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的回報讓我大流口水
1998年,一個朋友問我是否愿意投資一家名為“即時現金貸款”(Insta-Cash Loans)的公司。這個朋友還神秘兮兮地小聲告訴我:“他們每年可以支付54%的利息。我聽說已經有人投資這家公司,而且已經收到利息回款了。”
對于一知半解的投資者來說,高回報率本應是最危險的警報。那段時間,我閱讀了一些相關資料并意識到,世通(WorldCom)之流所發行的利率高達8.3%的高收益公司債,完全是一個極端危險的陷阱。在大多數企業債券僅能支付4%利率的情況下,如果一家公司發行支付8.3%利率的債券,遲早會讓他們資不抵債血本無歸。在發行債券之后不久,世通便宣告破產。實際上,他們是在用銀行借款來支付債券利息。
然而,與我朋友提到的那家號稱“54%年收益率”的“即時現金貸款”公司相比,世通公司原本就已高得離譜的利率顯然有點小巫見大巫了。嚇得目瞪口呆的我終于意識到風險投資領域有多么瘋狂,于是,我告訴這位朋友:
“‘即時現金貸款’公司實際上并沒有支付54%的利息。你看,假如你把1萬美元交給這家公司,公司在年終以‘利息’形式向你支付5 400美元的回報,你實際上只收回了投資本金的一半多一點。如果他們拿著這1萬美元逃到馬來西亞的山谷,你就被騙了,因為你足足損失了4 600美元。”
這似乎已經夠瘋狂的了。但更瘋狂的是,我最終竟然改變了主意。
一年后,那位朋友告訴我,他已經收到了54%的利息回款。但我還是堅持自己的觀點:“你根本就沒有得到那么多的回報,而且你最初投入的錢還有蒸發的可能。”
在第二年,他再次收到54%的利息回款,公司每月將4.5%的利息存入他的銀行賬戶。
盡管依舊認為這是一場騙局,但我的堅定卻在不斷減弱。眼前的一切似乎表明,他已經在這場游戲中戰勝了我,因為他收到的利息總額畢竟已超過了原始投資。于是,他把投資增加到8萬美元,公司每年支付給他的“利息”也達到了43 200美元。
作為一個退休人員,他可以憑借這些利息周游世界了。在此期間,他去過阿根廷、泰國、老撾和夏威夷,而為他買單的當然是那筆令人匪夷所思的投資。大約5年后,他說服我認識了這家公司的老板達爾·克萊恩(Daryl Klein),沒錯,這是他的真實姓名。那么,“即時現金貸款”公司到底是如何保證向所有投資者支付54%的利息的呢?我很想知道他們到底是怎樣運作的。
我和一位同樣對此感興趣的朋友,驅車來到這家公司位于哥倫比亞省納奈莫市(Nanaimo)的總部。把車停在達爾辦公室門前時,我疑竇叢生。達爾居然就站在人行道邊,穿著一件皺皺巴巴的襯衫,袖子卷到肘部,手里夾著一支香煙。
我們在達爾的辦公室落座后,他開始介紹公司的業務情況。最初,他本想開一家典當行,但很快就改變了初衷,因為他發現了一個更賺錢的行當,就是以汽車作抵押的放貸業務。于是,“即時現金貸款”公司便應運而生了。
在輕松愜意的談話氛圍中,達爾向我們道出了公司的經營訣竅:
“我向那些原本沒有能力獲得貸款的人提供小額短期貸款。比如,一個不動產銷售代理打算買一套新的音響設備,但他手里卻沒有足夠的現金,而信用卡也已經過度透支。這時,他就可以來找我。”“你是怎么做的呢?”我感到很好奇,而且急于知道其中的奧秘。
“很簡單,如果他當時擁有一輛汽車,他就可以把它的所有權暫時轉讓給我,我則向他提供一筆貸款。汽車只用作擔保,他還可以繼續使用這輛車,但所有權則屬于我。對于這筆貸款,我要向他收取不菲的利息,外加一筆典當費。如果他不能按期還款,我就可以合法地正式擁有這輛車。如果他能按時償還貸款,我就要把汽車的所有權交還給他。”
我繼續問:“如果他和汽車一起人間蒸發了呢?”
“我雇用了很多退休婦女,她們的任務就是隨時跟蹤這些汽車的行蹤。我記得有一個家伙違約之后,開著汽車跑到很遠的地方。一位婦女很快就發現,他逃到了安大略省(距離達爾公司所在的哥倫比亞省約6個小時的航程)。就在這家伙還沒有意識到的時候,我們已經把這輛車托運回了哥倫比亞省。最終,我們還是把貸款利息外加汽車托運費的賬單送到了他手里。”
這聽起來是一種相當有效的操作模式。但我最想知道的還是這家伙有沒有良心。我繼續問:“嘿,達爾,你是否原諒過某些沒有履約還款的人呢?”
聽到我的問題,達爾向后靠在座椅上,臉上流露出一絲自得的微笑。他給我講了一個故事:有一位女士以家用房車為抵押在他這里借款。盡管這位女士后來違約,但她卻認為達爾占有房車是不公平的。她的丈夫并不了解這筆貸款。于是,他帶著律師來到達爾的辦公室,但合同是千真萬確的,即便是律師也無計可施。
但達爾告訴我,出于對這位女士的同情,他后來還是把這輛家用房車的所有權歸還給了她。
這似乎是一種近乎神奇的經營模式。
不過,任何人都不能保證讓你的錢實現54%的回報—以前沒聽說過,現在更沒有。像伯納德·麥道夫,這位在美國資金管理領域叱咤風云的管理者,以10%的最低回報率誘惑了很多大人物,讓他們義無反顧地將大把大把鈔票扔進其精心編織的吸金陷阱中。在這個過程中,麥道夫騙走了投資者650億美元。他口口聲聲說,他是在為客戶賺錢,因為他把大部分資金投資于股市。但實際上,他不過是在拆東墻補西墻,用新投資者的存款支付老投資者的“利息”。客戶看到的賬戶余額完全是不真實的。如果投資者要收回投資款,麥道夫就會從其他投資者的款項中提取資金支付給他們。
但紙最終還是包不住火,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讓麥道夫的騙局大白于天下,此時,投資者已經血本無歸。這些受害者包括影星凱文·貝肯(Kevin Bacon)及妻子凱拉·塞吉維克(Kyra Sedgwick)和國際大導演史蒂文·斯皮爾伯格(Steven Spielberg)等,他們在麥道夫的騙局中損失了數百萬美元。
不過,與達爾“送給”投資者的54%的大餐相比,麥道夫所承諾的收益率只能算是小菜一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