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人:秋葉
時間:2017.5.1晚上8:00
主題:定位、卡位、上位
系統思考,給大家系統的支持、方法、技能,不僅僅是“雞湯”
讓大家找到定位,或找到定位能力
給大家三個收獲:
用結構化思維快速找到自己定位
理解如何強化自己標簽形成“卡位”
認識從領先一步到系統變現搶位
目錄:
定位:找到細分市場——找到錢多的那個氣球,然后射中它【打磨核心競爭力】
卡位:讓自己在細分市場上拿到一個好標簽——給自己貼個標簽,讓所有人都看到它【標簽】
上位:通過系統運營,打造系統。——打造一個能力桶,讓別人無法復制【持續運營】
(一)定位
What:其實就是做選擇的能力
How:做好定位就好比解創業的第一粒扣子
案例:
A:將畢業的大學生
B:職場人士,蘑菇期
C:有自己的時間
D:有房有車,無貸款,總資產1500萬
——成長階段不一樣,困惑不一樣,但都是找不到下一個目標
——讓大家意識到兩句話:
不同階段重復自己的問題
不同階段需要不同的定位
不同階段的四種定位策略:
平穩起步:保守、解決個人溫飽
選擇跑道:根據方向選擇路徑
升級賽道:升職、跳槽、換崗
更換游戲:更大發展空間
橫坐標:風險承受能力與【性格+經濟能力】有關
能力高的:把握機會能力高、選擇的機會多
→ 策略會跟著變
模式判斷、路徑選擇
最大的選擇都是方向選擇,有了方向,我們再談“怎么走過去”【方式、方法】
關鍵:所有的可能都要用初心去衡量
佛經:普通人最大的問題是貪,總想得到更多,卻沒有意識到背后的代價
是什么阻止了你賺一個億?
最大的障礙是:
能力跟不上野心,
格局跟不上情懷,
人脈跟不上圈子。
人生路徑大致分三種:
1、偉人:百萬分之一,一輩子轟轟烈烈的→?代價:【大起大落 】;親人得不到祝福
——需要發掘的潛能:有操縱人心
2、牛人:萬分之一?,有能量的人→?代價:找你的人多,煩惱也多【加速成長】
——需要發掘的潛能:賺錢
3、凡人:大部分人的命運,普通人→? 代價:對現實無力【緩慢上升】
——需要發掘的潛能:生活
該有的意識:
大多數人只做到了凡人的付出,卻期待“牛人”的結果。
領先人物的對手都是以“萬”計,你一定要明白背后的代價。
要成為“牛人”,必須全力以赴,加速成長,用“健康、家庭~~~”去交換
認真思考:
自己的動機
你想做哪種人?
想做牛人是“結果”,“想賺很多錢”是手段
Why、Why分析?→?找到自己的“動機”
在職場上得到認可,有很多選擇,但是獲得“財富自由”是最難的那一條
——換崗、跳槽、學習溝通更現實
不了解初心有兩個原因:
把實現初心的手段和初心混淆
不了解:人在不同階段,初心可以膨脹
初心:應該是選擇的“生活方式”
什么都想得到,就是什么都得不到——牛人也需要犧牲陪伴家人的時間
認真思考:你想要的生活方式?
Next:想象、描述、記錄
認真思考:連續問自己:
孵化的潛能方向是什么?
動機【為什么想孵化?】
Why有這個動機?
知道“初心”,再做選擇。往往知道后果的選擇能夠堅持更久。
定位的關鍵:不是選擇可能,而是選擇“放棄 ”
——人生的可能性很多,但適合你的不多
對想發掘潛能的人來說:要把時間放在“離錢最近”的方向上
注意力被極度誘惑的時代,缺乏目的性的增長知識
微信公眾號:
定位兩種思考模式:
排除
創點
列出夢想清單:→ 不叫發掘潛能×
一棵樹要長得高,要在小的時候修枝,讓所有的營養用在主干上。→?專精【專注而精通】
要發掘潛能,首先要“殺死選擇”。
一門心思做一個選擇,反而能夠真正孵化潛能。
——要么是夢想太多,不知從哪里開始
——要么是都想試試,淺嘗輒止,你會什么都玩過,但沒人記住你有什么“標簽”。
大部分人的夢想清單只需要三樣資源就可以做到:
錢
時間
自律【習慣】——管住嘴,不容易胖
窮人的思維:出賣時間,換錢
富人的思維:拿錢,買別人的時間
認真思考:
兩個層面:
哪些方面你有潛能?
