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來武漢有一兩年了,這里的生活也逐漸習慣,對于武漢的荊楚文化也了解了不少,其中的早餐文化就是一種不得不提的特色。
中國頂級美食家蔡瀾先生把武漢冠以“早餐之都”。湖北大部分地區管吃早餐叫“過早”。我覺挺特別的,感覺有一種儀式感存在。“過早”是一天的開始,美味的早餐會給人們美好的一天。武漢自古為重要的商埠,人們形成了出門“過早”的飲食習俗。而熱干面是人們“過早”的首選。
武漢的早點蠻有特點,小吃具有大文化。熱干面是最普遍而又最市民化;面窩體現了精明靈活的一面;米粑粑味美價廉,清香久遠,小孩子尤其愛吃;豆皮則反映了“兼容并包”的文化特色。眾多的早餐中,我要特別提及熱干面——一款有著地方特色且又較講究的早點盛宴。
武漢人對它的感情,就不必再費言語。單講從外地來過武漢的人,他們再次想起武漢,多半是因為想起了武漢的熱干面。熱干面對武漢人或者在武漢呆過一段時間的朋友來說,它不再僅是一種早點小吃,而是一種情懷。未食而鄉情濃濃,食之則香氣噴噴。
02
熱干面起源于武漢,是一個在不經意間形成的美食。
相傳在20世紀30年代初期,漢口長堤街有個名叫李包的食販,在關帝廟一帶靠賣涼粉和湯面為生。有一天,天氣異常炎熱,不少剩面未賣完,他怕面條發餿變質,便將剩面煮熟瀝干,晾在案板上。一不小心,碰倒案上的油壺,麻油潑在面條上。李包見狀,無可奈何,只好將面條用油拌勻重新晾放。第二天早上,李包將拌油的熟面條放在沸水里稍燙,撈起瀝干入碗,然后加上賣涼粉用的調料,弄得熱氣騰騰,香氣四溢。以此之后,就繼續這樣賣。
后來蔡明偉繼承了李包的技藝,并反復改良形成了一套特定的技藝流程,由原來的“麻醬面”更名為“熱干面”。并且打造了武漢品牌化的“蔡林記熱干面”,以其“爽而勁道、黃而油潤、香而鮮美”著稱。
因為武漢夏天高溫,跨時長,長期以來人們在面條中加入食用堿以防變質,這就是熱干面的前身——切面。其實早在清朝《漢口竹枝詞》就有記載:“三天過早異平常,一頓狼餐飯可忘。 切面豆絲干線粉,魚餐圓子滾雞湯。”
熱干面既不同于涼面,又不同于湯面, 面條事先煮熟,過冷和過油后,再淋上用芝麻醬、香油、香醋、辣椒油、五香醬菜等配料,更具特色,增加了多種口味,吃時面條纖細爽滑有筋道、醬汁香濃味美,色澤黃而油潤,香而鮮美,有種很爽口的辣味,誘人食欲。
這種色香味俱全的熱干面,不僅體現的是地方的文化,更是展現了武漢人性格的兼容并蓄,細膩而粗獷,是荊楚民俗和飲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03
初來武漢的時候,看見早上路邊的早點人多熱鬧,隨即湊上去看看去什么美味如此吸引人。看了之后,也不自覺地加入到人群中時,望著那些蒸餃、湯包、面窩、清酒、豆皮、熱干面等富有特色的小吃,頗有些手足無措,武漢早餐的口味如何?偏辣、偏酸還是偏甜?我一個北方人能享受得了嗎?看著熱鬧的人群,我既想趕快嘗試一下,又怕不對胃口帶來尷尬,一時間竟然不知道吃什么了。
在朋友的極力推薦下,一紙碗熱騰騰的熱干面、一紙杯加了雞蛋的清酒成了我第一頓在武漢的早餐。這餐具就讓我覺得不一般,全是紙的,比起瓷器來顯得精致輕盈,拿在手里小巧玲瓏的,早餐的溫暖從手心傳到全身,令你不能釋手。聽朋友說,紙質的餐具也是為了方便打包帶走,因為上班一族比較匆忙,人們可以攜帶在路上過早,并且也比較環保。
