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拉維德爾的“1萬小時定律”告訴我們,如果想在某個領域成為專家,按照一周學習5天,每天學習8小時來算,差不多需要5年的時間。
“一萬小時定律”是任何人都從平凡走向卓越的基本條件,同時,還要有方法的刻意精進學習。
我正式持續寫作已有7年,從前在QQ空間上斷斷續續寫有數年時間,加起來遠超10年以上,累計更遠超一萬小時,兩萬小時以上。
我全職寫作的這6年,每天24小時,除燒飯家務睡覺外,全部用于閱讀寫作,不是在寫作就是為寫作在做準備,所有的一切都在為我寫作做服務。
以下是我2009年在 QQ空間上寫的動態,一些節日 ,分享照片,有情緒心思時,我都會寫上一段話或幾段話,還有早年寫手體日記的習慣。我與文字的緣分是與生俱來,早已深入靈魂,深入骨髓。
我想起參加中國網絡作家班時聽到陸天明老師的分享課,那是我非常喜歡和難忘的一次講課。陸老師說:一個作家太年輕時成名并非好事,因為他容易飄起來,容易脫離了人民群眾,寫作者一定要沉下心,沉下去,要擁抱生活,體察生活,走到生活中去。
我曾在QQ空間發過幾次仿寫教員那的段話:我從人群中來,我到人群去;我走在人群里,我淹沒在人群里。
這個思想主題用在寫作上也是一樣的恰當,與陸老師所說也是如出一轍。所有的藝術都是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生活才是最初的藍本。
每個人都知道寫作離不開閱讀,這里閱讀分為:閱世和讀書。社會和人世間都是一本是有深度有意思的大部頭書籍,值得我們反反復復地去讀,去思考,去體悟。
昨天,我看到一個中文系的小女孩寫道,大學中文系培養出來的是文秘和理論家。寫作是靠悟出來的,不是靠大學培養出來的。
我沒有接受幾年學校應試教育,自然也少了那些條條框框的束縛,但是閱世與讀書這個事我是一直在做的。
如果你也想寫作,平常在生活中要多注意觀察,多傾聽,多去換位思考。更要刻意練習去寫,有意識地去練筆,從最基本的寫日記開始,寫自己最想表達的情緒心思,寫自己的所聞所見。
你的思想值得被看見,你的觀點值得被記錄的,千萬不要想著一出手就是精品,那就會束縛了你的表達,反而不敢開始了。
最近這7年,我已把閱讀寫作當成我的事業。寫作于我就如同是精神的呼吸,是一種自然而然的事,這就是我的使命,我余生要堅持下去的事。
每天早起(5點多)我就打開喜馬拉雅平臺,拉開窗簾、收拾、梳洗、搞衛生,到外面散步或跑步,都會在聽書,一月下來聽上8本書是很容易的事。
吃過早飯,買菜回來,曬好衣服,坐在書桌前,繼續閱讀,有時候是寫文,這7年平均每天至少寫作1000字以上,有時候一篇四五千字,同步更新近10個自媒體平臺。
我每天還要更新三部手機的6個微信朋友圈,回復社群信息,上課分享,讀者留言互動,對接一些資源合作,這就是我每天的主要工作。
我很感恩命運讓我可以做著自己喜歡的工作,還能實現個人價值和意義,這是以前做夢都沒有想過的事,現在卻是一切成真了,這是命運的恩慈,讓愛好變成了事業,既能謀生,又能謀愛(愛好)。
茨威格在《人類閃耀的群星》中說:人生最幸福的事,莫過于在年富力強時找到自己的使命。我有幸找到了,并盡力去做著這項事業。
人所遇到的一切都是過往綜合能力的集中體現。努力堅持才會有運氣,運氣也是實力的一部分。不是有希望才努力,而是努力了才會看到希望。
愿你早日找到內心熱愛之事,投入一萬小時起,看看自己到底如何。人做著自己熱愛的事情,產出比和幸福感一定是翻倍的。
刻意練習寫作從這幾點做起:
1.復述式寫作法,仿寫自己喜歡的文章,仿寫金句。
2.背誦成語,摘抄名人名言。哪怕每天一個成語,一段話。積少成多,聚沙成塔。
3.選擇用兩周時間集中。鍛煉寫對話,或心理描寫,外貌描寫等。
4.冥想打坐,讓自己的內心靜下來,寫作靈感,思緒就來了。
5.聽聽音樂,一些音樂能讓我們沉入到某種故事和片段中去。
6.高效利用時間,上下班路上乘地鐵坐公交,可以聽書。
7.有思想的吉光片羽閃過的剎那,一定要及時記錄下來。用手機語音記錄關鍵詞。
8.加入志同道合的圈子,讓自己置身于寫作的氛圍??梢曰ハ啾O督打卡發紅包等。
9.列出自己想要成為的3個榜樣人物,寫出自己精神的偶像名字,最好勾一勾也能勾得著的人。
10.給自己制定一個目標,一個月1.5萬字或者2萬到3萬字,根據自己的現有能力循序漸進加碼。
11.每天早起半個小時,用這半個小時來集中寫作,寫多少是多少,不要在乎錯別字,不要在乎結構修辭,能寫出來就是王道。過幾天再來補充修改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