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 . 游』云岡,刻在石頭上的豐碑


01


恒岳筆記,做為日記來講,它終于可以翻篇了,這一天我們在大同,具體說來是大半天,下午我們就坐動車回了北京。

即便那半天,也多不在大同市區的,我們去了云岡石窟。如今想來,我去過四次大同,也去過四次云岡石窟,我有幸見證了這個景區治理的變遷,也見證了門票價格咋舌的飛漲。同同竟也去過兩次大同,也去過兩次云岡石窟,但都還小,他或是好奇,但應不大懂得那個石窟的魅力。

我們那日吃過早飯,便退了那家五星酒店,同同本想著賴在床上不走,打一上午游戲,但最終被我威逼利誘得動了心。本來嘛,既到得一個城市,就應去見識它的風華。我們最終背著全部家當,邁著依舊酸痛的步子,離開了那家酒店,在那個清晨,坐上了那趟去往云岡的公交車。

我最初兩次去云岡,也是坐的公交車,一次和波,一次自己。記得和波去到這里時,大同的道路上還掛著“歡迎世界遺產委員會考察指導”的紅色條幅,那時我還不大清楚《世界文化遺產》是個什么樣的存在。

而第二次去,云岡石窟已經被列入到了《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之中,那時我依舊還是不知《世界文化遺產》是個什么樣的存在,但門票已然令人心動地上漲了。那時的石窟還是簡易的鐵柵欄門,那日我去得早,門還沒開,隔著柵欄就能看到武周山石崖下的,那一列灰頭土臉的洞窟。

第三次去,是一大家子十好幾口一起,我做司機把他們從北京拉到這里。當然,我拉來的不是云岡石窟考察團,那次山西旅行,大同是第一站。那次旅行上有老下有小,我分心不得,因而沒能領著還小的同同專心去看石窟,對他來講,來此不過是換個地方打游戲而已。



02


這次再來山西,再來大同,或是補償,我執意要帶那個小孩再來云岡,我希望他能因此領略到這個石窟的魅力。

對了,如今的石窟不再是鐵柵欄門了,門票也貴得令我肝顫了一下,當然,從大門處也再看不到斷崖下的洞窟了。

我們要從一個富麗堂皇的游客中心走進去,還要經曇曜廣場、禮佛大道、靈巖寺,走過一條漫長的通道。這是我之前去到云岡所未見的建筑群,它們華麗但非古物,它們或許是票價之所以高昂的原因,卻讓我想起了買櫝還珠的故事。

我抓著同同的小手,在那個游人寂寥的清晨,如儀式般經歷那番漫長后,跨過一個題寫著“入佛知見”的小木門,才終于看到那段熟悉的,分布著大大小小烏黑洞窟的渾黃斷崖。

到此始才心安,還是這里,沒來錯地方。

那座灰頭土臉的斷崖,在武周山南麓,它東西綿延一千余米,其上開鑿出了45個洞窟,252個大小窟龕,51000余尊石雕造像。這里是我國最大的石窟群之一,它與敦煌莫高窟、洛陽龍門石窟并稱為三大,2001年,云岡石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這里先介紹下云岡石窟的概況吧,這個石窟群的開鑿大致分為三個時期。早期石窟是第16-20窟,它們是開鑿于北魏文成帝時期的曇曜五窟,云岡石窟也因之拉開了轟轟烈烈的時代大幕。

中期石窟是第1-13窟,它們多分布于曇曜五窟的東側,開鑿于北魏文明太后主政到孝文帝執政的所謂二圣時期,那是北魏最強盛的時期,也是云岡最輝煌的時期。晚期石窟多分布于曇曜五窟西側,這時孝文帝已遷都洛陽,工程多由留守平城的貴族和中下官吏主持,失去皇家的加持,也便失去了往日的輝煌。

大概了解了石窟的開鑿歷史后,我們便可以對參觀順序做一些小算計,我們是從東部進入景區的,從這里開始的1-15窟,應算做前文所說的中晚期石窟。而我們把這次參觀旅行定義為“北魏文化探索之旅”,既是探索,那應先追根溯源,反正我們有的是時間。

