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二溪,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書是《OKR工作法》,它的副標題是“谷歌、領英等頂級公司的高績效秘籍”。
這本書的作者克里斯蒂娜·沃特克女士,是硅谷著名的產品專家,她曾在Myspace、Linkedin和Zynga等公司負責過重要的產品設計和管理工作。在我入行做互聯網交互設計之前,就讀過她的另一本書《錦繡藍圖:怎樣規劃令人流連忘返的網站》。
在《OKR工作法》這本書中,作者沒有采用傳統的寫作手法,而是虛構了兩位硅谷年輕人的創業故事。在這個故事里,創業初期的兩位創始人舉步維艱、發生分歧、產生爭執,在創業很可能失敗的關鍵節點,通過引入OKR工作法,圍繞著團隊共同制訂的目標和關鍵結果而努力,最終獲得階段性成功。
因為結合了生動具體的創業案例,作者分享的這套OKR工作法的實施流程很清晰的呈現在眼前。
前eBay高級副總裁 馬蒂·卡根評價說“不論團隊大小,如果你已經擁有一批優秀的同事,本書介紹的OKR工作法一定能幫助你激發團隊的潛能。”
雖然OKR工作法的妙處在于幫助團隊達成目標、激發團隊潛能,但在我看來這套方法同樣適用于“促進個人工作和學習目標的完成”。
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每年年初,信心滿滿、動力十足的寫下新年的目標。然而,一段時間過后,大多數人都不了了之。有人,是因為目標太多,無法專注導致每項目標都沒能完成;有人,是因為被新鮮事物吸引,而放棄最初的目標。
這樣種種放棄的理由,通過OKR工作法都能得以解決。
那到底如何應用OKR工作法,促進團隊和個人完成工作和學習上的目標,激發大家的潛能呢?今天我們分四大部分來詳細解讀。
1、什么是OKR工作法,如何確定目標和關鍵結果?
2、如何用四象限展示OKR?
3、如何評估OKR的實施結果?
4、影響目標達成的關鍵因素是什么,如何避免?
(一)
什么是OKR工作法呢?
OKR起源于英特爾公司,后來在谷歌、Zynga、領英、General Assembly(硅谷知名的創業教育公司)等公司使用后,都實現了公司業績的持續高速的增長。
O表示目標(Objective),KR表示關鍵結果(Key Results)。目標就是 你想做什么事情(比如,上線一款游戲),關鍵結果就是 如何確認你做到了這件事(比如,一天2.5萬下載量或一天5萬美元收入)。
OKR工作法,首先得為某個時間周期(比如一個季度),確定“1個”有挑戰的、方向明確的目標;然后針對這個目標,制訂3-4個可量化的、具體的關鍵結果,并確保這些關鍵結果能讓目標順利達成。
這里有兩個關鍵點,一是“確定目標”,二是“制訂關鍵結果”。
確定目標之前,如果是企業的目標,要先明確企業的使命;如果是個人目標,要先明確個人的人生愿景。
使命的作用,是讓你保持正確的方向。OKR的作用,是基于使命,能有明確的里程碑,能讓你更專注。作者這樣比喻說“實施OKR卻沒有明確的使命,就好像有了汽油卻沒有飛機一樣,不僅會讓公司管理混亂、方向不明確,甚至還有潛在的危機。”
使命與目標還有一個關鍵區別,在于時間的跨度——使命對應的時間更長,至少有5年;目標對應的時間只是1個季度。
那么如何確定目標呢?作者介紹了幾個原則。
原則1:目標1次只設定1個
一次說太多,就和什么都沒說一樣。書中的兩位創始人,在最初實施OKR時,為一個季度設定了5個目標。季度結束后,連創始人自己也無法快速講出自己設定的5個目標是什么。最終結果顯而易見,每個目標都沒有完成。
原則2:目標要有挑戰
只有一半把握能達到的目標,才更能激發團隊、帶領團隊盡最大努力實現它。如果目標完成的把握只有30%,那完不成的概率太低可能影響士氣;如果目標完成的把握有70%,挑戰不夠高,難以激發大家的干勁和熱情。
原則3:目標要明確而且鼓舞人心
好的目標能讓人大清早興奮的從床上跳起來,忍不住趕緊去完成它。
原則4:目標要有時間限制
比如,一個月或者一個季度,要讓團隊明確地朝目標沖刺。不建議設定1年目標,這樣的目標很可能是一個戰略或者使命了。
原則5:有獨立的團隊來執行目標
目標要獨立到團隊或個人,避免將最終實施的結果歸咎到其他團隊或個人身上。
有了明確的目標,它能給我們帶來什么價值呢?它能促使我們每天盯著它、重點完成它,能避免我們被其他誘人的金蘋果吸引而走偏。
前面介紹了確定目標的5個原則,接下來談談“如何制訂關鍵結果”。
為了制訂關鍵結果,我們可以問自己一個簡單的問題——如何確定目標是否達成呢?基于這個問題,我們就可以通過一些“量化”的指標來表述關鍵結果了。