哪種潛能可以讓你更快賺到錢?
——所謂我學不會,只是你不夠投入。
劉佳老師:《發現你的天賦 》
找到天賦有四條線索:
傾聽內心的渴望
一學就會的技能
很容易融會貫通的領域
超有滿足感的事情
營養搭配師,膳食設計師
回報空間大嗎?
市場反應?
不如懂營養搭配的“育兒嫂”就業前景好
認真思考:市場要什么?
射擊的標準:錢多
Next:
寫下方向
調研時薪
就業規模
有無適合你的機會
刪除:適合機會一項項劃掉,留下一個
不能用市場時薪來衡量的都是“模糊不清”的。
芬達提問:這個行業的牛人的時薪是多少?
——勾搭,成為圈子里的人
做興趣發掘和做商業價值發掘不一樣
Next:
市場調研——在有市場的領域持續行動
進入哪種市場:
市場規模小
交易頻率低
交易價格低
——發掘潛能背后的商業思維
大學生的特點:
不愛學習
窮
——Hold住市場,又不把“牛人”引進來
嘗試過:寫隨筆日記、個人成長記錄、時事評論、干貨教程、深度思考,
——最終:小白能看懂的“原創干貨文章”的路線
專業形象“微信”
不是發掘個人潛能,而是發掘有潛能的市場,然后殺進去
刪除——串聯
勾搭資源——整合資源
內容創業的領域,大部分人的發展路徑:
打磨技能
積累勢能:制造傳播、宣傳【寫書】
獨立培訓:
創業轉型:
每個階段,投入的資源不一樣
最大的問題:把精進等同于不斷地“打磨技能”×
——技能+其他能力【閱歷、綜合能力、團隊】
經歷的跑道是什么?哪些是長跑道?
Next:
早期三件事可做:
離錢近的方向
打磨專業技能
打磨專業影響力
定位:找準戰場的方向
好書:特勞特《定位》
如何進入顧客的心智以贏得選擇?
——植入標簽
——漢堡=麥當勞;可樂=可口可樂;咖啡=星巴克;PPT=秋葉;時間管理=葉武濱
(二)卡位---積累影響力
1、主標簽
秋葉團隊:不是因為會做PPT被人記住
而是因為我們給別人的標簽是:堅持出最干PPT教程的團隊【不管免費、付費】
——明確的概念【在PPT教學領域:秋葉PPT是最用心、最專業的團隊】
——培訓、分享、直播、作品、教程、圖書~~~
我們卡的位置:業內最專業的PPT教材和圖書?→? 核心競爭力、持續進化和打磨的點
2、副標簽——傳播的特征
新消費者不能判斷:誰做的好
接地氣:我們不僅是專業的團隊,還是有趣的團隊
ME——【企業文化、氛圍?】
普通話不好,講課很棒,超會賣萌的大叔更容易讓你記住呢?
還是秋葉團隊精品、優質、良心PPT哪個更容易記住?
專業+有趣
注意形象——真人形象
不要光打磨技能
沒有讓人記住的標簽,技能很容易淹沒——標簽是放大技能的武器
認真思考:
如何讓人記住?
你是想做大而全的產品?還是足夠養活一個團隊的產品?從一個人的點切入?【第一名:核心優勢】
自High式卡位的3個誤區:
誤區1:把證書當標簽×
——獲得證書和卡住一個標簽是兩碼事
——能夠批量復制的都不是“卡位”
誤區2:把一個階段性進展當做“卡位成功”
——別人想卡,但卡不住的位置
——在行第1人難卡,改成“武漢”第1人
——你要卡的標簽,必須是輻射一個足以養活你或i的團隊市場
誤區3:把成功推出1門課當做“卡位成功”
——如果高手沒有把你當對手之前,你就別以為自己卡住位了
有影響力的卡位:
卡位成功:一提到PPT,想到秋葉
——很多技能沒足夠大的市場,要有養活團隊的市場
卡位成功的弊端:成為“行業公敵”
影響力第一:
第一人→?考慮能否做出第一流的影響力?
