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咖啡果小措小的時候,祖母就跟小措講啊,咱們咖啡的故鄉在埃塞俄比亞,那里啊,有個牧羊人偶然發現,在食用了咱們的果實之后會精神極度旺盛。于是啊,咱們咖啡果就逐漸風靡起來。
小措明白,作為一顆被人們喜愛的咖啡果,它光榮而又燦爛的一生 開始了。
咖啡的初加工
采茶,講究“貴及其時”,早則味不全,遲則神形散。咖啡果亦是如此。
小措想,這跟人們經常講的 抓住機遇 是一個道理吧,不著急忙慌的下決定,也不猶猶豫豫的觀望指責,該出手的時候就出手。嗯,是的。
小措和她的兄弟姐妹此時正紅的嬌艷欲滴,時候剛剛好,被【人工采下】,送去【浮選祛病果】,【脫去果肉】,【發酵池發酵】,【清洗咖啡豆】,【干燥】,【祛除殘殼】,【分級處理】和【包裝運輸】。
然后,完美的小措被送到制作車間,和千千萬萬的兄弟姐妹一起,被【手選】。
小措知道,有些作坊為了圖省事和最大化利益,會簡化手選的步驟,那么,一些 石頭,沙粒等異物,和一些瑕疵豆就會被遺漏下來,而這些,不僅會損害制作咖啡的機器設備,還會嚴重破壞咖啡的口感。
為了節省手選的人工費,卻給后面的方方面面帶來了不可逆轉的影響,就像蝴蝶效應一樣,一環總是連著一環的。
做事啊,不能圖省事的偷工減料,順帶還安慰自己,那叫自欺欺人。你永遠不知道 好處和壞處,究竟哪一個先來。
咖啡的烘焙
小措通過了手選,正期待自己變成一個能夠直接飲用的熟豆。
合格的咖啡豆們經過【加熱烘焙】【脫去銀皮】,變成了富含色,香,味的迷人熟豆。
咖啡豆烘焙的天花板很高,不同的品種豆,有不同的特性和含水量,那就需要不同的烘焙溫度,不同的烘焙時間。哪里可能一下就成個中高手。
就像人們平時做事,憑的不都是熟能生巧?考試前多做題,演講前多演練,發布產品前多調試,投資前多考察…… 沒什么能夠一蹴而就,有鐵杵成針的毅力,才登的上“珠穆朗瑪”。
咖啡的制作
小措靜靜的呆在咖啡館桌面上的玻璃罐中,看著來往的人們在咖啡中找到美味和溫情。
經過專業的【研磨】后,經咖啡機專業的【沖泡萃取】,意式咖啡在全世界大行其道,美式,卡布奇諾,拿鐵,摩卡 都是由其演變而來。
然而,隨著精品咖啡理念的引入,小措發現 非意式咖啡,也被叫做手沖咖啡,漸漸流行起來,大有和意式咖啡PK的架勢了。
但是一開始的時候,多數人們其實并不愿意去嘗試手沖,他們習慣了意式的美味,認為不經萃取的咖啡濃度必然不夠,味道也不一定醇香。
如果把自己禁錮在舊有的一方天地里,不愿意去嘗試,去體驗,那自然也享受不到新鮮事物所能帶來的樂趣。
比如突破2D技術,享受到了3D的真實畫面感,突破3D,享受到了4D的真實體驗感。
對待新鮮事物,有懷疑,畏懼,不信任,是很正常的,畢竟趨利避害是人類的天性。但這不意味著你就要風風火火的闖過去啊。你可以事先好好琢磨琢磨,多取取經,摸著石頭過河啊。
就像手沖咖啡,如果你坐下來,靜靜的看著咖啡師為你沖泡獨一無二的咖啡,靜靜的品著眼前這杯新體驗,你可能會發現,它的果酸,醇厚,甜美,后味 都纏繞在你的舌尖,讓你感受到不一樣的feel。
所以,不要怕,打開心扉,接受新鮮事物,不是說認識了就一定要采用,見識了就一定要喜歡;但多了種選擇,多了條對比,不正是樂趣所在嗎?
藝術咖啡
小措聞到過萃取后咖啡的香味,也聞到過手沖咖啡的天然果味,在她以為也就如此了的時候,咖啡又被玩出了新花樣——【牛奶拉花藝術】。
一杯“香,味”齊全的褐色液體,被 拉花,雕花和印花后,則被賦予了無窮的樂趣和“色”的美感。
牛奶拉花的產生,讓咖啡師們日復一日的想要“更上一層樓”,也帶給了喝咖啡的人 美好的體驗和美麗的心情。
一顆心,兩顆心,一只天鵝,一只小熊,一片雪花……創意無限,樂趣無限。
小措很高興,高興自己能看到這么多種可能,這么多種美妙,而自己也將是美妙中的一份子。讓自己變得有意義,有價值,有樂趣,有動力,不正是每個人所追求的目標么?
你覺得生活灰暗無邊,那就用興趣愛好去點亮啊;你覺得屋子沉悶難受,那就用鮮花綠植去點綴啊;你覺得工作無趣乏味,那就想多種可能去開拓啊;你覺得……
把無聊的東西,變得有聊,是很厲害的。積極的生活態度,不僅自己受益,還能讓周圍的人不自覺的被感染。
況且,有趣的東西也不是生來就有趣的。我覺得窗外吱吱喳喳的小鳥是大自然的,是有活力的,而你卻認為它們是吵鬧的,恨不得烤來吃的,那這種類似的負面情緒,短期視野,怎么能為你的偉大人生添磚加瓦呢?
要自己去挖掘,去欣賞,去體會,別人的 終究只是別人的。
藝術人生
“咖啡一進入腸胃,人便會產生一種騷動,思緒便會像戰斗打響時的大軍席卷而來,記憶會飛奔而至,迎風飛舞。”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巴爾扎克
喝每一天不同的咖啡,過每一天不同的日子,路雖在腳下,但誰說眼光不能長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