汪然明歸休寧沿途訪天素茂生二較書。
陳衎和徐興公晚年好友女史胡茂生關系也好。
和徐興公的交往
陳衎家和徐興公世代交好。筆硯之交亦歷五世。
徐興公的父親徐?和陳衎曾祖陳柯是好朋友?!跋却罅钆c參知為執友?!?/p>
萬歷四十四年(1616)丙辰。陳衎為徐興公長子徐陸作有《徐存羽墓志銘》。
萬歷四十八年(1620)庚申。三月五日,商梅(賈迎春原型)同陳一元(王熙鳳原型)、華大生、黃廷實、徐興公、曹學佺(賈母原型)、陳鴻、林寵(林黛玉原型)、李岳、陳衎等人集石倉。這是有據可查的徐興公第一次見到林寵。
天啟三年(1623)癸亥。九月,徐興公、林寵、陳鴻、李岳、陳衎展閱倪柯古(平兒原型)藏《澎將軍忠義堂記》,并有題記。
崇禎二年(1629)己巳。曹學佺捐金筑徐興公兄徐熥(秦可兒、賈珠、絳珠原型)墓。徐興公與陳仲溱、曹學佺、安國賢、林嘉、林云翔及徐存永等會葬徐熥。徐興公并作《先伯兄安葬鹿坪山承諸友會送答謝》二首。曹學佺有《初八日過唐堀送徐惟和葬》、陳衎有《徐惟和墓》詩。
徐興公《紅雨樓文集》答劉魚公:“去歲春暮,弟有建州之行,留連至臘盡始歸。弟薄游垂橐,至除夕索債者盈門。乃托懋禮以糊口,污邪賣與與陳磐生二百金,乃能卒歲?!蔽坌?,指不好的田地,賣田時為崇禎八年(1635)乙亥。
崇禎十年(1637)丁丑。徐興公社集古杏軒。徐興公與陳衎等看梅,觀畫圖墨梅紅梅各一軸。
崇禎十一年(1638)戊寅。花朝,徐興公作陳衎《大江集序》,并論及陳、徐五世筆硯之交。
崇禎十二年(1639)己卯。春,陳衎有詩懷徐興公。
崇禎十三年(1640)庚辰。春夏間,陳衎為徐興公題畫馬于扇頭。
崇禎十五年(1642)壬午。七月,徐興公誕辰,曹學佺為作《壽徐興公》。曹學佺等來綠玉齋。陳衎于綠玉齋畫竹。
十一月二十五日卯時,壬午除夕之前。徐興公(1570-1642)卒。
陳衎《大江草堂二集》哭徐興公:
一代征文獻,千秋狎主盟。
德崇天意重,學富世情輕。
垂老猶勤讀,甘貧不耦耕。
蕓香泥作壁,牙軸列為城。
秘冊搜前輩,幽居薄后名。
八分留鳥跡,五字擲金聲。
池上墨紋縐,林間玉唾清。
畫評推顧愷,詩品擅鐘嶸。
風雪灞橋衛,煙花茂苑鶯。
登山僧接仗,掃榻妓傳觥。
素質娛松桂,馨聞雜杜蘅。
群公趨執醑,圣主欲調羹。
海內諸昆胤,閩中兩弟兄。
定交經累葉,款語必班荊。
手較書頻借,心期句并呈。
拈題多口授,忘分許肩行。
元嘆才非類,中郎獨限明。
典型嗟已失,肝膽向誰傾。
永訣柔腸斷,安禪至道成。
南州徐孺子,天竺古先生。
陳衎《徐興公像贊》:履順飲醇,宙合同塵。虛兮若谷,曠兮無垠。無智愚莞枯,皆使之可觀。海內徒知其沉酣載籍,學貫天人,而不知其懿德之純,體化握衡,激濁揚清。緯者維縱,經者維橫。集剛柔燥濕,皆為之持平。海內徒知其符采風雅,騷壇主盟,而不知其干局之精,故貌徐于而樂易,神玄穆而覩深。王公式盧而問道,髦士輟軛而歸心。蓋麟游于野,鶴鳴在陰。材如東箭,品重南金者也。
陳衎《閩中國朝法書記》:徐興公八分如千年玄鹿,獨啣瑤草。色黯身輕,神仙控御。
陳衎《題徐興公畫冊》:昔賢工畫而后世弗傳者,如晉之王大令,唐之顏魯公,宋之蔡君謨,元之杜原夫是也。數公自信其文章行業可不朽于來禩,不欲為一技所揜,故傳之不多。然后人雖不見其真跡,猶必以神妙歸之,亦重其文章行業之至,又不欲遺其一技也。興公以博學工詩名世,而畫又甚佳,乃不肯多作,它日求旦暮遇之者,亦當如數公之追思嘆想而不可得也。
陳衎《大江集》陪曹能始先生集徐興公綠玉齋、徐興公偶來、閬風堂同徐興公陳叔度林異卿、送徐興公游浙東各郡、一陽晦前二日徐興公社集古杏軒看梅因觀畫圖墨梅紅梅各一軸同用東字即席賦、題宛羽樓為徐興公藏書處、懷徐興公自越中作客青徐、徐興公高景倩集齋頭別后卻寄、題徐興公畫冊、與徐興公、又與徐興公、徐存羽墓志銘。
