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部門來了個實習生,在國內(nèi)普通大學上的本科,后來有幸爭取到了去牛津大學公費碩士的機會,并且在牛津讀書期間,還成了作家莫言牛津訪問期間的翻譯。
但是她在我們部門實習的時候,其實是非常默默無聞的,大家對于實習生的關注也很少。講道理鐵打的正職流水的實習生。后來一個很偶然的機會,讓她做了一次會上發(fā)言。
我發(fā)現(xiàn),她的思路非常的清晰,口才非常的好,絲毫沒有職場新人的那種青澀感,無論是從姿態(tài)上、氣場上都不輸于工作了很多年的職場老手。最重要的是,在老板否定她的時候,她敢于有條不紊的去申辯自己的觀點。
后來老板直接把她轉正,并給了她2個實習生帶著,甚至計劃在headcount允許的范圍內(nèi),計劃給她4-5個人帶。
我曾很仔細的觀察過她的能力,發(fā)現(xiàn)她作為一個職場新人思路、口才如此清晰,確實非常難得。但是從她落地做事的實際產(chǎn)出來看,職場新人實錘了——住抓不住重點,搞不清本質(zhì)。老板也是慢慢的才發(fā)現(xiàn),好像她說了很多,但是差了點什么。但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她敢于講出自己的觀點,并且已經(jīng)成功從默默無聞的實習生破圈了。
另一個故事,一個獵頭朋友跟我講的她自己親歷的,大致是這么說的:
2017年,她遇到一個候選人,這個人高中學歷,23歲,去一家互聯(lián)網(wǎng)上市公司面試,副總裁直接面他。這個人雖然履歷草莽,但是膽子非常的大,也非常的敢于表達自己。他有一個優(yōu)點,就是能很快的把問題說到點子上去。最后是擔心資歷太淺無法落到實處,沒要他。但是他后來自己去創(chuàng)業(yè)了,融了1000多萬,現(xiàn)在在一家基金公司做投資人了。
實話說我挺驚訝的。驚訝之處在于,我見過的職場牛人也是非常多了,我還沒有見過太多的、敢于這么直接的去跟企業(yè)高層兜售自己的。
這兩個案例給了我蠻大的觸動的。觸動在于,這兩個人雖說在能力上并沒有什么極度過人之處,但是卻以極快的速度破圈了。尋常人付出了十倍努力,卻總是被看不見。差異到底在哪?
我跟朋友聊過這個問題,后來得出一個有意思的結論:一個人敢不敢去和權威battle,直接決定了他能否破圈。
而按我們多年觀察,會發(fā)現(xiàn)又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
大多數(shù)出身平凡的人,他的父母可能經(jīng)歷了文革的動蕩之類的,對于權威(譬如校長、老師)的態(tài)度通常是順從,不敢申辯自己的主張,生怕自己的孩子惹出什么事來。孩子耳濡目染,長大后對于權威,更多的是順從,不敢講自己是怎么想的。
身邊有一些“官二代”、“富二代”(原諒我用了歧視性詞語,事實上他們很棒),你會發(fā)現(xiàn)他們從小都敢于去和大人據(jù)理力爭,在老師、跟校長面前,不管正確與否,都敢于去講出自己的想法。但是平心而論,你會發(fā)現(xiàn)他們講出來的想法,并沒有特別的高深,但是他們敢講。
這個區(qū)別就很大了。按我上面講的職場實習生,和23歲高中學歷男生面試的案例來看,能夠在權威面前不卑不亢的申述自己的見解,哪怕有不正確之處,也是一件極其難能可貴的品質(zhì),光是這個品質(zhì),就極具破圈的可能。
借著這個觀點,我進一步觀察了自己的老板,我發(fā)現(xiàn)他在職場混的好的很重要的一點,就在于他敢去向老板要資源。這一點順著看是要資源,背后的核心要點還是,他敢于去跟他的老板講出自己的訴求和主張,即使他實際工作進展可能并不怎么樣。
而普通人是怎么想這個問題的?剛好是反過來的:我覺得自己還不夠優(yōu)秀,還沒做出成績讓老板刮目相看,我要先埋頭做出成績再去和老板講自己的主張。結果往往是,你會發(fā)現(xiàn)你永遠達不到自己想要達到的那個預期,而更要命的是,你的主張幾乎從來沒有跟老板提出過。
簡言之就是,善于破圈的人會先尋求破圈再去努力把事情做對,而普通人會先求自己正確再去尋求破圈。
普通人無法順利破圈,慢慢的形成了圈層效應,甚至形成了社會階層流動性障礙——就是自己怎么努力都爬不上去。然后時間越久,會萌生一種感覺,不同的圈子還是有天然的進入壁壘的。現(xiàn)在看來,這極有可能還是自己造成的。
譬如我在讀書上學的時候就會發(fā)現(xiàn),通常而言,普通人家的孩子總喜歡和跟他相似的人玩在一起,家境良好的同學總喜歡和條件差不多的同學玩在一起。工作后會發(fā)現(xiàn),普通人日常打交道的對象,跟自己越來越像,你很難深入接觸到和自己很不一樣的人群。慢慢的就越來越固化了。
“越來越象”這件事本身來講人畜無害,但是時間久了就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成長不斷的內(nèi)卷,而缺乏新的東西融入,導致自己不斷的在收縮。而人必須保持“開放”才能真正進步,甚至跳出自己的圈層接觸到更多的機會,這些機會包括接觸不同的人,看到不一樣的事物,理解不一樣的故事——這才是成長進步的關鍵。
所以,敢于在權威面前講出自己的主張,很重要,這將是破圈的開始。對這類話題感興趣的,請關注我的公眾號【其中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