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進化論中不存在公平和不公平。進化論中不存在公平和不公平。不公平的事情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如何應對。
2、現如今,工作已經不是指代一個固定前往的地方(“我去上班了”),也并非一種填補時間的方式。眾所周知,如果真是這樣,效率將會有多么低。與之相符的是帕金森定理(Parkinson-Gesetz):為了把時間填滿,工作可以像橡膠一樣被延展。
3、新規則:在信息時代,想法是最重要的財富。請您思考一下,如何可以做到出售自己的好想法。
4、工作的意義并不在于根據一份報酬高低來找一份活計。一份工作必須先符合自己的能力和熱情,這一點尤為重要。如果我們做一些自己喜歡并且與自己能力相符的工作,那么收入會滾滾而來。當然,我們也必須知道,為了使收入翻倍,怎樣才能將自己定義為專家。但是如果我們做的事情不能夠使我們得到極大的滿足,那么一切技巧都不會對我們的成功起到什么作用。
5、如果沒有一份終身的工作給您保障,怎樣才能得到最大程度上的穩定呢?答案就是:去做一切能夠培養自己能力的事情,以保證自己有能力獲得一份終身的工作。
6、我們必須對自己負責:對我們的事業,我們的生活以及我們的金錢。
7、舊規則:公司和國家關心我們。我們應該把錢投放在安全的地方,我們最重要的投資就是我們的房產。新規則:我們必須關心我們自己。我們不能再把責任委托給他人。我們要自己追求富裕,同時經歷冒險。我們的房子不是投資,而是奢侈。
8、現如今是這樣的:那些經歷冒險的人,無論如何都會得到更多的回報。那些帶著風險進行投資的投資者常常獲得12%甚至更加可觀的回報。帶有冒險精神的企業家能夠發財。
9、那些尋求穩定的人找到的是恐懼。巨人常常會絆倒,而爬蟲不會,因為它們所做的一切只有深挖和爬行。
10、實際上沒有什么是免費的。安穩也并非如此。為了得到穩定,我們放棄的是生活質量。
11、我們有能力慎重地走好每一小步完成很多事情,甚至一切事情。但是,我們需要勇氣邁出一大步來實現成功。我們不能在小懸崖峭壁之間來回跨越。
12、舊規則:躲避風險。風險帶來的只有不必要的危險。人們參與競爭就應該不輸。新規則:競爭是為了獲利。去經歷風險吧。
13、每次犯錯之后,我們的世界不是變大一點就是變小一點。這完全取決于我們自己。”
14、在實踐出真知的世界里我們知道了:只要我們活著,就會一直犯錯誤。那些有意避免錯誤的人,他們的世界毋庸置疑將變得越來越小。丘吉爾(Churchill)說過:“成功是能夠熱情不怠地從一個失敗走向另一個失敗的能力。”
15、沒有什么比成功更失敗的了——因為人們從中什么也學不到。錯誤給我們生活帶來刺激和進步。正是在錯誤中我們有所學習,而不是通過成功進行學習。學習和成長的道路常常要經過錯誤。如果人們要學習,就必須有所經歷,并且允許他們犯錯。
16、錯誤影響到了未來。到底把錯誤看成債務還是投資,取決于我們自己。如果錯誤被當成債務的話,那么一旦我們遇到危險情況,就會縮回自己的“龜殼”里,停滯不前。
17、成功人士都是終身學習者。他們不斷成長,不斷學習。學校那種教科書式的學習只是終身學習的一部分。他們用實踐中的知識來填補學校中理論知識的空白。他們學習使自己成功,使自己幸福的事情。他們學習關于健康、金錢、關系、自己和他人的事物,學習價值觀、動力、目標……他們通過觀察成功人士來學習,就像滑雪運動員克里斯塔·金斯霍夫(Christa Kinshofer)說過的那樣,“通過觀察而學習”。
18、工作與學習已經融合成為不可分離的整體。現如今,沒有不斷的學習,就不會有工作上的成功。在獲得高收入之前,我們必須擁有豐富的知識。帶著樂趣學到的東西越多,我們就越成功。
