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櫻桃于我,是一個結。
? ? 小時候,我們老家并無櫻桃,櫻桃只在書本上見過,那么鮮紅欲滴,那么惹人憐愛,在我心中,她就是一個純美的女子。后來知道櫻桃,又常與車厘子糾纏不清,只知是高消費的代名詞,動輒七八十上百元一斤的價格也太不親民了,漸漸的,櫻桃在我心中的形象也不是那么美好了。
? ? 南方與櫻桃時節對應的水果是枇杷和楊梅,這兩種水果是我的至愛。現在一提到楊梅,滿口生津,未望梅已止渴。每到梅雨季節,便是楊梅成熟的季節。雖說梅雨淅淅瀝瀝地惹人煩,但是紅的發紫酸中帶甜甜中有酸的楊梅果卻又讓人愛不能釋。小時候最盼望的是去同學家采楊梅,楊梅樹不高,男孩女孩都能爬到樹上去,摘了直接送入口中,那股酸甜滋味綿長,至今未能忘懷。楊梅是可以不用洗直接吃的水果,洗了以后的楊梅容易浸水而失去原來的味道了,而我們從市場買的楊梅大家擔心運輸過程污染又不能不洗,所以想要吃到原汁原味的楊梅,果園采摘是上上之選。想起她家有楊梅的那位同學,高中畢業離家后便再無相見,也竟無她的任何訊息,慚愧自己想起楊梅才想起她,下次回老家,一定得見見了,最好是梅雨季節去啊,但愿她家的楊梅樹依然種植著哈。枇杷樹似乎家家房前屋后都有一兩顆,我們老家的枇杷個小,顏色泛橙,皮上有些許條紋,不同于現在賣的那種顏色偏黃個頭挺大的枇杷,這種枇杷果肉味道很淡,口感比老家的枇杷遜色不少,我們從小都知道皮糙的比光皮的難剝但是好吃。而楊梅樹需要專業種植,顯得更珍貴一些。
? ? 自從來了北方,時值枇杷楊梅成熟季節很少能有時間或機會回到南方去,所以就經常與它們擦肩而過,北方雖然也能買到,那真不是家鄉的味道...
? ? 來北京后最早的幾次櫻桃采摘去的是大興的風沙觀測站(非常懷念那段時光與處里同事一起出游聚會的日子),那獨具特色的黃櫻桃后來一直沒有機會再嘗到,直到后來再采摘了密云櫻桃,個大肉厚汁多味甜,便成了新歡。每年櫻桃上市,不敢輕易購買市場上的櫻桃,怕破壞了櫻桃在我心中的那個味兒,于是密云采摘櫻桃成了保留節目,組織大、小部隊抑或三、五、十人,哪怕只一人,也樂此不彼。
? ? 或許,聊以吃櫻桃解去思枇杷楊梅之苦;抑或,我本就吃貨一枚,唯有美食,總心念念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