站在早點攤旁,只見早點師傅嫻熟的抓起一把面,放入笊籬兜著,在沸騰的大鍋里燙個兩分鐘,撈起來瀝干水后裝入碗內,加上香濃的芝麻醬,撒上蔥花、鹽、醋等各色佐料,配以咸菜、 蘿卜干、 酸豆角等,一碗黃澄澄、香噴噴、熱騰騰的熱干面就做成了。
關于芝麻醬的重要性,一定要強調一下。如果說豆瓣醬是川菜的靈魂,那么芝麻醬當之無愧是熱干面的靈魂。調芝麻醬是最重要的一步,關乎著熱干面的精華所在,味道所系。正宗的芝麻醬是用芝麻油慢慢的稀釋出來的,在一點一點的攪拌過程中,撲面而來的芝麻香讓人食欲大增,將其稀釋攪拌至用勺舀起,滴落順滑如緞狀時即為調好,加鹽、一點點糖充分拌勻;倒一點芝麻油入碗中,與芝麻醬混合拌勻,拌面的芝麻醬即完成。這樣的制作手法,雖然麻煩,但是對于熱干面來說可謂是最正宗的拌料,決不能含糊。
哇,熱干面終于到手啦!其面條看來也平淡無奇,像北方的炒面顏色,卷一筷頭,放入口中,一種麻醬香味濃郁,又帶著淡淡的辣味,乍吃起來覺得新鮮,多吃幾口香味、辣味更加淋漓,令人胃口大開。那清酒說是酒,更似飲料,甜中帶著淡淡的酒香,恰好蓋住雞蛋的腥氣,喝到嘴里怪怪的,卻令你欲罷不能。面的味道與酒的味道相混合后,又派生出令人意想不到的多重味道,你似乎在經歷一次全新的歷險,令人驚奇的發現不斷的出現,令人唏噓。相比于北方早餐味道的中庸平實,武漢早餐的味道更加富有挑戰性、立體感,令我毫不猶豫的喜歡上了。
我悠閑的坐在早餐點為數不多的凳子上,慢慢的品著清酒的醇香。就餐的人絡繹不絕的趕來,基本上不就座,拿著杯碗隨意的一站一蹲,或獨自享用、或扎堆兒小敘,須臾間吃完散去,后來人自然的彌補了空間,熱鬧的景象一直流暢有序的持續著。
清晨,蕪雜如迷宮般的大街小巷,都彌漫著一股芝麻醬香味,勾起你的食欲。排隊買了,吃上一口,淡淡的芝麻香味,溢滿口腔,爽脆的配菜,清新可口,面條根根勁道,爽口滑溜。一種踏實的幸福感,就會如這股綿綿的鮮香味,流過心頭。
?04
因為我是北方人,吃面食長大,對于北方的面食有著深厚的感情。時常想起家鄉的味道,看見所謂的陜西面館就像進去嘗一嘗,各式各樣的面條,讓人足足不能停歇。陜西的面食體現著陜西人的樸實,張揚著陜西特有的韻味和情懷。
來到武漢,吃了熱干面后,原來武漢還有這樣好吃的面呀!真是不一樣的做法,不一樣的文化,造就了不一樣的飲食鄉情。第一次帶爸爸來武漢的時候,吃了熱干面,爸爸一直念念不忘,每次回家都說,“我覺得熱干面很好吃呀,濃郁的芝麻香很獨特啊!”雖說我們也有面食,但不一樣,當然也就吃出了不同的文化的味道。畢竟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人有一方飲食文化。
常說:脾胃連土地,五谷通人情。
一碗簡單的熱干面,飄著香濃的芝麻醬,展現著武漢人的熱情。在熱干面的香辣與甜澀中,包含了武漢人的包容與氣質,更體現出了荊楚文化的特色。
PS:俗話說:“早嘗戶部巷,夜吃吉慶街”。經多年積淀,市民公認的武漢著名早點有:老通城的豆皮、蔡林記的熱干面、四季美的湯包、談炎記的水餃、順香居的燒麥、五芳齋的湯圓、福慶和的牛肉粉、魯源興的米酒、田恒啟的鮮魚糊湯粉、謝榮德的面窩等。
再PS:推薦在武漢或者有機會來武漢的朋友們可以去嘗嘗哈。
我是小丸子,期待與你相遇。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