九歲的同同恢復得很快,他大概已經忘了昨天爬恒山的事情,歡樂得像個撒花的小豹子。而我的兩條腿依舊不爭氣的酸痛,因而是邁著跨越千山萬水的沉重歷史步伐,走到第16窟的。

現在知道,我因何痛恨入園通道的漫長了吧。


第13窟交腳彌勒


03


從16窟到20窟便是著名的曇曜五窟,曇曜是云岡石窟最初的開創者,他瘦骨清顏、風風塵仆仆的全身塑像,就立在一進大門的廣場當中,就像大雁塔前的玄奘法師塑像,成為立于時代的紀念碑。

大同,是北魏早期的都成,那時的這里叫做平城。

或許也是一個清晨吧,一位皇帝巡幸出行,他去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騎著馬。那馬注定將是那個清晨的主角,它或許在那個時間里開了天目,也或許出門時沒吃飽肚子,反正它在那個清晨里叼住了一個清瘦和尚的衣襟。于是周圍沒被驅散干凈的群眾,有幸見證了“馬識善人”的一幕,那個和尚后來被那位皇帝“奉以師禮”。

那位皇帝便是北魏王朝的文成帝,那個和尚法就是曇曜,那一年是公元453年。

數年后,曇曜奉皇帝命,率領工匠用他們的斧錘,在這段高聳的石崖上留下了那個時代的印記,那便是曇曜五窟。有意思的是,文成帝做為出資方對曇曜的藝術創造也是有要求的,《魏書.釋老志》中記載,“詔有司為石像,令如帝身”,以向世人宣揚“皇帝即如來”。



在北魏初年,高僧法果為得到政權加持,便在信眾中宣揚“太祖(道武帝拓跋珪)明睿好道,即是當今如來,沙門宜應盡禮”。這自然得到皇家的認可和青睞,再加上十六國以來,佛教廣泛傳播,受眾廣大,已是不容忽視的社會力量。

因而在北魏政權早期,就已大力弘揚佛法,君主成了現世如來的化身,很像政教合一的一次執政嘗試。

曇曜也正是拿著五位北魏君主的藍本,率領工匠在武周山下開鑿出了五座大佛窟。如今這些早期佛像,大都已經被風化得殘缺破舊,但我們今天依舊有幸,在這座偉大的歷史遺跡中,見到那些曾經在北魏歷史上叱詫風云的人物。

這其中第16窟原型便是道武帝拓跋珪,北魏的開國皇帝,他欣欣然接受法果的建議,因而有幸成為北魏的第一個如來;

第17窟是北魏第二代皇帝明元帝拓跋嗣;

第18窟是完成北方統一的太武帝拓跋燾;

第19窟是文成帝的親爹,未做過皇帝的景穆帝,被太武帝逼死的太子拓跋晃;

第20窟的露天大佛,是曇曜的當值老板,文成帝拓跋濬。

當然曇曜五窟和北魏五位皇帝對位方式,還在研究之中,未成定論,這也僅是說法之一。


第3窟


04


其中第18窟的立佛很有意思,學者們都傾向認為他的原型就是“雄才大略,威服四夷”的太武帝拓跋燾。

我們在這個洞石窟佇立良久,在一個狹窄逼仄的空間里,仰望一座十幾米高的立像,是能給人帶來強烈壓抑的震撼感的,仿佛蕓蕓眾生,都是它腳下的螻蟻,而它能給我們的只有崇高。

我跟同同講,這位太武大帝,也是一位歷史猛人,說他是唐朝的李世民、西夏的李元昊、大明的明成祖朱棣也不為過。

這位歷史猛人是長達一百三十余年的,十六國時代的終結者,他為北魏完成了對北方中國的統一。而他對十六國的終結之戰,便在北涼的都成姑臧,那里是今天的武威,古時又稱涼州。

公元439年,北魏大軍攻陷姑臧,北涼王沮渠牧犍出降,至此北魏控制了河西走廊,也控制了連同西域的商路,那條路,我們如今也稱為絲綢之路。

也是在那個時間里,太武帝下令,將大批涼州士庶遷至平城,這其中不乏避禍河西的漢學鴻儒,也不乏篤信釋迦的僧人和開鑿涼州石窟的工匠。

鴻儒們來到平城,開始了對北魏子弟儒風始振的教育工作,一個劃時代的驚雷就在潤物無聲中慢慢積攢著它的力量。那便是其后發生的,深遠影響北魏乃至中國歷史的太和改制,它還有個我們更為熟悉的名字,叫做孝文漢化。