對于企業來說,常見的關鍵結果可以圍繞著幾個維度來定義,比如:用戶增長、用戶激活、收入增長、產品性能、產品質量等。對于個人學習來說,常見的關鍵結果可以是:讀多少本書、寫多少篇文章、健身多少次等等。
通常,我們的關鍵結果定義3個為宜。
有了關鍵目標,我們就可以砍掉與它無關的業務和待辦事項,讓我們的精力和實踐更聚焦。
為了讓大家感受如何表述目標和關鍵指標,這里列舉書中的3個案例,供參考。
(二)
了解了什么是OKR之后,我們再看看看日常工作中,如何用四象限來展示OKR。
大家先看下圖的示例,我們再對每個象限進行解讀。
第1象限(右上方):列出目標和關鍵結果
每個關鍵結果的后面,標出信心指數。起初設定的信心指數都是5/10。這樣做的目的,是希望每個關鍵結果足夠有挑戰,但又的確希望實現它。每周五回顧結果時,更新目前的完成概率是更高還是更低了,團隊可以一起討論其中緣由,予以復盤。
第2象限(左上方):列出本周關注的任務
這里需要列出3-4件最重要的事情,只有本周完成了這些事情,團隊的目標才能向前推進。這樣做的價值是,基于目標和關鍵結果來制訂行動計劃,將目標和行動密切關聯,有助于目標一點點達成。
此外,還要標上這些事情的優先級,P1是必須做的,P2是應該做的。
第3象限(左下方):列出未來四周的重要計劃
有哪些事情需要其他團隊成員做好準備或支持,都列在這個象限里。目的是保證我們都在同一個頻道上,方便后續的跨部門協作,比如說提前買好服務器或者準備好市場開發。
第4象限(右下方):填上團隊的狀態指標
挑出兩個影響目標達成的因素,提醒團隊額外關注,比如客戶關系、團隊狀態、系統狀況等。當這些地方發生意外時,馬上討論找出應對方案,確保OKR不受影響。
因為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我們將會遇到很多挑戰,所以我們要確保所有人一直有良好的狀態,不要精疲力竭或者哪個環節掉鏈子。
我們還需要根據狀態好壞,將它們標記成紅色、黃色或綠色。比如就客戶滿意度而言,紅色代表我們正在失去客戶,黃色代表我們覺得和客戶的關系很危險了,綠色表示我們與客戶的管理處理的非常好。
以上就是用四象限展示OKR的方法。
(三)
接下來我們看看如何評估OKR的實施結果。
首先是周會議。
每周一,團隊討論、確認OKR相關任務的優先級,讓每個團隊成員明確自己的職責。每周五,每個團隊可以展示本周的成果,大家一起為取得的成就慶祝一番。
這樣有助于團隊負責人把握節奏,也能讓團隊每周保持高效。
此外,基于我們目標的時間周期通常是一個季度,所以季度末要對成果進行盤點。依此內推,半年末、一年后也要做成果總結和復盤。
(四)
盡管我們前面詳細介紹了OKR工作法,但實際實施過程中,即使在最成功的公司,這些已經決定的事情也可能完成不了。為什么會這樣?如果它很重要,那為什么沒有完成呢?作者總結了5個關鍵因素。
因素1:沒有給目標設置優先級
有句老話說:“如果所有事情都同等重要,就意味著它們也同等不重要。”
所以我們要設定一個單一的目標,用三個關鍵結果來衡量它,這樣盡管其他事情會讓你分心,但你依然可以聚焦在重要的事情上,并可能獲得不錯的成果。
因素2:缺乏充分溝通,導致沒能準確理解目標
前面我們提到過周會議,在每周一會議上所有人要明確并且承擔好各自的責任,再通過每周的OKR狀態郵件以及周五的慶祝活動不斷重復階段性目標。
只有這樣時刻提醒,才能保證目標時刻在大家心中,并貫穿他們所有的工作。
因素3:沒有做好計劃
原本OKR體系只是一種設置有挑戰目標的方法,而作者改進的這個體系是圍繞目標展開的——承擔、慶祝與盤點。在你更想吃餅干的時候,還能確保你一直記得重要的事情,讓你在疲勞的時候依然能保持在運行軌道上、繼續朝著你的目標推進。
因素4:沒有把時間花在重要的事情上
沒有什么比明確的期限更讓人振奮,對每周重要的任務要定義一個期望完成時間。保證每周為了目標而努力工作,讓自己對目標的推進負責。
因素5:輕易放棄
最常見的失敗是沒有堅持跟進目標。而成功實施OKR的企業都有相同的特點——失敗后不斷嘗試。
以上就是這本書最核心的內容——如何通過OKR工作法讓我們實現團隊或個人的目標。
最后,我們對今天的解讀做個簡短的回顧:
在第一部分,我們了解了什么是OKR,如何明確目標,如何制訂關鍵結果,并且展示了3個案例。
在第二部分,我們講解了如何用4個象限展示OKR工作法。
在第三部分,我們強調了每周、每個季度等重要節點要定期評估OKR的完成情況。
在最后一部分,我們分析了OKR失敗的5個常見要素,希望大家都能避開失敗的坑。
馬上要進入2019年了,期待這套OKR工作法,能幫助我和你,一起完成我們的年度愿景、季度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