——從市場空白點切入,持續投入資源,從卡小的位置 ,到滾動發展卡大的位置
——卡位的出發點:幫助消費者減少選擇的成本
——即:對消費者提出“獨特的消費主張”
比如:英語
按年齡分:幼兒、小學、考證~~~
啟蒙英語閱讀——做成差異化產品
專業教學體系:分聽讀、自由讀、分級讀~~~
→?感覺更專業
如:職場最奇葩、最八卦
標簽越小越容易卡住第一;概念不斷細分,更細的涵義
要和領先者差異化
用價格低來卡位不一定是最好的策略【低價起步OK】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Why?價格低,被鎖死在低價上,最終會因為產品缺乏利潤空間,無法吸引人才,持續升級,很快被淘汰。——小米手機的標簽:性價比高,挑戰3000-4000,客戶不接受“中端機”
構建結構化教育體系——課程體系化,然后漲價來顯示自己的價值
【大腿】教育平臺:網易云、喜馬拉雅~~~
不管內容市場Or傳統行業:自建平臺是野心最大的人干的事,我們更適合做“抱大腿”的事。
如何讓微信課程“脫穎而出”?
——不是發單做分銷
——時機好
——抱對大腿
——渠道的卡位
——口碑好,良性發展
——思考過:不同平臺的本質是什么?能否持續運營?
——堅持單平臺卡位,多平臺導流
書:《互聯網+秋葉課堂:我的網課創業》
卡不住的位:不是實力不行,就是卡槽不對。
只有頭部內容才能有穩定的“曝光率”
貪心也是敵人——很多平臺也是要死的
未來的內容創業,只會讓3種人哭:
沒有格局,不抱大腿的人——舍不得分錢
沒有眼光,抱錯大腿的人——舍不得小錢
沒有實力,抱對大腿的人——舍不得砸錢
(二)上位-
正確的思維:分析牛人是否留下了市場空間
秋葉做PPT時,已經有人做了,但是秋葉觀察了他們的課程,搞清楚兩件事:
沒有我懂教學
不像我自帶流量
——是卡位,但沒卡住影響力。
沒有卡住影響力
卡位門檻太低
同質化嚴重——簡單操作錄頻
——1口氣推100級,很多人都能搞定的質量,怎么可能卡住位置!
——其他人下手早,只是為我探路“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合格的?”節約了我的卡位試做成本。
PPT的市場空白
業務類型的空白:PPT定制、設置PPT模板
線下用戶空白:線下培訓、計算機二級培訓
流量的平臺空白:秋葉只做“網易云課堂”
產品類型空白:PPT由設計、邏輯、演講三部分——更多側重設計,邏輯有1點,演講沒有
產品定價的空白:0基礎——一直改進,超出用戶的期待,然后漲價
服務模式空白:高端小班課
高維勢能空白:其他牛人介入——營銷文案打動人
認真思考:
你的潛能面臨怎樣的市場?
市場里有哪些玩家?
這些玩家有怎樣的實力?
你挑戰他們,你有什么“牌”可以在牌桌上玩到第三輪?
——關鍵:建立護城河
——讓大家認識到:如何在卡位的戰爭中找到市場的突破口?
——知道【漏洞】,提前做“攻防”的準備。如果我沒有構建四個點以上的核心優勢的儲備,是不會玩牌的,王炸出手,就沒有退路了。
持續運營,最終上位
找到一個定位,卡位一個標簽是一回事;長期保持這個標簽是一回事。
記住:凡是利益到了一定的程度,就一定有競爭對手
競爭對手肯定會模仿,節約了研發成本
【差異化定位】
定位?→?卡位?→?上位的循環
如果確實有發展空間,應該:
整合自身優勢,搶占細分市場
最大限度其他人進入前設立商業門檻,從而阻止Or干擾他人瓜分市場
分析競爭對手的課程
Office三件套:PPT、Excel【1.2萬人】、Word【1.5萬人】
——圖書、全媒體原創文章引流矩陣
——圖書體系、課程體系、分享體系、內訓體系→打造閉環
“滾動卡位 ”好還是“一鳴驚人”好?
沒有經過實戰反饋的高手不是“裝神弄鬼”就是“不堪一擊”
小米手機:研發2年
小米論壇:吸引發燒友
操作系統:培養忠實用戶
標簽:性價比最高手機
微博:引爆,勢能
→ 滾動運營的過程
切入點:職業生涯規劃
書:《拆掉思維里的墻》
定位:看清持續運營的跑道有多少個欄?→哪一個可以跑到“終點”?