而僧人和工匠來到平城呢?他們也在蟄伏中規劃著屬于自己的驚雷。


第18窟中那位披著千佛袈裟的滅佛者


也是這位雄才的太武大帝,在公元444年,聽從了權臣崔浩的建議,開始打壓沙門,服立道教。兩年后更是在崔浩的慫恿下出了狠手,下令滅佛,誅殺沙門,毀壞經像,北魏全國寺廟幾無幸免,史稱太武法難。直到太武帝駕崩,新上來的文成帝,才重新恢復了佛教在北魏的主導地位。

也是這位文成帝,下令開鑿云岡石窟,或就是因看到法難過后,經像盡毀,才痛下決心的吧?我把佛像刻在石頭上,刻在高山上,刻成歷史的豐碑,它們還會消逝嗎?

說來也是好笑,第18窟中的那位歷史猛人,主導滅佛的拓跋燾,最終在這里還是被披上了袈裟。他的袈裟被雕刻了千個佛像,甚是奢華精美。不過我卻在厚黑地想,那是什么?是衣著的華美,還是雕技的炫耀,是崇拜的虔誠,還暗黑的鎮煞。

不過史籍中蒸騰出的殺氣,在此已了然無痕,這里只是一尊佛,眉目間只有佛的慈愛與悲憫。他的手印也是五佛中最獨特的,右手抬起,輕撫胸前,那又是什么?是在捫心自問地懺悔嗎?

太武生前真有一絲懺悔嗎?這又有誰知,不過在后世沙門和工匠們心中,他們已經與他達成了和解,因為皇帝的治理需要佛教,因為佛教的傳揚需要皇帝。

而那時,佛教在中華傳播弘揚,已成大勢所趨。太武帝的繼任者文成帝,不但恢復了佛教的地位,還將它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度,云岡石窟的曇曜五窟就記錄下了那一大昌的時刻。



05


第20窟是個坐佛,由于窟前石壁業已坍塌,這也造就了云岡唯一的露天大佛。

這窟也采用一佛兩協侍的布局,代表著前世、今生和未來的三世佛。只由于常年風化,大佛右側協侍已基本消失。正中釋迦坐像,高13.7米,按說這高度在曇曜五窟中也算比較挫的,但由于全身完全露出,倒給人一種通觀的偉岸,它如今已成為云岡石窟的形象代言人。

這佛像高鼻深目,唇上還有兩撇小胡子,穿著右袒式的袈裟,衣紋凸起,紋飾細膩,雕刻技法有著濃郁的健陀羅藝術風格。只兩只眼睛是后來漢族工匠加上去了,有人說它畫龍點睛,有人說它眼大無神,各自的美學,交給各自的眼光吧。

而我更多想的是,坐在這里的人物,他可曾想過自己留給了中國一個何樣的未來嗎?歷史學家湯因比,將歷史時期進行文明區塊劃分,他便認為我們中華的歷史,應以佛教傳入為文明的分野。

而北魏或可以說是弘揚佛教的第一個統一的大的王朝,雖經歷了太武滅佛,但那更像歷史激變前的一次震蕩。這樣的震蕩,在其后的歷史中還會有很多次,我們常說的三武一宗滅佛法難,每經歷一次都是痛徹骨髓的鞭撻,也是洗心革面的重生,鞭撻一次,重生一次,鞭撻一次,重生一次,直至它融入儒釋道中,成為我們民族再難抹去的信仰。

云岡石窟,就是那第一次鞭撻后,重生出的杰作。我們難以知曉,太武法難時對佛教和沙門僧侶是種怎樣的摧殘和蹂躪;我們更難以置信,佛法的信仰在那樣的打壓下居然沒被掐滅,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而它再次突破重圍后,居然喚起了如此偉岸的勃勃生機。

我們就站在20窟的大佛前,仰望著北朝佛教歷經劫難浴火重生后,所締造出的那座藝術巔峰,我們似乎看到了斧鑿刀刻過后悲憫動人的微笑。

這樣的巔峰,在云岡石窟中還會有一波又一波宏大的呈現。由于云岡石窟的存在,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那時的大同,那時的平城儼然就是北方中國的文化中心。

其后平城的文化,從地域上被傳遞到洛陽,傳遞到鄴城,傳遞到長安。從時間上由北魏傳遞到東、西兩魏,傳遞到北齊,傳遞到北周,傳遞到隋唐。

由此看來,云岡石窟,不正站在那個不朽的文化傳遞的最前沿嗎?


