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行,行行都有自己的趨勢,比如時尚潮流趨勢、最具潛力行業趨勢等等。近兩年,實體行業的趨勢論更是多得讓人眼花繚亂。
誠然,確有一些分析給實體行業指引了方向;但還有很多是在無病呻吟,被自己所聽到的趨勢論嚇倒,“自以為是”地向大家宣告著“真相”。所謂三人成虎,聽得多了,我們就以為是事實。實體行業這座大山好像真的搖搖欲墜了。
那么事實真的如此嗎?實體行業的未來是否會依照這些趨勢論發展?如果不看跟隨所謂趨勢,實體行業又該邁向何處?
這一連串的問題看起來是團解不開的麻繩,但只要抓住關鍵的那根線頭,其他也會迎刃而解。
1. 承認客觀現實
首先,我們要承認一個客觀事實,實體行業正變得日益復雜,各種業態相互雜糅,新的商業場景不斷涌現,線上和線下流量不斷被分化,這是一個不斷顛覆、迭代的痛苦的時代,但也是一個不斷創新、重生,充滿希望的時代。
2. 成功相似,失敗也相似
我們常分析的一些成功企業的例子,像腦白金、農夫山泉等等,這都只是從某一個時間窗口來觀察我們的商業世界,每一個企業都有自身的生命軌跡,我們當然期望能夠發展得更長久一些,更穩健一些。但歷史一次次告訴人們,市場的循環故事是多么相似,只是人們大多主觀覺得這次我會和別人不同。無論成功還是失敗。我們費盡心力走出的那條“自己的路”,也一定有人曾經踏過,所以,成功也好,失敗也好,平常心就好。
3. 創新,或者回到原點
有創新格局的企業家,會推動商業模式的不斷創新,為消費者提供優質產品,創造有長線價值的企業生命體。處在商業模式變局中的企業家們也必須具有更加宏大的格局和堅韌的性格,在無助時回到商業最本質的價值創造中去。回到原點,也許是我們面對不確定性的最佳方式。
靜下心,不要想任何多余的事情,只問自己,一個好品牌、一間高流量店鋪,需要做好什么?
外在:門頭、店面裝修設計;內在:產品。這是最基本的店鋪經營標準。在迷茫不知如何下腳的時候,不如回過頭來看看,門頭、店面形象做好了嗎?產品質量經得起考驗嗎?
如果連最基本的要求都沒達到,那么,先把這些做好。梅香自能傳千里。
我們見證了2000年第一次互聯網泡沫從瘋狂到一地雞毛的悲慘結局,經歷過2008年金融危機中金融從業者的恐懼和無助,體味了2015年年中中國A股市場可怕的千股跌停。回想一下,受到影響的企業,不是拜消極浪潮所賜,而是企業本身存在著漏洞,它們只不過是塊試金石而已。
馬云說:大勢好未必你好,大勢不好未必你不好。趨勢其實并不能代表什么,實體行業的未來,要靠所有企業自己去創造。
北京雅點,中國高端店裝領導者,榮獲多項國家級榮譽及技術專利。精準打造高端品牌形象,最快15天裝修完成。協助更多的中國企業塑造國際化的品牌形象,在世界范圍內樹立屬于中國企業的優秀品牌形象和人文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