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歸類
在速讀完目錄和序言之后,可以試著將這本書歸類,搜索一下以前讀過類似的書都有哪些。
2 受傷的目錄
現在有些作者為了保證神秘性會簡化目錄,但是很多經典著作的作者花費了大量心思制作分析性的綱要目錄,仔細閱讀目錄可以快速掌握整本書的結構。
3 被忽略的索引
尤其是教科書后的索引不只是方便查閱,有些被引用多次的詞條可能就是要點。
4 隨便翻翻
時刻留意主題,隨時保持敏感,隨意翻閱幾頁,不需要連續讀太多,最好限制在一小時以內。
5 粗淺的閱讀
遇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留,也不要花時間研究,把注意力全部放在能讀得懂的地方,把整本書讀完。能理解多少,就對重讀有多少幫助,但是一旦卡在某個不懂的地方,很可能對整本書都一無所知。
6 不懂沒關系
苛求一本書里每字每句都要懂,大大地剝奪了閱讀的樂趣。閱讀英文書也是如此,限制每一頁只查一兩個生詞,把精力花在體會書本內容享受閱讀樂趣上。
7 變速閱讀
檢視閱讀本身就是速讀,但是是因為只讀了書的某一部分。帶著問題讀書,哪怕是很難的書,不能提供答案的地方直接跳過。
8 指讀
手指移動速度比眼睛略快,加快閱讀速度,同時幫助大腦專注于所讀的內容。
9 速度≠專注≠理解
時刻記住“理解”才是閱讀的最高目標,提高閱讀速度只是改善基礎閱讀能力,專注只是提高接受咨詢的效率。
10 準備
閱讀的層次是互相包含的關系,檢視閱讀是進行分析閱讀的準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