19、能量貼士不斷學習,不斷成長(K.L.U.W)應該成為您生命中固定的組成部分。最好做到以下幾點:1.(多)讀通俗類專業書籍。2.記錄日志。3.每年參加三至四次研討會。4.尋找身邊的榜樣。●買一本關于速讀的書。這樣您就可以相對輕松地將閱讀速度提高一倍。●閱讀兩三本關于如何正確用腦學習的書。如果清楚地知道該如何去學習,學習就會變得非常輕松,連我們自己都會為之驚訝。●瀏覽我們的網站(www.bodoschaefer-akademie.de),以獲取最新的有閱讀價值的書目名單以及建議。●根據需要編寫多個日志:成功日志、收入日志、認知日志、想法日志、關系日志……我們應該對自己足夠重視,應該記錄下我們對自己所了解的一切。●為自己找幾個在未來12個月中想參加的研討班(www.bodoschaefer-akademie.de)。●你想向哪些人學習?列出這些人的名單。如果其中有些人你不認識,思考一下如何才能認識他們。
20、只有做了一些真正想做的事,一些激發我們熱情的事,我們才會實實在在地感覺到好。我們對工作的樂趣一定要像我們對最喜歡的游戲或者愛好那樣多。
21、生命太短,我們不應把工作時間浪費在從心底不喜歡的事情上。請您從來都不要為了賺錢而工作。首先,您無法賺到您能夠賺到的錢;其次,這同您本來應該擁有的生活質量不相符。
22、那些堅守傳統的人將一成不變,那些將傳統擱置一旁的人將擁有世界。”
23、舊規則:賺錢是辛苦的,毫無樂趣可言的。正直的人和受尊敬的人努力而勤奮地工作。新規則:做您所熱愛的事情。找一份對您來說好像一場游戲的工作。只有這樣您才會感覺很好,才會賺許多錢,才會有生活質量。
24、平凡的能力只能得到一般水平的收入,非同尋常的人才會得到不一般的收入。
25、有些人僅僅擺脫了自己的弱點卻疏忽了發展自己的優勢,而那些優勢能夠使自己拿到最好成績。這些人通常只能達到一般水平。沒有人對這樣的人感興趣。您只能做一些所有人都做的事情,這就像沙漠里的沙子一樣沒有多大價值。
26、我們的強項不會引起我們的注意。我們認為簡單的事情,我們會視為理所應當,因此無法正確認識它。然而當事情不能正常進行的時候,我們馬上就會意識到這些,也就是說,錯誤和弱點很容易銘記于心。
27、舊規則:鏈條在最弱的環節斷掉,因此要克服弱點。新規則:通往頂級收入的道路是——發展強項。
28、如果您的某一性格妨礙您實現目標,那么您就需要嚴肅地對待它。
29、能量貼士專注于您的強項;找到解決弱點的辦法,或者將其轉變為強項。●找一個可以訓練您的強項的教練。需要注意的是,請您至少發展一項特別的才能。●如果您不清楚自己的才能所在,請您仔細研究一下第五章(以及第六章)——請一定要用筆記錄下來。●請閱讀關于生活意義的書,參加相關的研討課。●將所有您能成功做到的事情寫進一本成功日志。時不時地問自己:為了能夠取得成功,自己需要必備哪些能力?●分析您的缺點,并為此找到一個解決辦法,或者,一種更好的做法是:找到一條將弱點轉化為強項的路。請您想一想奧利弗·卡恩和迪帕克·喬普拉醫生。●最重要的自我價值感來源于這樣一種認知,即自己是獨一無二的。為什么您是獨一無二的呢?
30、新規則:為困擾您的缺點找一個解決辦法,或者將其轉變為強項。請您接受這樣的現實:有能力的人大多有許多缺點。
31、在新時代,我們在最理想的情況下是這樣分配時間的:1.分配給每天日常工作的時間,2.分配給學習的時間,3.為了使自己定位成專家的時間。
32、那些不為未來做準備的人,不積極規劃未來的人,會一直生活在過去。那樣的人自身不會得到發展。他們滿足于目前的水平和日常工作安排,想到未來的每一天同樣如此就笑出了聲。倉鼠之輪就暗藏其中。
33、拿出固定的一段時間用于學習和成長以及您每天進行的定位練習。也許這意味著收入方面暫時的縮減,而且您也必須控制自己。但是我向您保證,這一切都是暫時的。因為過不了多久,您的定位和您的收入將達到一個意想不到的高度。
34、我們不應該為了達到一種無法企及的生活狀態而只忙于賺錢,卻騰不出時間來設計我們的未來。我們的生活就好像一場宏大的戲劇。我們要么扮演著其他人或者既定的場景,要么就書寫自己的角色。
35、也許在短時間內接受一個既定場景的角色是舒適的。但是從長遠看來,這意味著去忍受一種令人不滿意的,受外力控制的生活。我們永遠都不要接受用適用于短期的方法去解決長期的問題。
36、新規則:應該將工作時間分為三部分:日常工作、學習以及將自己定義為專家。至少要拿出10%工作時間用于學習,20%時間用于定位自己;70%的時間用于日常工作。一種理想的分配方式是1/3∶1/3∶1/3。
37、人們有著不盡相同的思考方式,而不同的思考方式決定了各自命運的不同。這早已不是秘密。然而,很多人都會驚訝地發現,那些處于最低生活水平的人都有著一致的想法。同理,那些所謂的中產階級也是這種情況;而有錢人也是在某一方面想法類似的人群。
