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狼2》到底有多火?4小時破億,25小時破3億,85小時破10億……截止目前,《戰狼2》累計票房已超過《美人魚》創下的33.92億紀錄,成功登頂,奪下中國電影史上最高票房,并且仍在不斷創造著新的國產電影票房紀錄。
而這,源于也成就了影片背后那個開了掛的男人:吳京。
如果一個導演想拍一部成功的電影, 最起碼的門檻就是選角。而在用人選擇上,“吳HR”堅持的原則就是:只選對的,不選貴的。
電影中飾演老兵何建國的“達康書記”吳剛,進組之初甚至不會拿槍,而吳剛則主動要求“緊急訓練”,一個月的“魔鬼式訓練”甚至讓吳剛腰部以下全麻,但也讓他達到專業軍人級別的武器使用和動作標準,他的驚艷表現也為電影加分不少。這樣學習意愿強烈的員工,即使最初達不到職位的要求,但只要公司給他機會,他就會迅速成長起來,甚至成為團隊發展至關重要的一環。
女主角盧靖姍,原本并不是《戰狼2》的第一人選,只是原定的女主角在開機前一天要求加價,被吳京拉過來救場。盧靖姍連片酬都沒談,不帶助理,一個人從國外火速趕到片場,在條件非常艱苦的非洲拍了整整九個月,這樣爽快仗義的女主角與吳京團隊的風格不謀而合。職場中也是如此,如果一個員工的性格跟團隊的風格是偏離的,始終無法融入團隊,對他自己、對團隊,都不是好的選擇。
飾演反派頭目老爹的弗蘭克·格里羅(Frank Grillo)在電影中和吳京赤身肉搏,肌肉爆炸,但是你絲毫看不出他今年已經54歲了,曾在國際上多次成功塑造反派人物,例如《美國隊長》系列電影中兩次飾演反派角色交叉骨。而且,身體強壯演技精湛的他雖然已經是一名成名的國際演員,片酬卻不及小鮮肉十分之一!這樣綜合能力合適薪酬要求不高的員工,HR們是不是求之不得呢?
電影的成功,離不開正確的選角。吳京“把合適的人放到合適的位子”的用人標準給了作為HR的我們哪些啟發呢?
充分了解員工的喜好、特長和工作學習意愿,充分挖掘潛在的崗位勝任力。
給團隊配置人員時,除了注重在能力上求互補外,性格上也要盡量互補,讓員工個人夢想與企業愿景相統一。
考慮企業實際的招聘成本,不能一味求優,合適的才是最好的。
你還有哪些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