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有人問:怎樣才能讓一個人徹底廢掉?
下面有個高贊的回復:“給他一部手機,拿走他身邊所有的書籍,滿足他所有的低級樂趣。”
誠然如此。
越來越多的人,沉浸在電子產品中,滿足于這種低級樂趣。
拒絕深度思考,拒絕接受新鮮的事物。
就像思維創始人羅振宇說的:“很多人,因為拒絕學習,讓自己的人生死在了30歲。”
而終生學習是唯一避免在30歲死去的方式。
1.沉浸于電子娛樂
亞馬遜創始人貝佐斯說過一句話:“這個宇宙希望你成為普通人,并千方百計的吸引著你,千萬別讓它成為現實。”
你和你身邊的人,有沒有這種情況:
下班之后,就是躺在沙發上看手機、刷視頻,或者打一會游戲。
原本覺得還很充裕的時間,一轉眼就已經臨近深夜。
原本打算看一會書,或找許久不曾見面的朋友聊會天,就因為玩手機都給耽誤了。
我見過自制力很強的人,因為電子產品,而一度頹廢墮落。
就像是掉進了一個怪圈,難以克制自己的行為、思想。
小維是貧困家里的孩子,從家就懂事,學習成績也很優秀。
上高中的時候,因為要去城里,為了方便聯系,家里人給他買了一部手機。
剛開始的時候,他并不了解手機的太多功能,只把手機當做通訊的工具。
直到他發現身邊的人用手機打游戲,出于好奇,他也試了試。
結果就像發現了新大陸一樣,一發不可收拾。
不再把心思用在學習上,每天都想著游戲上的事,學習成績一再下滑。
為此老師還發動了家長一起勸說,結果還是無濟于事。
最后沒有辦法,家長把他的手機收走了。
沒有手機,他就借別人的手機玩,或者去附近網吧玩。
他就像換了一個人一樣,沉浸在游戲的世界里,難以自拔。
本來是一個青春好學的學生,現在變成了虛擬世界的賭徒。
年輕人的自制力是比較差的,如果沒有正確的引導,很有可能會被外界的事物吸引。
從而失去原本的自己,走向完全相反的道路。
遠離電子產品,遠離低級樂趣。
不要在少不更事的年紀,為自己的未來,埋下無法隱患。
2.放棄讀書
赫爾曼?黑塞說過:“世界上任何書籍都不能給你帶來好運,但是它們能讓你悄悄成為自己 。”
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成為自己 。
而不讀書的人,每天都過著一眼可以望到頭的生活。
他們的思考方式,和十幾二十歲的時候幾乎一樣;
對待問題的方式,完全依靠以往的生活經驗。
即使遇到了不同的事情,還是習慣用以前的方式來解決。
有一個很有意思的故事:
公園里最近老是出現長頸鹿逃跑的事件,為了防止長頸鹿再次逃跑,公園的工作人員,一直把圍欄加高。
情況終于有所改善。
可是最近又出現了松鼠逃跑的事情,工作人員一再采取措施,情況依舊沒有改變。
這天,兩只外逃被抓回來的松鼠在聊天:
小松樹說:“他們為什么一再的加高我們的圍欄呢?我們又不是從上面逃走。”
大松鼠說:“可能他們以為咱們和長頸鹿一樣,是從因為圍欄太低才逃跑的,沒有注意到腳下的破洞。”
同一種情況,造成的原因卻不同,可是工作人員卻習慣用同一種方法解決問題。
最后注定結果也會不同。
學習和不學習的人,過著的也是完全不同的生活。
就像《教父》里的一句話:“花半秒看透事情本質的人,和花一輩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質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運。”
而讀書,是能讓我們擺脫思想上的局限和狹隘,最簡單的一種方式。
讀書的人,可以過一千人生,而不讀書的人,只能過一種人生。
多讀書,讀好書,是最低成本且最有效的進步。
3.一味地捧殺
稻盛和夫說:“如何快速的毀掉一個人?夸他,不停的夸他,夸到讓他膨脹,最后陷入自我毀滅。因為捧殺殺人于無形,批評才是進步的良藥。”
當一個人,周圍都是贊美和表揚的時候,往往是最危險的時候。
因為外界的贊美容易讓人迷失其中,失去正確的判斷。
三國時期,關羽可謂是一員猛將,無論是武力值還是謀略都很厲害。
但就算是這樣優秀的人,也逃不掉捧殺的陷阱。
西涼猛將馬超投靠劉備,被封為左將軍,關羽不服,非要和馬超一較高下。
諸葛亮得知此事后,馬上寫了一封信安撫關羽。
“馬超兇猛過人,可謂一代豪杰,屬于黥布、彭越一類,可與張飛并駕齊驅,但不及您美髯公絕倫逸群。”
關羽看后,果然不再想著找馬超比試。
還故意把信給賓客們看。
鎮守荊州的時候,耳邊聽到也全是周圍人的贊美之詞,及漸漸地得意忘形。
后來,孫權派使者過來,想要和關羽結兒女親家,也被關羽一句:“虎女焉能嫁犬子”拒絕。
為后來的丟失荊州埋下伏筆。
毀掉一個人最快的方式,就是捧殺,使他樣洋洋得意,固步自封。
不再清醒的看待問題,開始自以為是,最后走向毀滅。
適當的贊美是鼓勵,而過分的贊美則是毒藥。
不要輕信贊美,保持對自身清醒的認知,是成長的重要一課。
4.
《饕餮與水蜜桃》中有一句話:“你要墮落,神仙也救不了你,你要成長,絕處也能逢生。”
不放棄自己的人,也不會被人生放棄。
好好經營自己的人生。
讓這短暫的一生,回想起來少點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