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成功人士早餐前做什么
第二部分:成功人士周末做什么
第三部分:成功人士上班時都做什么
第一部分:成功人士早餐前做什么
一般人的早晨是在匆忙中浪費掉的,成功人士一般習慣早起(5~6點)并充分利用早晨的時光,把含金量較高的任務培養成早上的生活習慣,從而把精力節省下來應付接下來的“戰斗”。在清晨時分,我們享受了一整夜的好覺,意志力相當充沛,此時的我們在情緒上也更為樂觀。因而可以在早上處理那些重要的事務。“想要把一樁事情變為常規和習慣,起先需要消耗一部分意志力才能做到。不過長此以往,堅持下去的話,就可以把意志力積蓄起來”,“習慣一旦養成,就會如同自動設定的程序一般,不需要花費多少意志力也照樣能夠運行”。
成功人士在早晨做的事可以分為三類:
一類:發展事業——籌劃未來前途并專心工作;
二類:增進人際關系——把自己最好的一面獻給家人和朋友;
三類:滋養身心—鍛煉身體、陶冶情操、從事創造性的實踐活動。
1.發展事業——籌劃未來前途并專心工作
每天選擇一件頭等重要的事,在寧靜的清晨完成。之所以選擇在早晨專心工作,其中一條關鍵因素:在這個時間段里受的干擾最小,正是專心工作的好機會。
2.增進你的人際關系
(1)有孩子的:把上班之前的早晨時光看作親子時間,給予孩子最好的關愛。
(2)沒有孩子:利用早晨關心丈夫、家人或好友。
3.滋養身心
(1) 從事體育鍛煉:跑步,做瑜伽。
早晨進行鍛煉的人之所以能夠更輕易地持之以恒,很可能是由于先前提到的意志力以及邏輯安排上的合理性。要知道,跑一次步的效果是微乎其微的,但一輩子堅持每周跑步5次的話,就會徹底改變你的健康狀況。清晨的鍛煉具有提升人們整體狀態的效果。我犒勞了自己的身心,這對我一整天的工作效率都有驚人的影響。如果你把鍛煉的事情拖到后面的時間段再做的話,你就會不由自主地思前想后,你會變得畏首畏尾。然而要是你能在大多數人吃早餐以前就把它做完的話,那么就不必再久久地掛念了。
(2)心靈上修行:祈禱、研習圣經或靜坐冥想
我在清晨時分常常與自己進行心理上的溝通,一心一意地冥想思考。這是我長大以后事業上取得成功的關鍵。花大量的時間與上帝對話,傾訴自己的感激之情。請求主的指引,并虛心接受心靈上的啟示,隨后把想法全部都寫下來。當我踏進辦公室時,我的眼界總是清晰的,目標總是明確的。我能將它們付諸于簡明的行動計劃。每日兩次,每次20分鐘的靜坐冥想課程的練習使我在想問題的時候,思路更加清晰透徹,也更加富有創意。
如何改進你的早晨?
五大步驟:
一、追蹤記錄你的時間;
二、設想一個完美的早晨
三、從邏輯的角度仔細思考
四、養成良好的習慣
五、根據實際需要,做出靈活的調整
1.追蹤記錄你的時間:
如果你想要更好地利用時間,那么首先就得知道自己現在是如何使用它的。當你正在認真思索早晨時間該如何安排時,不妨試著去追蹤記錄一周的時間(168個小時)。請仔細追蹤記錄好你的時間,想一想深藏于心底的固有觀念是否合情合理,質問自己哪些事情是一定要去做的,而哪些事情則沒有必要。
2.設想一個完美的早晨
當你搞清楚了眼下的時間利用情況之后,請再問自己一個問題:對你來說,一個完美的早晨應該是什么樣的?就我個人而言,早晨可以先從跑步開始,接著享用一頓有咖啡相伴、充滿溫馨氣息的家庭早餐。
3.從邏輯的角度仔細思考
請把重要的事務安排到早晨的時候去辦,這么做的好處就是能夠擠掉那些實際并不緊迫的事情。請將你的早晨安排用圖表的形式表現出來,然后請你問自己幾個問題,比如:哪些事情是一定要去做的?我應該在什么時候起床?前一天晚上需要幾點上床才能保證睡眠?我能保證在那個鐘點按時就寢嗎?請試著做幾個深呼吸,或者冥想片刻。你還可以做祈禱,也可以寫日記,或者閱讀幾篇能夠讓你安神的文章。
4.養成良好的習慣
(1)請你慢慢地邁出第一步。在前一天提早15分鐘上床,次日提早15分鐘起床。
(2)保養好你的精力。培養一種新的習慣需要艱辛的付出。保證每日的膳食質量,工作日勞逸結合,同盼望你成功的“后援團”在一起。
(3)一項一項的培養。如果你希望每天早晨完成跑步、祈禱和寫日記這幾項的話,那請選擇其中一項,然后把所有精力都撲到這個單項上,等到習慣養成之后,再嘗試其他幾項。
(4)把你所取得的進展用圖表畫出來。某項習慣一般需要好幾周的時間才能養成,所以請你至少追蹤記錄30天里的進展情況。
(5)請放心大膽地“賄賂”你自己吧。不妨允諾給自己一張電影票或保健按摩券。
5.根據實際需要,作出靈活調整
小結:一流成功人士明白,早餐之前的那幾個鐘頭是彌足珍貴的,絕不可以在半夢半醒的狀態下白白浪費掉。你想怎樣利用自己的早晨時間呢?你需要花功夫去弄明白,對自己而言什么事情才是最有意義的。“習慣這個東西,具有水滴穿石的力量。一件微不足道的日常小事,如果你能堅持每天去做,就能勝過那些艱難困苦的大事。”當你更好地養成了自己的早晨習慣,就可以進而改造你的整個人生,一流成功人士都明白這一點。