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重聲明:原創首發,文責自負。
高中時代我的數學這門課學得非常糟,幸運的是我的數學老師們一個都沒有歧視我,不像我初三時的數學老師。所以 ,雖然我數學學得不好,但我每天都很努力地學,把絕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學數學上,從未想過放棄。
高一時的數學老師是游志勇老師,他是和凌云老師同批來學校的,也屬于剛入職的新老師。正因為剛入職,在教學上能力不夠,也是自然的。那時游老師有時上課解題時講著講著就講不下去了,感到非常尷尬。那會兒還沒有分文理科,班里有一部分同學數學相當不錯,我記得有一個叫戴兵的男同學看游老師講不下去了,就舉手自己跑上講臺去講,且三下五除二就講清楚了,這讓游老師感覺更加尷尬。雖說游老師覺得尷尬,但游老師很真實,會就自己講,不會就讓同學講,我認為這樣很好。不是那種不會卻硬講,不會偏要瞎講的老師,也不因為好面子打擊學生。韓愈在《師說》里有云:“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分科后我碰到一個叫李可才的老師,可以說他是我碰到過的最好的數學老師。李老師臉圓圓的,說話速度極快,上課時李老師是不允許任何人走神兒的,你得緊緊地跟著李老師的節奏。在我看來復雜的數學問題在李老師的講解下,似乎非常容易學懂。就是那段時間,我一度認為我的數學馬上就要進步了,我對學習數學充滿了信心。但可能是師生緣份不夠,李老師很快就調走了,調去了隨州六中。我們隨州四中在厲山鎮(現在的隨縣所在地),距離隨州市區只有半小時車程。雖說離市區不遠,但畢竟不在市區,隨州六中是在市區里的。李老師調去市里也許是為了家人有更好的生活,但我錯失了一位好老師,我好羨慕李老師后來的學生們。
余水老師應該是李可才老師調走后來教我們的,他是剛畢業的年輕老師。余老師戴著眼鏡,嘴巴大大的。我覺得余老師不喜歡教數學,他感興趣的是計算機。那時計算機方興未艾,我們都還沒有接觸過計算機。余水老師經常在我們面前提起他了解的關于計算機的相關信息。有一次余水老師問我是否對計算機感興趣?我回答:“不知道。”不知余水老師對我的回答是否感到失望,他肯定希望學生說對計算機感興趣,也許他只是想分享給我一些信息。可那個時代,沒有接觸過計算機的我 ,也真的是不知道呀。我覺得余老師不會一直教數學的,不知道余水老師后來有沒有改行?
高三時我的數學老師是楊武老師,他個子不高,皮膚有點兒黑,戴著咖色的近視眼鏡。高三時我的數學應該到處都是漏洞,都不知道從何堵起。日日學數學,日日都失望。每次考完數學,看著那可憐的分數,我自己失望透頂。但楊老師從未批評過我,他知道我不是不努力,已經這么努力了,還考那么點兒分,老師也不忍心批評我吧。楊老師幫不了我,他自己也很忙,他忙著考研。最后我覺得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放手一搏吧,反正只剩下兩個月就高考了。我決定放棄做那些高難度的黃岡試卷,打算自己把數學書重新學一遍,把書上的例題和課后習題弄懂就行。我把這個想法寫在小紙條上,夾在數學作業本里交給了楊老師。幸運的是楊老師批準了,楊老師幫不了我,但他并不阻止我的“自救”。那兩個月我自由安排自己的數學學習,高考數學考了83分,沒有及格,但比我考得最少的時候多了50分。所以,我感謝楊武老師的理解和支持。后來我成為一個老師,我告訴自己要相信學生, 也要給學生自由。順便提一下,那年(2000年)楊武老師考上了重慶大學的研究生,重慶大學本來是我想去的大學,我沒去成,但楊老師去了。
雖然我數學學得不好,但我依然感謝所有的數學老師,因為他們都尊重學生,不打擊學生。一個老師不管能力多強,都不可能幫到所有學生,但至少要懂得“順木之性”,我的數學老師們都懂這一點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