主流平臺穩定卡位到第一
分析成功的人:
觀察成功經歷了哪些階段?
選對了哪些合作平臺?
有沒有走歪路?
推薦小伙伴——構俊偉特長:耐心分析大號的成長過程
從開始運營到最終出成績的過程。
案例:藝術妹子
——定位: 99元學鋼琴
問:要不要服務指導?——答:要
問:為什么這么廉價?——答:走量:
問:
5000人的服務模式?有
多少工作量?
做到什么程度學員滿意?
你需要幾個小助手?
助手的錢怎么分配合理?
——而且一次上量,很容易帶來大量負面口碑,很危險
——建議:從小群開始30~50人,價格299元,甚至更高,把模式搞清楚后再卡位
只是打磨技能——只要找到人買你的時間
但是為了創造個人IP:設計產品、品牌推廣、服務用戶的完整能力——拼能力的組合,不是拼單點能力
觀察別人的發展軌跡:
就是有效觀察看成功卡位的人發展過程中的關鍵點
發展出了怎樣的能力,讓“勢能”得到了起飛?
案例:秋葉團隊
出書:《和秋葉一起學PPT》2萬人買
出書也做了市場調研
滾動卡位:
《說服力,讓你的PPT會說話》——知識產權
PPT達人
微信公眾號
《和秋葉一起學PPT》
PPT在線市場
Office在線市場
成為第一兩種途徑:
大爆款
積累勢能——積小勝為大勝
發掘潛能中認清兩種毒:
把賺錢當目標——忘記初心,盲目定位
死磕——工匠精神,努力堅持,擊敗那些不如我努力的人就OK
——需要堅持與努力,但是沒找對路,堅持沒有意義
——如果做幾個PPT就能賺1000萬,那不是滿大街被復制了嗎?
核心技能
開發課程的小知識點
創業的完整流程
整個系統Or只擁有“專長”?
秋葉大叔:PPT→做積累→團隊→社群
系統運營能力
——系統輸出【寫文章】
——產品、渠道、服務
——運轉的最小模式
——產品人、媒體人、運營人
如果滿足于一次卡位,你通過你的實踐,讓想成為頭部產品的人默默探了路,排了雷
——不管成功Or失敗,只是大大節約了別人的成本
小川叔建議:
盡早迭代
盡快開闊人脈和眼見
及早團隊化——戰勝一群人不容易
卡位是系統工程
——建議:卡位后盡早升級下一階段目標
——爆款卡位?→ 系統卡位
——系統一旦轉起來,就會形成業務鏈,進入良性循環
——持續的現金流
不要執著于“名氣”:
名氣在實力之上很危險,實力超過名氣是好事
站得高、看得遠,不要成為“墊腳石”
戰略思考格局、路徑明確
會診:
可以怎樣做?
可以怎樣放棄?——放棄是智慧,堅持是執著
有市場
最低標準是什么?——質量標準
案例:
出書:本身沒價值,除非是“暢銷書”,暢銷書的標準是什么?
課程:類型?標準?如何讓顧客滿意?怎樣講?怎樣互動?怎樣激發大家做深度思考?怎樣激發“輸出”?
寫稿:2.4萬字,講什么、結構性在哪里?
浮躁:以為出幾個作品就是“大咖”
一個人能不能上位的判斷標準:產品有穩定的銷量
——往往有大平臺的支持,或者有大渠道
——缺乏優質的渠道資源,內容再好,也無法起飛
——渠道就是錢:流量→粉絲→潛在消費者→變現
微信公眾號加粉:投放廣告
——PPT團隊自建渠道,分銷成本高Or人情還不起
小伙伴:哈默
加粉很困難、系統研究“頭條”
今日頭條搜“哈默”
今日頭條大力發展自媒體——時機好
提醒大家:
跟任何平臺合作,寫出軟文——可以找人
開發好課程——虐自己
找不到方法——在行上找行家
不能輕易相信他有流量
沒流量的“大咖”,我們不承認他是大咖
有了渠道,你一定要好好練習寫“軟文”。
——流量這么貴,你不會寫“軟文 ”,浪費流量,你會有很深的罪惡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