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認知里面,錢就是外在的物質、權力之類的。但我的認知里,金錢包括我們的身體、我們的人脈、我們的事業等。
當我們處于勢單力薄階段時,物質上的金錢肯定不會很多,這個時候你會覺得自己什么都沒有。而你所認為的什么都沒有就是指的金錢、物質上的。
不過你別忘了,一切外在的東西都是由我們自己創造出來的,錢是我們創造的,有形的東西也是我們賺錢買的。
那我們賺錢會需要哪些條件組成呢?
第一個當然是我們得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如果你脫著一副體弱多病的身軀,怎么可能賺到更多的錢?所以我們要克制對身體消耗的行為。
很多人都在過度損耗自己的身體,他們克制不住對食物的欲望,每天吃吃喝喝,完全沒有考慮身體是否承受得了。不要忘了,身體才是我們最大的本錢。鍛煉身體、選擇健康的食物,是保證身體健康的前提。
過度的吃口味好但不利于身體健康的食品,這是一種逃避的表現,讓食物的刺激掩蓋自己內心的匱乏。
你可以對照自己是否有以下現象:
當你感覺壓力大、內心焦慮或者心情煩悶時,或者是加班熬夜時,你選擇的食物口味會偏重。
我自己也有觀察自己,平時情緒穩定時、做事有規律時、早睡早起時,不會想著吃重口味的東西。
當我這段時間感覺壓力比較大,有些焦慮以及情緒不穩定時,我會選擇一些口味比較重,比較油的東西吃。
所以在做自我管理的時候,我觀察到了自己這個現象,梳理了自己的生活規律,整理自己的心情,隨著自己進入一個有序的生活狀態,對這些重口味的東西也不再想念了。大家可以反觀一下自己。
身體是我們的那個“1”,沒有前面的“1”,后面再多的“0”都是沒有用的。道理誰都懂,但是要做的時候卻是很多人會卡住。
除了克制對食物的欲望之外,還有克制對物質的欲望以及對書籍的欲望。不要有“別人都有,我也想要”的這種心態。
我做斷舍離已經有一年多了,之前也一直有在做這方面,但是沒有運用在其他方面,只是對自己購買衣服有一些克制。
人類對物質的追求永遠覺得不夠,特別是女性朋友,永遠覺得自己的衣柜里少了一件衣服。
說到對物質的欲望,我觀察到一個現象,家里生活條件不好的家庭,他們家的東西往往特別多,不僅是東西多,而且品質不會很好,放在家里沒有次序,顯得雜亂無章。
另一個現象就是,那些高檔的畫、高品質的產品,都不會像超市一樣,擺的滿滿的,都會有留白,這樣反而更能體現出這幅畫的意境和凸顯產品特點。
無目的的購買書籍也是一種欲望,看到別人買了,自己也跟風買,買回來之后就擺在書架上“看”,還美其名曰“看,我有這么多書”。
任何無目的的行為都是欲望在作祟。大腦是一個被編程的機器,如果我們沒有在程序上調整,那么你每一次的“打印”都不是你想要的。
不是要的越多,就能得到更多,真正的多即是少。
學會斷舍離一些無效損耗。
不要過度損耗我們的金錢,克制對物質的欲望;不要過度損耗我們的身體,身體是一切的根本;不要過度損耗我們的人脈,人脈也是你的人生助力系統一部分;不要過度耗損自己的事業,所謂事業,就不能是三天打魚 兩天曬網,而是一個長期需要計劃加實踐才能達到的目標。是一輩子都需要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