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什么是同化原理
奧蘇泊爾的“同化”強調的是新舊知識之間聯系,也是說新知識和舊知識是如何建立聯系,更指向的是學習。
皮亞杰的“同化”,比奧蘇泊爾的理論更寬泛。指向的是認知圖式或認知結構的變化。
? ? ? ? ? ? ? ? ? ? ? ? ? 奧蘇泊爾的同化學習理論 VS 皮亞杰的“同化”
過程不同:上位、下位、并列? ? ? ? ? ? ? ? ? ? ? ? ? 下位
前提不同:原有知識? ? ? ? ? ? ? ? ? ? ? ? ? ? ? ? ? ? ? ? ?圖式
對象不同:概念、命題? ? ? ? ? ? ? ? ? ? ? ? ? ? ? ? ? ? ? 行為、思維
同化的過程中,奧蘇泊爾的同化原理關注的是上位、下位、并列。上位、下位指的是新舊知識的關系,也可能是并列關系。而皮亞杰的同化理論只體現了下位關系。
在前提方面,奧蘇泊爾關注的是已有知識,而皮亞杰關注的是原有認知圖式。
在對象上,皮亞杰的同化關注的是行為和思維的同化。而奧蘇泊爾關注的是概念和命題。
奧蘇泊爾是吸收了皮亞杰和布魯姆的理論而形成的原理,是對他們理論的進一步發展,可以說是應用于意義學習的原理。更適合于概念和命題的學習。
第二部分 同化與表征的區別與聯系
經常做事,在做事過程中有自我觀察,基于這兩個基礎,我們才能更好理解表征和同化。
如是的經常觀察自己,從微觀部分觀察自我如何運作,才能更好的表征概念,進行同化。
表征的定義:信息在大腦中呈現和記載的方式。更關注的是呈現的方式。而同化更強調是如何利用大腦的舊知識來吸收新知識。
同化的落腳點是吸收,借由大腦中已經存儲的知識來吸收新知識。而表征是雙重編碼。當我們對信息進行雙重編碼后,在大腦中就非常清晰,存儲很牢固。如果學習新知識,我們就可以借由原有知識來吸收新知識。
表征可以幫助同化。同化是在吸收新知識,而表征是讓我們對一個知識用多形式的編碼呈現。
同化,我可以利用舊知識把新知識吸收了。但是新知識吸收之后,頭腦是不是以多形式的編碼儲存呢?所以,表征可以促進同化,可以讓同化后的信息更清晰,更穩定。同化,是我們可以借由原有知識把新知識吸收進來,但吸收完之后,這個知識是不是足夠清晰、穩定,我們要促進它進行多形式的編碼,這樣才更穩定。
所以同化講的是吸收,而表征則是指信息呈現的方式。
林小琴老師:對把自己大腦運轉的形象編碼過程,觀察到,然后上升到抽象編碼過程,用概念去命名他,就意味著我們找到了運行原理,我們才能將這個原理應用于生活其他情境中。
這部分內容是我在學習時比較困惑的地方。再次回聽時,我又認真聽了這部分內容。然后試著在腦中畫圖理解表征和同化的區別。
如圖,左邊表示的是新知識與舊知識之間建立聯系,新知識被吸收,就是同化。我認為是縱向角度的大腦運作方式。右邊的圓形是編碼方式,如果大腦中的編碼是多形式的,有多種多樣的圓形,則大腦在同化時,就很容易找到關聯,吸收新知識。而吸收后的新知識,又可以作為新的編碼方式,使得知識更穩定、更清晰。表征是大腦從橫向角度在運轉編碼。
這是我在聽完這部分內容后的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