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寫作,文章才更加有文采
文/野貓愛魚
為了滿足愛好寫作的讀者需要,就關于如何提高各種文學體裁的文章的寫作方法和技巧,簡書官方特地開設了談寫作專題,還有由田寶老師個人開設的田寶談寫作專欄,這些為讀者所想的舉措,贏得了眾多簡書用戶的喜愛和歡迎。特別是在主編驛路奇奇和他的團隊共同努力下,談寫作欄目辦得越來越紅火。
如果讀者在寫作上遇到什么難題,比方說,如何開頭和結尾,如何將文章的結構安排得更加合理,如何寫作才能圍繞文章的主題,等等寫作方法和技巧,都在這些專題欄目中,有精彩紛呈的介紹。同時,為了激發讀者對這方面關注的興趣,還斷斷續續地穿插介紹名家寫作的趣聞軼事。
這大概是我持續關注談寫作這個專題的由來吧。
為了避免談寫作話題的雷同,加之本人在寫作方面,并沒有任何獨特的表現和不俗的成績,因此不敢在寫作方法和技巧方面,妄加想當然的陳述。
不過,本人經過多年寫作的歷練,就“如何使文章更加有文采?”有個人的感悟,現將感悟在這里分享給像我一樣熱愛寫作的讀者們。
最近,我在散文讀編互動微信群里,偶然發現簡書上寫作新人虬田,從他的文章里透露的信息,得知他也是從農村走出來的。他所寫的每一篇文章,盡管閱讀量不是很大,但都很精彩,這可以從眾多素不相識讀者的熱情贊賞,就可以看出端倪。
我認真細讀了虬田的幾篇文章,無論是散文,還是詩歌等,他不僅嫻熟地掌握了寫作方法和技巧,最關鍵的是,他在遣詞造句方面下了一番功夫,具體到文章中的每句話,每個詞都安排得恰到好處。在此,我介紹他相關的幾篇文章:《家鄉土話》,《艾葉糍粑》,《泥鰍,今年夏天我能捉你嗎》,《給她》,《春天里的香樟樹》,這些散文和詩,里面的文字凝練、傳神、不落俗套,充滿農村鄉土氣息,散發出給人一種心曠神怡,韻味無窮的芬芳味道。
這大概就是他文章之所以獲得眾多讀者喜愛的主要原因吧。
其實,想把文章寫得更加有文采,我們古代的文人們,在這方面給我們作出了很好的榜樣。如唐代苦吟詩人賈島的“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的“推敲”典故,還有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詩人王安石,為了寫好一首詩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這一句,就因“綠”字揣摩了很久,據說原先用了“到”、“入”、“回”、”進”等不下十多個動詞,最后才選用“綠”字,就是這個司空見慣的”綠”,一下就把這首詩寫活了,讓我們閉目想一想:春天到了,溫暖的春風吹綠了大地,到處呈現出勃勃生機景象,這樣的美景,在腦海里翻滾,該是多么愜意的享受啊!
這說明,我們在寫文章時,不僅要掌握基本的寫作方法和技巧,還要靠平時多閱讀,積累更多的詞匯,只有這樣,寫起文章來才會得心應手,運用自如了。
如果把掌握寫作方法和技巧,比作是一個優秀魔術師表現精彩魔術的話,那些豐富的詞匯就是魔術師所必須擁有的各種道具,不然,縱使再高明的魔術師,沒有操控的道具,也是沒辦法將魔術神奇地變幻莫測地表演下去的。
所以我認為,為了提高自己文章的質量,除了掌握寫作方法和技巧之外,還要掌握大量有生命力的詞匯,只有經過這樣長期寫作的磨練,你的文章才顯得更加生動,更有吸引力和文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