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對抗
“LOCK”的第三個字母“C”表示“正面對抗”(confrontation),是小說的關鍵所在。主人公與其對立面之間的巨大沖突占據了小說的大量篇幅。
這個對立面往往具體化為另外一個人物。有時候,對立面的勢力要比單個人勢力更大,不過,這仍然可以通過一個代表性人物來加以體現。
對立面人物
1.對立面是壞蛋
假如主人公是一個傳統的英雄人物,大體上你想讓這個人物把整個社會群體的價值觀發揚光大。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公眾一致贊賞的事情。他的目標是崇高的。
對壞蛋也要公平
這里正好是你與你的壞蛋比拼的地方。為了做到這一點,你要如下布局:
針對壞蛋,你要寫一個完整的背景故事。從他過去的歷史中找到那些可以解釋他現在為什么做壞事的理由。
找到一個引發同情的因素。假如你可以讓讀者感覺到同情,就能為其注入一股強大的情感電流。這并不是說你贊成壞蛋的行為,而是說你要強迫自己明白他也并非十惡不赦的惡魔。
為壞蛋的立場找到理由。不管這個立場在你看來有多不靠譜,壞蛋都因此堅持自己是正確的。他之所以做壞事是因為他認為自己有權這么做。
小說中至少要有一個小情節可以把這個合理的理由說清楚。另外,這也會在讀者的情感天平上喚起兩種對等的情感,而這正是你需要的。
2.與好人的對立
對抗階段的關鍵是存在一個反面人物,他有強大的理由跟主角對峙。對峙未必是邪惡的事情。
一個完美的例子是《亡命天涯》中的警長山姆·杰拉德。他并不是壞蛋;恰恰相反,他是一位盡職盡責的好警察,而且工作非常出色。
他只有一項工作:把逃犯捉拿歸案。
理查德·金保醫生就是一個逃犯。
對于執法的警長杰拉德來說,案件實情是無關緊要的。那是法院的事。杰拉德屬于執法部門,從法律上說,金保就是一個越獄的逃犯。
黏結劑
關于小說中的對抗元素,你最后還要考慮一下沖突發生的場所。有時,這也稱為嚴酷的坩堝考驗。我則傾向于稱之為黏結劑,這使得對立雙方在你死我活的搏斗中互相擺脫不掉。這是一個讓雙方都不能一走了之的理由。
那么,有哪些辦法可以創造出這樣的黏合關系?
1.一條殺人的理由
假如對立面有強烈的理由必須置主人公于死地,這當然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關系紐帶。
2.工作職責
讀者知道并且認可工作職責可以充當一種黏結劑。只要確保這個工作對于人物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就行了。
3.道德責任
道義上的責任是一劑強大的黏結劑。
4.實體場所
有時候,場所本身就可以把對抗的雙方歸攏在一起。
卡薩布蘭卡就是這么一個地方。沒有合法的證件,人們不能離開卡薩布蘭卡,在里克的咖啡廳里,陰謀詭計混成了糾紛的漩渦。
精彩的結尾
結尾是小說最具挑戰性的部分。結尾需要迎合讀者的心思,而且不能讓讀者預先知道,必須保證讀者有欲知詳情的迫切愿望。
避免落入意料之中
大家在衡量小說結尾的時候,懸念的弱化程度與結果的可預測程度是成正比的。
換句話說,結局要把讀者蒙在鼓里。讀者猜不出來的時間越長,效果越好。劇情的安排應該讓讀者無法預測故事到底將如何收場。當結局揭曉的時候,讀者回首前面的情節,還要覺得故事合情合理、滴水不漏才好。
這并非易事。
試一試
1.寫下你想讓這個故事如何收場。
2.想出五個備選的結尾。
3.選擇一個最好的結尾。
4.另外再選一個結尾,它可以成為結尾部分的“逆轉”情節。這個辦法有時奏效,有時無效。不過,擁有備選項總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