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日閱讀習慣之55100)
打包裝箱是一個對資源管理問題的最好比喻。每一個人都有一個時間箱,要是里面裝上工作、休閑和與家人共度的時光。我們也有金錢箱,要在里面裝上住房、服飾和其他支出。資源的稀缺和富足,會改變我們裝箱的方式。如果沒有余閑的存在,我們在裝箱時就不得不進行權衡,可見,稀缺的本質是沒有余閑。
大的空間總是隨心所欲地供人使用,且十分隨意;而小空間會使人變得謹慎、小心翼翼,并思索再三,還總是被占得十分滿當。
01裝箱的方式產生了權衡式思維
權衡式思維是由稀缺所引發的一種思維方式,在稀缺狀態下,因為所有沒有被滿足的需要俘獲了我們的大腦,以致我們開始對之念念不忘,開始產生決策難題。權衡式思維是稀缺引發的固有結果。
02余閑
余閑就是我們在擁有很大空間,不存在稀缺心態時的產物,也是我們在資源豐富時進行資源管理的特定方式。余閑的存在令我們感覺不到權衡的存在,可以將我們從做權衡的苦差事中解脫出來。
余閑可能會產生浪費和低效,但卻可以讓我們輕松地避免選擇負擔(因為空間足夠大,帶寬也足夠,所以不需要權衡)。
03邊際效用遞減
空間賦富裕的大行李箱最終拋棄的是重要性較低的物品,小空間的行李箱則在還沒裝滿需要的物品時就滿了。對小行李箱而言,空間尤為珍貴,而對大行李箱而言則不然。這種現象在經濟學上叫邊際效用遞減,即你擁有的越多,對你而言,每一樣額外增加的物品的價值就會越低。
04沒有余閑后果很嚴重
稀缺會提高失誤的成本,也為人們創造了更多機會犯下錯誤、做出不明智的選擇。在稀缺狀態下,將事情做好會變得更加艱難,因為無論是忙碌之人的時間,還是貧窮之人的金錢,都必須在十分有限的范圍內精打細算。
沒有余閑的時候,也就意味著沒有了失誤的空間,也更容易出現錯誤。
05稀缺的本質就是沒有了余閑
擁有余閑我們就擁有充裕的感受,余閑不僅意味著低效,更是一種奢侈的心理享受。
一個人的富有程度,與他所舍棄之物的數量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