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先講幾個小故事。
在我大三的時候,我認識了一個男生,我們在一個布滿星空的夜晚談天說地,后來知道他在考研,我問他考什么學校?。克卮鹞艺f:“清華”,我又沒聽清似得重復了一句:“什么?”他有點害羞地回答:“清華啊”。這個夜晚的一切都因為這兩個字而變得更加的清涼。
我見證了他的整個考研經過,他是二戰了,很遺憾第一年并沒有過初試,今年想再考一次,他給我的原因是:“只想證明這些年的堅持到底能不能得到認可?!彼查g對他肅然起敬,覺得他是獨特的存在。復習的時間長達5,6個月,他有規律地復習著,但是又不是死學,也看見他經常出去玩,總是背著巨重的書包,甚至他連一個固定的學習座位都沒有,也就是說,他沒有經歷所謂的占座大戰。
考研那天,他顯得很“順眼”,因為考研期間瘦了10斤顯得越發精神,心里默默祝福他,后來他告訴我初試過了,但是分數很低,去了北京,順利進了復試,成了清華的一名研究生。
這個人,后來成為了我的男朋友。
再來說說我的舍友,我記得那段時間面臨著人生的重大選擇,宿舍里一股氛圍壓著,喘不過氣。出去瞎轉悠,遇見熟悉的人,張口就問:“怎么樣,準備考研嗎?以后啥打算???實習找好了嗎?”我被這樣的環境搞得快要窒息,我記得那會我專門請假回家了。逃避這種環境,也想麻痹自己。
我再返回宿舍,宿舍總共六個人,就只有一個人沒有選擇考研,那個人,就是最沒用的我。我的顧慮太多,首先就是學費太貴,我負擔不起。從那以后,我就成了最格格不入的那個。
那年考研成績出來了,5個人沒有一個人通過初試。
和我關系比較好的那個,選擇二戰,她一個人熬過了所有的艱難日子,后來她考上了一所北京特別好的學校。
他們兩人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是適合學習的那種人。這個定義是在學習生涯中慢慢變清晰的,這種人,他們會學習,更會考試。
我沒有選擇考研,畢業后直接工作,第一份正式的工作是一名編輯,我的同事都是研究生畢業,其中有兩名是海龜。在聊天間隙透露出工資這樣的字眼,原來我們干著同樣的工作,但是他們卻拿著高一個level的工資。當然,也有一部分原因是他們的經驗都比我豐富多了。
還有很多工作是不需要“學歷證明”的,比如“寫作”,曾經看過一個新媒體寫作大賽的作品,那些優勝者當中,其中有一個特別出挑,她曾經是著名女裝店only的一名員工,從那以后,我每次經過only店門口都得側目。這打破了我們的固有印象,不管是怎樣的人,他們身上總有一些閃光點。這類人,就是我要說的:他們“有才華,特別有能力,還特別能吃苦“。
在我現有的經驗來看,到底要不要考研有兩個答案。
一, 如果你的家庭能夠支持你的費用,讀研的費用不成為問題的時候,你一定要選擇讀研。
二, 如果你具有某種小才華,或者說是你特別能吃苦,特別有毅力,特別能經得起生活的打壓,那么,恭喜你,你已經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梢灾苯用鎸ι鐣?,出去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