2021年2月1日星期一凌晨,寫于北京。


第20窟

----------------------------

我是云行筆記,在此潛心打造屬于自己的《文化苦旅》,讓我們來一次,有文字感的旅行吧!



本文由城外的陽光sun創辦專題【精選好文】推薦。

本文編輯:阿斌bin

專題主編:城外的陽光sun



《世界遺產名錄》專題推薦:

1987年,長城,文化遺產

『云 . 游』長城隨筆③ 八達嶺上的路與墻


1987年,明清皇宮,文化遺產

『云 . 游』東北紀行⒃ 故宮里的老故事


1987年,秦始皇陵,文化遺產

『云 . 游』想起西安② 李白與兵馬俑


1987年,泰山,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

『云 . 游』岱岳筆記① 爬上,南天門


1987年,周口店北京人遺址,文化遺產

『云 . 游』望京小記⑨ 北京人的暢想


1987年,黃山,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

『云 . 游』黃山⑦ 黃山歸來不看岳


1992年,九寨溝,自然遺產

『云 . 游』九寨紀事③ 從草海到鏡海


1994年,曲阜三孔,文化遺產

『云 . 游』三孔隨筆③ 回到先師的身畔


1996年,廬山,文化景觀

『云 . 游』匡廬筆記⑨ 李德立和他的花園


1996年,峨眉山-樂山大佛,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

『云 . 游』峨眉紀行⑥ 再見,峨眉山

『云 . 游』川西紀行② 神秘的大佛


1997年,蘇州古典園林,文化遺產

『云 . 游』江南三日記④ 獅子林與蘇州人

『云 . 游』江南三日記⑥ 退思*思退


1998年,北京皇家祭壇-天壇,文化遺產

『云 . 游』望京小記⑽ 天壇,五千年


1998年,北京皇家園林-頤和園,文化遺產

『云 . 游』望京小記① 冬游,頤和園


1999年,武夷山,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

『云 . 游』武夷筆記② 朱夫子的水簾洞


2000年,青城山-都江堰,文化遺產

『云 . 游』川西紀行⒅ 都江堰,是什么


2000年,皖南古村落,文化遺產

『云 . 游』黃山⑾ 兩個村的徽州夢


2000年,明清皇家陵寢,文化遺產

『云 . 游』金陵隨筆⑤ 明孝陵祭

『云 . 游』東北紀行⒂ 清昭陵追思


2001年,云岡石窟,文化遺產

『云 . 游』云岡,大唐雄健的密碼


2004年,高句麗王城及王陵,文化遺產

『云 . 游』觸摸高句麗① 好太王的恩怨


2006年,安陽殷墟,文化遺產

『云 . 游』安陽速記② 殷墟,文字的故鄉


2008年,三清山,自然遺產

『云 . 游』邂逅三清山


2010年,登封天地之中建筑群,文化遺產

『云 . 游』嵩岳筆記⑩ 天地之中


2012年,元上都遺址,文化遺產

『云 . 游』內蒙隨筆④ 忽必烈的仙那度


2014年,中國大運河,文化遺產

『云 . 游』揚州慢⑥ 夫差,笑了

『云 . 游』人在淮安② 清江浦的寂寞


2014年,絲綢之路,文化遺產

『云 . 游』想起西安⑥ 玄奘,褚書,大雁塔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7,401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011評論 3 413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5,263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543評論 1 307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323評論 6 40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4,874評論 1 321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2,968評論 3 439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095評論 0 286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605評論 1 331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551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720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242評論 5 35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3,961評論 3 34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358評論 0 25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612評論 1 280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330評論 3 39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690評論 2 370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