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日常關系的溝通中,偶爾會出現一些矛盾。而且當矛盾出現時,我們總會攻擊和指責對方,互相傷害,最后導致雙方都在這段關系中受傷。
為了解決這種溝通難題,Dr.Marshall Rosenberg發明了一種特別的溝通方式,叫非暴力溝通。它的模式有四個要素:觀察、感受、需要、請求。
舉個實際的案例讓大家理解一下:小方周末打算跟朋友倆情侶出去玩,約好了在某個景點門口集合。因為女生化妝花了點時間,他們倆錯過了本來打算好的那趟車。為了趕上和小方約好的時間,他們打了個車過來。之后到景區過驗票口時,女生一時找不到身份證,導致后面的人排得了小長隊。
男生這時候就急了,吼女生不僅拖后腿還邋遢。女生眼圈瞬間就紅了。雖然最后找到了身份證進了景區,但女生已經不想玩了。還找了男生理論:多大點事,你憑什么吼我,至于嘛?男生也很生氣:不吼你你怎么記得住,這么大點事你還有臉哭。之后兩個人就吵崩了,女生執意要自己一個人先回去。
這時候如果你是小方,你會怎么勸女生?有些人可能會跟女生一起指責她男朋友,有些人可能會勸她先消氣,別一個人回去不安全之類的。但這些都不是很好的辦法,因為本質上并沒有解決矛盾。而小方的做法是用非暴力溝通的方式問了女生幾個問題。大致對話如下:
小方:你覺得剛才是什么事讓你感覺不開心?
女生:他當眾吼我,還意識不到自己的問題。
小方:他這樣做,讓你有什么感受?
女生:我覺得很傷自尊。我是做錯了,但他因為這么點小事就吼我,很過分。
小方:你覺得自己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受?
女生:因為我希望他能尊重我。不管是私底下還是當著其它人的面。但是他沒有。
小方:你希望他做點什么?
女生:我希望他能意識到這是對我的傷害,以后不要這樣了。
小方:不要這樣是什么意思,能換個明確一點的說法嗎?盡量不要說:“希望他不要怎么樣”,而是明確的“你希望他做什么。”
女生:當我做錯事時,希望他也知道我也很慌張,愧疚,給我點時間讓我把事情做好,幫助我一起解決問題。
后來小方跟女生聊完之后,女生若有所思,梳理了一下跟男生說了這么一番話:“當我聽到你當眾吼我的時候,我感覺很傷心。因為我希望你能尊重我。也希望在我做錯事的時候,你能理解我是愧疚和慌張的,可以給我時間讓我把事情做好。或者能幫助我一起解決問題。”
男生聽完愣了一下,然后趕緊點頭。說:“我沒意識到我剛才說的話會讓你這么難受。”兩個人把話說開就完好如初了。之后的行程也玩得很開心。
小方問的四個問題,其實就是分別對應非暴力溝通的四個要素。他有意的引導女生利用這四個要素思考問題,最終也成功的解決了問題。
第一個要素是觀察。小方在問什么事情讓女生不開心的時候,就是讓女生觀察并描述客觀事實。但這里要注意的是,要把觀察和評價分開。比如女生剛開始對男生說:“你憑什么吼我”就是評價。而她后面說:“我聽到你當眾吼我”就是觀察,它描述的是客觀事實。
因為我們已經習慣用評價來表達意見了,這就導致我們很容易把它當做是一個事實,并要求別人也接受。所以一定要謹慎這點。評價不是事實,而是對事實再加工后的意見。
第二個要素:表達感受。所以小方才會問女生男生的做法讓她有了什么感受。這里也有一個要注意的地方,就是要表達情緒和感覺,而不是想法。
比如女生如果說:“你當眾吼我讓我覺得很糗。”這就是一個想法。意思是我出糗是因為你的原因,都是你引起的,都是你的錯。
但她說的是:“當我聽到你當眾吼我時,我感到很傷心。因為我希望你能尊重我”這就是表達情緒和感覺。這種說法就不是在指責“你吼我”這個行為,而是在表達我傷心可能是“希望你尊重我”這個需求沒有被滿足,這是我自己的事。
這樣表達情緒更像是一種邀請,通過把我真實的,甚至脆弱的部分暴露給你,邀請你來跟我真誠地理解和溝通。把自己放到了一個需要安慰的位置,對方也更可能從他的防御姿態中解脫出來,來理解和安慰我們。
然后在表達感受的時候,如果我們能把“我的感受”和“你的行為”分開,自己承擔起了關系中我們對自己行為和感受的責任。也會避免了“都是你的錯”的指責,從而也促進了溝通。
第三個要素,就是直接說我們的需要。比如女生說的:“我希望你能在我做錯事的時候理解我”就是一種需要。但很多時候我們都不會直接提出需要,而總是以批評的方式來提出我們的主張。比如:“你根本就不重視我的感受”之類的話,就是這種批評式的指責了。
為什么我們會習慣以批評式的方式提出主張呢?這是因為我們把焦點放到了對方身上,我們在想的是如何說服他,而不是表達自己的需要。而因此回應“我哪里不重視你的感受了,我做過的ABCD幾件事,哪件不是尊重你”的人,反駁的也不是你的需要,而是你提出需要背后的指責。
所以,我們一定要把自己的需要和對對方的期待分開,這樣就不會為了說服對方而把他推到你的對立面進行指責。我們只專注于自己的需要就可以,不要去想對方會怎么回應。
第四個要素,是提出請求。清楚地告訴對方,我們希望他們做什么。但是,這里也有一個要注意的點,就是不要把請求變成命令。
很多人會表達出如果你不答應我的請求,就會受到懲罰。這樣的方式就是命令。比如一開始女生表達出的:“你不道歉我就自己一個人先回去”就更像是一種命令。而后面的:“希望你能理解我,能幫助我一起解決問題”就是一種請求。
這就是非暴力溝通的四個要素,希望你能觀察事實而不是評價;表達感受而不是想法;說出需要而不是指責;提出請求而不是命令。最后也希望這篇文章能讓你有所收獲,并能嘗試實踐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