陳衎《大江草堂二集》同徐興公坐雨陳昌箕齋頭會稽王予安適至索贈、同陳叔度坐龍首亭聞徐興公陳長源林賓王卻在于山賦詠悵然有寄、三月三日聞徐興公尚在建陽、同興公昌箕野意亭觀漲、徐興公索題漢陽云庶圖為高漫士筆、攜具薛老莊看梅同用五微限韻同興公叔度異卿昌箕及莆中楊巨源、送徐興公之義安陳叔度之豐邑林異卿之金陵陳昌箕上春官一同祖道二珩美人度曲、徐存永招集宛羽樓得庭字時興公客游未歸、病中興公昌箕存永周道士過齋頭賓王長源繼至時昌箕歸自長安、臘八日自性上人房看梅與興公先在同用存字、安都護招同徐興公曹能始陳叔度陳昌箕集東城看迎春共用一東韻、興公綠玉齋畫竹是日秋望無月、走筆題畫馬于興公扇頭、楊巨源為小童茯苓寫蘭興公叔度異卿彥回各口占絕句余亦繼之、二徐詩選序、徐興公像贊。
徐興公《紅雨樓文集》寄楊南仲:“使者乏資斧,不得不貸之磐生。磐生硁硁人,便當即償之?!背n硁,鄙陋固執。
徐興公《紅雨樓文集》寄徐子云:“磐生雞肋一青衿,入泮三十余年。文宗查履歷,置之五等,咸謂文字在一二等間,冤哉冤哉。但其次郎居第八,季郎第三,差足慰耳。”
徐興公《鰲峰集》窗下讀書柬陳磐生。
陳衎作有《黃善聰傳》。徐興公《喻世明言》卷28有黃善聰的故事。
愛好武藝
陳衎小時頑皮,母親鄭珍經常責打。陳衎年十四五,好走馬、拔河、超距。鄭珍禁閉陳衎于空屋,四日夜不給飯吃。
陳衎愛好武藝。《倭奴刀》:少年習武事,弓刀常在腰。
陳衎去北京,正有戰事。父母都以為他一定會從軍。陳衎放心不下父母,還是回了家。
陳衎因為父母和家庭的原因,被迫從事科舉和寫作,是不喜歡的。內心還是喜歡武藝。
陳衎的性格可見《來生誓愿》:窮經白首,無一日之樂,故有此誓。
一丁不識貴人兒,羅綺叢中半慧癡。趫捷身軀兼膂力,朝從壯士暮歌姬。
香車寶馬狎追游,路上行人避小侯。夜夜夜深賓從散,笙歌環擁上朱樓。
千紅萬紫百重山,縹緲亭臺煙水間。除卻徵歌呈雜伎,生來無刻不安閑。
陳衎老年禿頭,周道士送椰冠不能戴。
又健忘粗疏。《胡茂生索琴弦誤將四條去被嘲卻賦》、《徹凡上人乞書誤寫作切口占解嘲》、《招女史胡茂生以念五日寫錯十五走筆解嘲》。
死于廉州
陳衎父母死后,陳衎終于決定從軍。寫了墓志銘。
陳衎《自撰墓志銘》:“陳衎,字磐生,閩中人,家世業儒仕宦。衎生骯髒負俗,粗讀書,略知文字。所著詩賦、碑傳、雜文四十余卷,稍行于世。今將老矣,父母既葬,可以死矣。故預為之銘。銘曰:生無系念,死何孤寂。一去一來,孰此孰彼。大塊冥冥,吾與終始?!?/p>
陳衎晚年曾經擔任廣東廉州郡丞,守孤城,抵抗清軍,死在任上,遺骨運回家鄉。陳衎可能死于1647年。順治四年丁亥(1647)正月,清軍李成棟圍攻廉州,三月攻占廉州。徐興公的兒子徐陵《尺木堂集》有詩《寄陳磐生廉州郡丞》。
徐陵《周元亮先生為陳磐生郡丞撰墓志中言及先人感賦》二首:
嶺外廉稱郡大夫,孤城力盡愿捐軀。
墓門此日題司馬,史筆他年借董狐。
骨返故山人似玉,魂招合浦淚成珠。
布衣得附青云士,華袞能當一宇無。
從來諛墓重文章,我讀文章益自傷。
郭璞術難謀一穴,曼卿貧未舉三喪。
九泉知己膠同漆,幾載驚心露與霜。
何日要離得相傍,梨花寒食伴凄涼。
周亮工《賴古堂集》有詩《哭陳磐生》四首:
何因草草出,辛苦死微官。
老至饑驅易,時危戶閉難。
須眉秋月逈,詞賦大江寒。
一面由來昧,無端淚不干。(公集名《大江草堂》。)
昨見群公子,文章盡大家。
詩能傳五葉,筆已秀三花。
花嘆廉州遠,猶傳道履嘉。
何來深夜信,容易死天涯。(磐生佐郡廉州,城陷死。)
幼在秣陵日,聞吾賦遠游。
暇心開麗矚,遠致越前修。
龍樹心無累,雞林句尚留。
琵琶圖上客,人夜泣啾啾。(公小像作抱月懷風狀。)
硯耕多秀業,錦字重三吳。
好事傳嘉客,攢眉詠老儒。
物疎雙眼闊,道廣眾心輪。
銀管新花燦,誰還合浦珠。(公有《嘉客傳》、《老儒詠》,公《雷廉》稿弗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