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夕把最好的詞給了楊千嬅,把情感的凝練給了王菲,把對生活情感的領悟哲理給了陳奕迅。
就聊一聊楊千嬅這首《再見二丁目》,一首只憑兩句歌詞就能火起來的粵語歌
原來過得很快樂,只我一人未發覺
如能忘掉渴望,歲月長,衣裳薄
不親切,至少不似,想你般奧妙
大街小巷的青年男女都說喜歡了“歲月長,衣裳薄”這句,且不論林夕歌詞里的故事是不是寫自己,聽眾們總愛覺得里面不是有“自己”就是有那個“TA”。這首《再見二丁目》廣為流傳的故事版本,是林夕和黃耀明的感情。故事里說夕爺苦等男伴不得順手寫下這首詞,難言思之切。而故事外卻總站著一個欲求不得的聽眾,他滿腦子都在恨自己不該害如此了相思,還要邊聽歌邊捶胸切齒。
最著名的這一句“歲月長,衣裳薄”倒不是林夕憑空而來的靈感,追溯起來也頗有歷史:
《論語·雍也》里道:"赤之適齊也,乘肥馬,衣輕裘。"
《論語·公冶長》也說:“愿車馬衣輕裘。”
韋莊在《菩薩蠻》寫:"如今卻憶江南樂,那時年少衣衫薄"
《秋興八首》中杜甫也說:“同學少年多不賤,五陵衣馬自輕肥。”
看起來倒像是古往今來詩詞一家,造就了這句“歲月長,衣裳薄”。
少年愛車馬輕裘,車馬便是車馬。
成年人愛車馬輕裘,滿眼已是利欲貪嗔。
不識琴中趣,故勞弦外音
“原來過得很快樂,只我一人未發覺”這一句歌也是被引用成風,從初中在讀的小姑娘到大學畢業的文青甚至更廣。而真正出門在外的漂泊行者能感觸到的,怕是要屬開頭的那句“滿街腳步,突然靜了”和“唱片店里,傳來異國民謠”,聽到滿目瘡痍歲月滄桑。
所有人都說聽的到,歌詞里滿是得不到。
偏有人在聽到“那味道,似是什么,都不緊要”時卻在想一生竟無人可念,且不說能不能得到。
也偏有人在“這一剎,我只要一罐熱茶吧”響起時,淚流滿面。
或許正如評論里說的那樣:
寫歌的人假正經,聽歌的人最無情。
醉過才知酒濃,愛過才知情重。你不能做我的詩,正如我不能做你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