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說到閱讀,自己一直也比較被動。我知道學習是一個無止境的過程,在這個瞬息萬變的社會中,不斷學習才是道理。認知力是有了,但是執行力不夠。每次聽完劉總的翻轉課堂或是其他,聽的時候很激動,聽完了稍微動一動,過后就一動也不動了。我分析了一下原因,是自己的拖延癥,以及自控力不夠,所以這兩天開始在看《自控力》,看完了再跟您分享。本次先跟您分享《奈飛文化手冊》的閱讀筆記。
1.奈飛的企業文化是什么
奈飛的企業文化可以用一句話形容,那就是無招勝有招,它永遠在變化當中,每時每刻都在根據新趨勢作出新的判斷,這從奈飛的轉型中就可以看得出。奈飛的轉型做的很徹底,首先是DVD租賃推出了會員制,后來奈飛意識到互聯網是未來趨勢,馬上投入了大筆資金轉型做流媒體,沒過幾年,奈飛又意識到自制內容是未來的大趨勢,于是斥重金拍攝了紙牌屋等一系列大制作的美劇。雖然每個階段的業務不同,但奈飛始終在堅持一個目的,確保用戶獲得最好的服務,服務于客戶的幸福感,采取的是用戶思維。
奈飛的內部文化也沒有成型的套路,奈飛鼓勵員工跳槽,它經常會跟一些表現很好的員工說,最近因為業務轉型,你和崗位不匹配了,請你離職吧。奈飛在招人時會說,我們不想改變世界,只想讓用戶幸福。同樣,奈飛的文化并不寬松,因為他的人員淘汰率很高,但也不嚴苛,它沒有固定的休假制度,任何人在任何時間都可以提出休假請求,時間可以自己規劃。但驚奇的是,員工在不斷變動的環境中,步調居然非常一致。
2.奈飛是如何打造其文化的
(1)在奈飛文化手冊里,第一條原則就是只招成年人。因為它覺得成年人的想法更單純,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贏。在業務轉型時,大家心里都清楚,這么做會成功,很容易達成默契而不需要進行過多的解釋。此外,成年人很清楚自己跟公司到底是什么關系,公司不是學校,不負責培養新人,公司也不是家,不負責提供安全感,雙方是平等的契約關系,彼此需要給彼此帶來價值。在這個信條下,奈飛與員工的溝通方式也是成年人之間的溝通方式,比如奈飛要求員工和崗位之間的關系不是匹配,而是高度匹配。不管一個員工過去工作做的多漂亮,個人能力有多強,只要他跟公司未來的業務不夠匹配,奈飛就會建議這名員工離職。
比如這本書的作者帕蒂麥考德,作為奈飛的前首席人才官,麥考德在制定了公司的管理戰略之后,主動選擇退出。奈飛會把公司的全部業務布局告訴每一個人,即使是最基層的客服人員,也要知道整個公司的動向和業務內容。因為成年人有長遠的職業規劃,只有了解全局才能知道自己目前存在于哪個節點上,晉升空間和路徑如何。同樣,奈飛也會把公司最近遇到的困難如實告訴員工,因為成年人懂得如何處理負面情緒,而且由公司官方發布這些信息要比其他人添油加醋,道聽途說可靠的多。這可以把負面信息的破壞力降到最低。當然,成年人的招聘也很困難,奈飛為此專門成立了一個獵頭公司,專門負責從別處挖公司所需的人才。
(2)奈飛賦予員工極高的自由度。奈飛認為成熟的員工不需要專門的人去管理,他們自己就能管自己。所以奈飛的管理手冊越來越薄。從成立開始,奈飛就在不斷的消減管理制度,最后耐飛還取消了休假制度,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時間提出休假申請,休多久自己決定,只要直接主管批準就行。這樣做之后公司并沒有亂套,每個員工仍然是每年只休一周假。員工具有極高的自律性。這是因為每個員工和崗位都高度匹配,他們都有自己的工作目標,即使不做任何管理上的約束,他們也會全力以赴。除了時間自由,奈飛內部的溝通也很自由,任何人都可以隨時和高層溝通。同時,奈飛也賦予員工很大的自由決定權。奈飛的每個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判斷自行決策,包括買進什么樣的內容,花多少錢,投入多少時間等等。
(3)奈飛的每個人都把業績當作尊嚴的象征,為此他們會全力以赴,奈飛在招聘時就確保每個人都是精英,組建最棒的團隊,每個人和一群了不起的同事一起完成一項偉大的事業,這是很讓人激動的一件事。此外,在奈飛的文化里不存在敬業這個詞,不管一個人付出多少,它只看績效,不看過程。在這樣一個不斷生成價值的團隊里,員工很容易對工作產生自豪感,來激發工作效率。
(4)溝通透明化。公司鼓勵員工實話實說,有話直說,不搞辦公室政治。比如奈飛的公司會議上有一個固定環節,叫做開始,停止和繼續。每個人都要向另一個人說三句實話,分別是你的業務領域最近有什么新動向,你應該開始做什么?你最近哪件事做得不好,應該立即停止。還有你最近哪方面做的好,應該繼續保持。任何人都可以隨時隨地向另一個人發問,包括CEO在內,只要跟工作有關,問什么都行。這就營造了一種好奇文化。人們對業務好奇才能有興趣,有興趣才能做到。
(5)要和離開的人好好說再見。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好聚好散。在奈飛,大多數離開公司的人并不是能力不行,只是和公司未來的業務不匹配,換一份工作是對個人和公司都好的選擇。從頭到尾,這都是一場自由人之間的自由聯合,不存相互虧欠的問題。
在讀完這本書之后,我的態度有如下兩點。第一個,今天的行業環境非常復雜,每時每刻都在變化當中,我們要擁抱改變,見招拆招。對于最近的變動,我相信公司的判斷。第二,現在我們在做的每日分享的事情,就是讓員工了解公司的產品,這個事情很有意義,當說的人不想說了,聽的人都不想聽了,這樣大家就都懂了。每個人都懂公司的業務,可以確保內部溝通無障礙,對外也可以提升用戶體驗。
韋慶祝
成都
2019年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