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西湖涵碧(原創(chuàng))
柳如是,一個傳奇的女子,一個一生為愛而活的率性女子,活出了那個朝代里的一抹驚艷的色彩。
大學(xué)時代,我喜歡讀書,特別喜歡古詩詞,經(jīng)常誦讀。其中一句特別喜歡,就是這句“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yīng)如是。”這句話成了我的愛情座右銘。
經(jīng)常縈繞心頭的一句詞,讓我對它產(chǎn)生了極大好奇心。順著這句話百度過去,原來是宋朝辛棄疾的《賀新郎》中的詩句。后來才女柳如是用詩句中的最后兩個字給自己取名如是。
“才女柳如是”就這樣吸走了我所有的目光。她到底是個怎樣的女子呢?我開始如饑似渴的追逐著她的一切。向來不喜歡追星的我,這時有了追星的勁頭兒。
原來柳如是生于1618年,歿于1664年。是明末清初女詩人,本名楊愛,字如是,又稱河?xùn)|君,浙江嘉興人。與馬湘蘭、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顧橫波、寇白門、陳圓圓同稱“秦淮八艷”。后嫁給明朝大才子錢謙益為側(cè)室。
柳如是在歷史上留下的記載比較多的就是和錢謙益的愛情故事。而且她是以20剛出頭的芳華妙齡嫁給一個年過半百的老頭。究竟她一生追逐的愛情是怎樣的?
看了她一生的經(jīng)歷,才知道她為什么會選擇錢謙益。明明以她的才貌雙全可以找個才華橫溢的俊俏少年郎的。
幼年:
柳如是明朝萬歷四十六年出生,后被輾轉(zhuǎn)販賣,身世不清。后來明崇禎元年,10歲的柳如是為江南名妓徐佛收養(yǎng),并且學(xué)了很多琴棋書畫方面的本事。
明思宗崇幀五年,14歲柳如是嫁給年過花甲的大學(xué)士周某為侍妾。周某狀元出身,常把她抱在懷里,教她讀詩學(xué)文。周某死后,柳如是被趕出家門,走投無路的她重操青樓舊業(yè)。
情竇初開時:
在青樓,色藝雙絕的柳如是被多少王公貴族垂涎著,可是小小年紀(jì),看盡世間繁華的她不為所動,她只想等那個可以懂她的人。
果然,上天不負(fù)有心人,把陳子龍送到了她的面前,嘗盡世間酸甜苦辣的她,心早已冷若冰霜,遇到愛情的這一刻,她像個小女生一樣,整個人活了過來。
在松江南樓,賦詩作對,互相唱和的時光讓她體會到和青春作伴的日子有多么快樂。可惜美景不長,陳子龍元配張氏帶人鬧上南樓。柳如是不甘受辱,悲切而毅然地離去。后來陳子龍在抗清起義中不幸戰(zhàn)敗而死。
這段愛情就這樣華美開始,暗淡收場了。
真正遇到愛情:
明崇禎十一年,20歲的柳如是結(jié)識了原朝廷禮部侍郎、28歲即得探花的錢謙益。
崇禎十三年,22歲的柳如是女扮男裝,以柳儒士這個名字與錢謙益再次相遇。錢謙益并在他的書房之外,以“如是我聞”之名給另一個書房起名“我聞室”,以呼應(yīng)柳如是之名。并帶著柳如是游山玩水,詩酒作伴。柳如是和錢謙益的朝夕相伴中,漸漸愛上了此時早已年過半百的錢謙益。
崇禎十四年,23歲的柳如是嫁給了58歲的錢謙益。錢謙益娶了柳如是之后,為她在虞山蓋了壯觀華麗的“絳云樓”和“紅豆館”,金屋藏嬌。兩人在絳云樓讀書論詩相對甚歡。柳如是后來還給錢謙益生了一個女兒。
國破家亡:
崇禎帝自縊后,不久清軍南下。當(dāng)兵臨城下時,柳如是勸錢謙益與其一起投水殉國,錢謙益沉思無語,最后走下水池試了一下水,說:“水太冷,不能下”,柳如是“奮身欲沉池水中”,卻給錢謙益硬托住了,沒能成功殉國。
后來柳如是盡全力資助慰勞抗清義軍。錢謙益降清,本應(yīng)為后世所詬病,但柳如是的義行,沖淡了人們對他的反感。
康熙三年(1664年)五月二十四日,錢謙益去世。人走茶涼,錢謙益的族人覺得產(chǎn)業(yè)留給一個妓女,太可惜了,于是聚在一起打算奪走他的產(chǎn)業(yè)。柳如是為了保護(hù)錢謙益的產(chǎn)業(yè),竟找來一塊白布懸梁自盡。一代才女卻這樣結(jié)束了一生,享年四十六歲。
原來她也愛過一個才華橫溢的俊俏少年郎,可是少年郎只是把她當(dāng)做紅顏知己。也是,少年郎大好的前程,怎能毀在一個處于封建社會最底層的名妓手里?
當(dāng)那個少年郎毀了她殷殷期盼中的美妙愛情時,她寒了心,此生只想找到一個靈魂伴侶,不在乎她的出身,不留戀于她的美色,那時敢明媒正娶她的錢謙益,她一定愛到骨子里了吧?覺得蒼天讓她此生受盡磨難,就是為了賜予她一個良人吧。
當(dāng)她真的以為自己找到了可以依靠一生的那座嫵媚青山時,在面對國破家亡的慘樣,他娶她的勇氣不知何時變成了卑躬屈膝,她是否會發(fā)出一聲“不識廬山真面目”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