38、我們經常聽到這些人說:“金錢不會使人幸福。”但是他們仍然盡全力去工作,以賺取足夠的收入。那些認為“金錢并不重要”的人,為什么每天都工作8~10小時,而且還是在一份他并不認為適合自己的工作上?不僅如此,許多這樣的人每天在上下班的路上還總是遇到堵車。為什么一切會是這樣呢?答案在于:出于恐懼。總是害怕自己不被社會接受,害怕別人把自己看成沒有用處的人。
39、任何一種來自外界的“安全感”都僅僅是一種假象。正因為它不受我們的控制,外界的力量才能隨時重新將它奪走。安全感必須由我們掌握在自己手中。沒有人會贈予我們安全感——我們只能變得更加依賴別人,感覺更加不安全、更加恐懼。
40、你永遠都不要自欺欺人。不要認為一旦開始,就完成了事情。
41、但是公司的所有者并沒有義務使他的職員變得富裕。他的任務是支付一份穩定的工作——只要這種工作關系還存在。變得富裕是我們自己的任務,且只是我們的任務。工作的本質是工資,而不是變得富裕。
42、沒有什么比在一個錯誤的領域工作更糟糕的了。也幾乎沒有什么比選擇了正確的領域更讓人滿足的了。
43、窮人為了賺錢而工作,中產階層為了賺錢更加努力地工作,而富裕的人讓金錢為他們而工作。
44、既然為工作付出了這么多,我們就不會只是為了賺錢。生命的確太珍貴了,我們不能碌碌無為虛度光陰,直到退休。我們可以提出更高的要求——甚至高得多的要求。如果我們要工作,就應該樂在其中——這還不夠,我們對工作應該有強烈的興趣。而且我們還應該充分地發揮自己的天賦,因為只有這樣才有可能保有強烈的興趣。我們應該不斷追求并且經歷這種被研究人員稱為“心流”的境界。
45、工作上真正的成功是怎樣的?成功意味著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計劃去生活。
46、我們的收入遠遠不是衡量我們是否成功的唯一標準。收入應該使我們的生活有尊嚴并且充滿意義。除了金錢,我們還需要各種各樣情感上的滿足,比如幸福、獲得感以及和諧融洽等。而只有當我們的行為有更高層級的意義時,這些感覺才會產生。
47、哈里勒·紀伯倫(Khalil Gibran)曾經說過:“工作是一種直觀的愛。當您不能夠帶著愛,而只有反感去工作,那么你還不如放棄這份工作,坐在寺院的大門旁,去接受那些樂于工作的人對你的施舍。”
48、產生心流狀態的七個原因:
我們從事的事情越有意義,就有更強的動力去解決各個問題。
那些不去解決生命中基本問題的人,只能過著受約束的生活。對自己和自身價值了解得越少,我們就越不自由。如果我們清楚了解自己的目標、希望、感受以及天賦,并且將其同自己的經驗相協調,這些阻隔就不復存在了。
通過一份給我們帶來歡樂并且與我們能力相符的職業,我們可以得到最佳的發展。那些長久停留在同一層面的人,會感覺到無聊或者意志消沉。進化論的中心原則就是:人應該比原來越來越強大。不斷提升自己的目標是我們天生的需求,這并不是貪得無厭,這是同我們天性相符的。
就這樣,我們虛度了生命。一個人在電視前度過一小時,他親身經歷生活的時間就縮短了。電視機同其他替代品偷走了你的能量,卻不能給予你能量。
迄今為止,我還從沒有遇見過一個真正有追求的人不想在身后留下什么的:也許是一項基金、一本書、一家公司、孩子們、一座花園、一幅藝術作品……
49、如果有了世界上所有的金錢和時間,您會做什么?如果一遍又一遍地問自己這個問題,那么總有什么時候您會找到答案。那時您就會明確,您恰恰就擁有當時所需要的金錢和時間。迪帕克·喬普拉這樣說過:“我們每個人都有別人不曾有的一些東西。總有一些除了您以外再沒有其他人會完成的事情。如果從事的工作適合于您,那么您在工作中將立于不敗之地。”
50、假設,您已經比現在年老25歲,這個長者遇到了您。您會贊同長者說的話嗎?您會為他感到自豪嗎?25年可是段很長的時間:他有沒有把握機會呢?在別人看來他是否成功?他是否過著體面的、充滿意義的生活呢?
51、失去一份工作有著兩種意義:一場可怕的災難,或者一次機會,一次找到更加有意義、更加讓人滿意的工作的機會。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